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6
基本信息
書名:單讀09:耐心
定價:36.0元
作者:許知遠、肖海生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49564279
字數:145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單獨·09》是本係列在2015年的**本,總第09輯,在秉承其“記錄、探索、批評”之初衷的前提下,本期以“耐心”為主題,選編文章探討在人人都急的時代,我們身邊那些充滿耐心的人給我們的啓示。
2. 作傢阿乙、攝影記者嚴明、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張新穎、榫卯app的創始人孫勇等,講述他們各自的創作和研究經曆,見微知著,極具啓發性。
3. 全新推齣“全球書情”,以“單讀”的不俗品位,嚮大傢推介****齣版物,為讀者提供*有營養的閱讀盛宴。
內容提要
本輯內容有記者張泉帶領讀者《重走梁思成之路》,尋訪這位中國當代的建築史傢的人生足跡;許知遠與作傢阿乙暢談創作之路,講述寫作這條路上的孤獨與堅守;瀋從文研究者張新穎講述瀋從文的後半生,探討這位文學大師後期的人生曆程與創作之路;榫卯app的創始人孫勇講述這款被蘋果選為2014年年度*佳app的産品誕生的前後曆程以及自己的創業理念等等。本輯的主題是耐心,為本期撰文的這些學者、作傢和文化人士所從事的和關注的,多多少少都與耐心有關。然而,單純批判這是一個沒有耐心的時代是沒有力量的,我們必須具體地解釋什麼是耐心,以及耐心在過去如何可能。我們選擇瞭一些人,他們的命運和創作,可能擁有過耐心這個東西,而我們選擇另外一些人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於他們的認識,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極大的耐心。
目錄
作者介紹
許知遠,現為《商業周刊/中文版》執行主編。他是單嚮街圖書館的創辦人之一,曾任《經濟觀察報》主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傢,曾齣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中國紀事》、《我要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納斯達剋的一代》等。
肖海生,曾任自由撰稿人和雜誌編輯,現為《單讀》係列文集執行主編。
文摘
許知遠:我的腦子裏就像野火在燒
《單讀》:你什麼時候對小說傢的思想性,産生瞭這種敏感?
阿乙:我是這麼想的,寫小說是避免去傳遞思想,但如果要傳遞思想,好是傳遞先進一點的思想。我舉個例子,蘇童是非常有文化有水平的人,但他也會犯錯。他寫在一個工廠裏麵,刀是古巴産的,然後就發齣感慨,說天下都是一樣的。葉彌的《天鵝絨》裏也有一段,小隊長和女知青,小隊長說我願意做你的衛生棉,他舉瞭一個例子,說查爾斯王子也跟卡米拉說過,我要做你的衛生棉,然後又說,這個時候就覺得天下都是一樣的。葉彌的作品我也挺喜歡,但他們都犯瞭一個錯誤,就叫大眾庸俗情感,是《讀者》的那種情感在驅使他。有一些好作傢的作品的標題,我一看就不想讀。這些作傢我都很敬重,比如遲子建老師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這個小說是個好小說,我看完瞭,但這個標題有點拉攏讀者。還有池莉的《有瞭快感你就喊》,到後為瞭抒情,就說兩個人在行歡的途中,那人不僅加快瞭動作,還一邊想到生活會越來越好,本來寫的是普通市民的悲慘生活,後走嚮光明。我覺得這是情感上的庸俗。這些作者不是沒有文化,也不是沒考慮,也不是不能,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寫?我想,他們是在齣售什麼東西,類似開瞭一個小賣部,來瞭一個顧客,他是一個下裏巴人,或者一個可憐人,我就把這個東西賣給他,讓對方舒服,後小說變成瞭這樣。你想象不到納博科夫、卡爾維諾、卡夫卡、福剋納、但丁會這樣寫。
《單讀》:你擔心自己掉到這個誘惑裏麵嗎?
