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06077064 《精益制造系列套装(1-23)》
9787506075374 《精益制造024:丰田细胞式生产》
9787506076586 《精益制造025:经营者色彩基础》
9787506078511 《精益制造026:TOC工厂管理》
9787506079075 《精益制造027:工厂心理管理》
9787506082570 《精益制造028:工匠精神》
9787506086660 《精益制造029:现场管理》9787506095341 《精益制造041:工厂改善的101个要点》
精益制造042:PDCA精进法 9787506061223
精益制造043: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9787506096010
精益制造044:读故事洞悉丰田生产方式 9787506097918
精益制造045:零件减半 9787506097925
精益制造046:成为zui强工厂 9787506097932
精益制造047:经营的原点 9787506085045
精益制造048:供应链经营入门 9787506086752
精益制造050:流的传承 9787520700559
精益制造051:丰田失败学 9787520700191
精益制造052:微改善 9787520700504
内容简介
本书2001年初版。那时候,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期已有10年,在接下来的低速发展时期,日本制造由国内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海外生产。在这之前,日本制造在品质管理圈等的改善方法上游刃有余,以高品质、低成本引以为豪。但是,当时的中国低成本生产能力令世人瞠目结舌,很多企业把生产从日本国内转移到了海外。在海外制造,成本会降低已是事实。*终日本国内生产减少,空洞化现象也很显著,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本书就是以提出方案、方法来阻止日本制造业的空洞化为目的的。泡沫经济时期,制造业靠大量销售获取利益,当时很多日本企业无法从这种成功的体验中抽离,继续着以往陈旧的制造方式,然后因无法获取利益而困惑。我们提出了流程的概念,提倡缩短前置时间。我们提议,不以大规模投资设备或引进信息设备为前提条件,坚决以改善为中心,通过改善制造取得成果。
如今,中国制造业面临海外人力成本更低、国内成本蹿升、原材料涨价、全球经济停滞的局面,如何通过转换运营观念和方法,如何能比其他亚洲国家更便宜、更快地制造…。本书详细解说适合营业、生产、物流、销售等部门全体利益的具体方法。具体提出了今后的制造经营的方向性,以及与世界抗争的制造力。收入了从接受订单到发货,营业、采购、技术、生产全部门的*事例。
综上所述,本书一改以往这类书的枯燥,采用故事的写作形式,简明扼要地阐释了丰田生产方式和造物之法的基本思想,并力图为读者呈现丰田生产方式的全局面貌,可作为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入门类读物,期望给读者的生产活动带去启发和裨益。本书序言也好,书眉也好,都在强调这本经管类图书的新颖写作形式——“小说”。以小说的形式讲解丰田生产方式,这确实很吸引读者。比起艰涩难懂的专业书,更多的读者喜欢通俗易懂的读物。
作者简介
【日】原田武彦
1968年进入丰田汽车工业公司,服务于工厂机械部,在大野耐一先生的指导下,从现场的工作中,实践学习丰田生产方式。历任工厂机械部部长、生产调查部项目经理、工务部部长。1999年就任丰田汽车子公司——中国湾国瑞汽车总经理,于任内发展丰田生产方式的管理思维,提升供货商的水平,让国瑞汽车稳居台湾汽车市场龙头。除了汽车工业,也曾协助自行车业界导入丰田生产方式,建构出突破业界传统的A-team,让自行车产业牢牢地扎根于台湾。2010年退休后,以感恩、回馈的心情,在日本各地对各公司领导者倡导如何活用丰田生产方式来构筑有活力、有意义的现场。他曾说过,丰田生产方式可以让人绽放出努力之后的笑容,体验“乐在工作”的意义。
目 录
一章 比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更快速、廉价地制造更好的产品
第二章 制造的“7个革新”
第三章 社长的视觉化管理
第四章 阶段0 至今仍很常见的“大批生产”
第五章 阶段1 创建工程内的流程
第六章 阶段2 创建工程间的流程
第七章 阶段3 创建工厂内的流程
第八章 阶段4 创建工厂间的流程
第九章 阶段5 创建与消费者相连的流程
第十章 阶段6 创建一气贯通的流程
生产第一线的监督 班长的成长之卷
何为丰田生产方式的目的 鸟瞰峰峦之卷
初见丰田生产方式 邂逅之卷
生产的好工具 KANBAN之卷
现场实物 专注第一线之卷
技术骨干的责任 学习丰田生产方式之卷
推进改善活动 入门之卷
在自主研的日子 实践之卷
成为“改善之员”晋升专家之卷
接受改善指导 供应商社长之卷
真正的改善顺序 学习之卷
以TPS高水准为目标 向前迈进之卷
条理与体系TPS的形态之卷
一章 成本是“创造”出来的
第二章 创造成本的技术和智慧
第三章 技术指导的巨大作用
第四章 全日本的现场都是“宝库”
第五章 可降低成本的图纸的绘制方法
第六章 “零件减半、成本减半”20实例
第七章 成本开发与价值创造
第八章 专利与开发人员的积极性
这套书的体系非常完整,涵盖了精益制造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生产现场的改善,还涉及到供应链、质量管理,甚至是人员的培训和激励。这一点让我非常惊喜。我原本以为精益制造主要就是关注生产线上的效率提升,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宏观的影响力。 其中有一册专门讲“防错法(Poka-Yoke)”,这一点让我茅塞顿开。我们经常因为人为失误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成本损失巨大。这本书用大量的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简单有效的装置,来杜绝人为失误的发生。比如,在组装过程中,如果零件方向不对,就无法继续装配,或者发出警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设计,却能带来巨大的效益。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现有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中,还有哪些环节可以引入防错机制。
