《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审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面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学理论,作者立足东方美学价值观,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能乐、绘画、器物、服饰、文学、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 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艺术、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角度呈现东方美学之魂。不仅阐释了日本设计、日本建筑、日本文化之血脉,更是我们东方人原始情感被推衍、转化为智识的珍贵美学总结,呈现出与西方世界观完全不同的东方思想。
★ 在日本,小到服饰、器具、家居,大到宗教、建筑、绘画、能乐等,乃至社会组织及关系中,无不透露着独特的审美意识。
★三宅一生将和服进行改造,仅用一块布,就体现出“素”的神髓——还原真我;惯用隔扇和移门的日本民居神似汉字“间”,同时呈现出“秘”之美感;为人钟爱百年的镶金箔屏风与漆器,其美学源流与《阴翳礼赞》相通……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从古至今,位于世界zui东端的岛国日本,不仅受到了中国大陆各个时代的不同影响,并且在大海的怀抱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尽管如此,这种文化始终都是被中国的思想之影深深地笼罩着。
##从日式审美看东方美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但是越看到后面就越觉得作者对西方审美有点太仇视了,日本审美和西方审美可以算是审美体系的ab面吧,没必要否定另外一种。。
评分##建筑师能达到这样的哲学高度并且表达出来,其实扳着指头也能数得出来。黑川雅之谈审美,就是在谈道。这与茶人谈黑茶碗,漆家讲赤黑,没什么区别。
评分##简洁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突出材料质感所产生的结果。
评分##从日式审美看东方美学,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但是越看到后面就越觉得作者对西方审美有点太仇视了,日本审美和西方审美可以算是审美体系的ab面吧,没必要否定另外一种。。
评分##这本书从几个常见的视角入手,其中却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关于日本人的八个审美意识,作者主要从建筑和空间格局、艺术作品方面进行讨论论证。文章很像论文的风格,和我之前研究的课题刚好又是一个方向,所以相关内容也比较熟悉,看着很有亲切感哈哈
评分##这种主题统一的个人随笔集很有些思维的火花 虽然只有八个信达雅的汉字提纯本国文化审美意识 然而佐证过程不乏启发性的内向质问思考。只是一样 黑川雅之对东西方审美的分界线明确得有点过头了。
评分##建筑师能达到这样的哲学高度并且表达出来,其实扳着指头也能数得出来。黑川雅之谈审美,就是在谈道。这与茶人谈黑茶碗,漆家讲赤黑,没什么区别。
评分##从艺术的角度,解释日本建筑文化。但是我对这种艺术风格并不感冒,建筑对于普通人来说,枉顾实用性而全谈八个艺术特点,是荒谬的。
评分##审美意识是一个民族对美的理解的凝缩体现,也是一个极为复杂、动态变化的体系。黑川雅之先生总结了关于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只要稍加比较就会发现其与中国的审美意识是如此的相似,也感叹于天下系统对外辐射的能力之强。在西方文明称霸的200年间,东方的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仍然保持着足够的韧性,这是深植于文明内部的结构性优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