阿乙:我不擔心。我對這東西非常警醒,我知道我有哪些東西是故意煽情,我不敢多看那裏。在我的書裏麵受到好評的一些短文章,有些是我不喜歡的,它們牽涉到我的爺爺、父親,牽涉到傢屬的情感,一大堆人嚮我寫的這些文章緻敬,我說我寫的時候鬼迷心竅瞭,就知道今天會有人來這麼錶揚一下,很後悔。《寡人》裏麵,反響多的就是那篇叫《》的文章,寫祖父的,一個下午興之所至,寫完就算瞭,不想用此來沾沾自喜。結果,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文章寫得好,但是我知道這篇文章裏有利用讀者的地方,有嚮讀者收稅、玩弄讀者的地方,煽情的東西都是玩弄讀者。中國小說煽情技術還不太高,馬腳太多,煽情技術是一門很高的技術,要煽到不露骨特彆難。
燕舞:瀋從文的後半生——張新穎訪談
《單讀》:瀋先生早年相熟的是鬍適、徐誌摩這些海歸學者,但他為什麼一直不補習英語?這個缺陷似乎又並不太妨礙他晚年三個半月美國之行中的各地觀摩?
張新穎:瀋從文1920 年代末確實曾經有過學習英文的打算,他甚至還嚮在美國的王際真探問是否可能到美國去用英文創作,但這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想法,實在太不現實,那時候他連給王際真寄信都得王際真寫好信封從美國寄來。他晚年的美國之行,有親人、學生陪伴,不會有語言上的問題。
《單讀》:與昆明時期結識的那些西南聯大老學生的重逢,對瀋先生的美國之行也是極大安慰?
張新穎:他的美國之行,特彆動人的就是走到哪裏都會碰到過去的學生,會有學生大老遠來看老師,這真是做一個好老師的安慰。
…………
《單讀》:您寫道,1975年,瀋先生在王亞蓉協助下推進《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的研究工作時,“他在體力和精神上,有瞭一種非同一般的體驗—‘返老還童’的‘奇跡’”;1976年為避“唐山大地震”而南下的上海之行中,“詩人辛笛陪他在福州路舊書店買瞭不少書,還稱贊他‘鶴發童顔’”。您怎樣體會瀋先生“赤子”的一麵以及其晚年的“返老還童”?
張新穎:1975年以後的一段時間,瀋從文在體力和精神上,有特彆充沛的體驗,常常一天隻睡兩三個小時,不感到疲倦,心情也很輕快。他找瞭些書來看,分析自己這種“奇跡”是怎麼迴事。他的分析讓我們看上去也許會覺得是天方夜譚,但很可能有道理,他是很認真的。他說人這種東西,韆萬年發展下來,把聰明纔智多用在對付人的得失競爭上,紛爭不已,顧此失彼,把原始人的嗅覺、視覺、聽覺,甚至於綜閤分析能力,都壓抑下去瞭。可以設法恢復已失去的能力,人有極大的潛力可以發掘。他從人類的進化/退化來反思,從個人的退齣——從人事紛爭的發展習慣上退齣——來實踐,以“忘我”來恢復“潛伏能力”,聽起來似乎無比迂闊,事實上在他個人卻是生命更上一層的親證和體驗。這個很有意思,從人類的發展來反思,已經瞭我們通常所說的指嚮某個個人的“赤子之心”。過去他還把“忘我”的工作當作“麻醉”痛苦、抵抗煩惱的方式,現在,“忘我”激活瞭生命內在的能量,他在自覺的意義上體會到瞭生命深層的愉悅。倘若我們不能理解瀋從文這種無法從社會人事層麵來言說的愉悅的生命體會,就隻能把他“忘我”的工作看成是完全消耗性的、受虐式的持續行為;其實,工作和生命是互相支撐著往前行,互相激發著往上走。
張卓:孫勇——榫卯變奏
榫卯(sǔn mǎo),一種中國古代連接傢具的方法,“凸”齣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木匠個個都是利用榫卯的高手,兩塊木結構在他們手中可以達至“天衣無縫”。
孫勇不會做傢具,但對榫卯感興趣,這來源於兒時父親在傢裏刨木花、打傢具的記憶。現在迴憶,傢具的樣式並不時髦,中國70年代的風格,實用厚重,但父親做手工的樣子是迷人的,他由此理解瞭“創造”的意思。什麼是創造?無中生有。
一款名為榫卯的 App經曆瞭六個月的開發,在孫勇的主導下完成,上綫不久,共纍積下載二百萬次,被蘋果 App Store 評為 2014 年度 App。這是一款小而美的産品,界麵簡潔優美,二十七 款3D的榫卯,用戶通過手指的縮放、鏇轉、雙擊,360 度觀察榫卯的結構,在設計上這叫“交互瀏覽”。
談到蘋果為什麼選榫卯作為2014年App時,孫勇記得當時蘋果公司全球開發者關係中國區的負責人Jonathan告訴他,榫卯符閤蘋果的價值觀,簡潔優美,具有情懷。在中國App市場裏,充斥著太多社交和遊戲的産品,大多數人想賺快錢。
榫卯是一款有耐心的産品,在開發過程中,孫勇帶領小夥伴走訪老手藝人和傢居工廠,查閱諸多建築類書籍資料,為呈現光綫照射下一塊木頭的紋理,設計團隊實驗數十次。“我希望榫卯可以打敗時間。”孫勇說,“現在,它雖然有諸多不,需要不斷優化,但至少若乾年後看,榫卯還是對的。”
《單讀》:講講開發榫卯的過程吧?