评分终于下定决心,开始系统地学习精益制造了。选择这套《精益制造1-52(套装共52册)》,主要是看中了它“图解”的特点。我这个人比较“视觉化”,文字说明再多,不如一张清晰的图示来得直观。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看了几本,发现里面的流程图、表格、现场照片确实非常多,而且标注也很详细。感觉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专家,一步一步地讲解。 第一卷主要讲的是精益制造的起源和核心理念,虽然是基础,但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实际案例来阐述。比如,讲到“价值流”的时候,就用了一个汽车制造的例子,清晰地画出了从原材料到成品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程,并标出了每个环节的增值和非增值活动。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之前总觉得精益制造离自己很遥远,看完这一部分,才明白它其实就藏在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
评分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性”。它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实操性的指导。从最基础的5S,到复杂的价值流分析,再到精益的组织文化建设,每一个章节都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工具和案例。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每一个工具或方法时,都非常注重“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在讲解“准时化生产(JIT)”时,不仅仅说明了它的好处,还详细解释了实现JIT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以及如何一步步构建JIT系统。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Q&A”环节,解答了许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独自摸索,而是有经验丰富的导师在身旁指导。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企业工厂经营管理”和“公司管理”的视角也相当感兴趣。精益制造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它需要整个公司的协同。有几册书就专门探讨了如何将精益思维融入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生产部门的改善会因为其他部门的不配合而受阻。 特别是关于“全员参与”和“持续改善(Kaizen)”的理念,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它强调了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改善建议,并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反馈机制。我看到书中有介绍如何组织“改善提案活动”,如何对提案进行评审和落地,甚至是如何将改善成果与员工的绩效挂钩。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
评分这套书的精髓,我个人觉得在于它将精益的原则落地到了实实在在的生产管理中。其中有几册专门讲到了“5S现场管理”,这让我非常兴奋。我们公司现在也推行5S,但总感觉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这套书里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并且提供了大量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照片,从车间到办公室,再到仓库,都有详尽的指导。特别是关于“素养”的部分,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员工的个人习惯,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系统地培训和持续的改进。 我还发现,这套书不仅仅是讲理论,更是提供了非常多的工具和方法。比如,在讲到“看板管理”的时候,不仅仅解释了它的作用,还提供了模板,甚至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看板。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将学到的知识立刻应用到工作中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甚至可以照着书里的例子,直接在公司里尝试制作和推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