孫勇: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不斷有小絕望,然後解決問題,不斷循環。難的是沒有先例,榫卯是麵嚮未知,就像在大霧裏行走,隻能看清楚眼前那麼幾十步,你得把古人韆年積攢下來的東西有選擇性地提煉齣來。技術、設備、內容、形式、造型、韻律……都要均衡,要遵從自然,符閤道理。舉個例子,模型炸開的那一刹那,雙擊之後“啪”一聲炸開,實際上是有韻律的,先慢後快,還是先快後慢,這種東西無法準確地描述,隻有當它齣現,你纔知道這是你想要的,很奇怪。我的標準實際上是高齣小我的標準,要看時代的標準,這個時代誰牛逼,比如Google、蘋果。後榫卯模型齣來的那一刻,我真的眼前一亮,直覺告訴我,這個東西有意思,是個好東西。
《單讀》:實際上這款産品並不能給公司帶來直接的商業利潤?
孫勇:是,這就是我想要的,我們是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破公司,實際上我們的雄心壯誌是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這個時代那麼浮躁,你用什麼方式切入?榫卯齣來瞭,讓彆人記住我們是有文化有內涵的科技公司。現在短短半年多,安卓和iPhone兩個平颱纍積下載接近二百萬次。之後就有很多公司找過來要我們做設計,但是齣於調性和方嚮的差異,我們理智地婉拒瞭一些閤作。我們想吸引一些真正調性相投的客戶或閤作夥伴一起做不一樣的事情。
《單讀》:堅持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
孫勇:我們會持續很小,但要做大的事情。我們今年會再齣一到兩款跟榫卯差不多的産品,關注文化,都跟我的過去有關係,但也跟所有人有關。現在,彆說看書瞭,讓年輕人正兒八經和彆人講話都沒耐心,但我們做的是變奏,把文化通過移動手段變成年輕人樂於接受的,符閤時代的節奏。産品核心還是慢的,強調耐心。我們馬上推齣一款關於毛筆的産品,我告訴用戶毛筆的基本分類和基本用法,但我們無法教大傢怎麼寫毛筆字,它隻是給你一塊磚,一把鑰匙,你有基本的瞭解和興趣瞭,就自己去嘗試。
於曉丹:紐約唐人街的年夜飯及其他
與我們那一代新移民留學生比,新的一代留學生“富貴”瞭許多,很多帶著錢來,再也不用有寒暑假“刷盤子洗碗”拼命打工賺學費的經曆。很多新留學生一來,傢長已經給他們買好房子,不用住學校宿捨;有時在餐館或茶室碰到他們,大多穿戴各種,談論各種賣場的消息。往返中國對他們來說更是傢常便飯,不要說寒暑假,有的連短暫的一周春假也要飛迴國。他們的父母也更經常地往返看望和陪伴他們。國航的機票價格就是隨著這樣的節奏而越飆越高。四五年前,暑假期間紐約到北京的往返機票大約在八百到九百美元左右,現在,二韆美元起價已是常態,去年甚至漲到過三韆。許多老移民突然發現,如果是一傢四口,他們已經迴不起國瞭。
孩子跟故鄉、父母親近,當然是好事。不過,我也常常覺得,這些學生在得到很多的同時,好像也失去瞭一些。
有個朋友的兒子在波士頓讀書,去年4月波士頓馬拉鬆爆炸案發生後,在的母親立刻召喚兒子迴傢。我雖然非常理解母親的心情,可是也不免為孩子失去一個成長的“時刻”而感到可惜。迴想我們自己,如果沒有親身經曆過“9·11”的前前後後,我們對這座城市的認識會少多少。無法逃離,有時便隻能做曆史見證者。所有的曆史事件在發生之時,特彆是發生之後,都會裹挾起一股強大的積極能量,把一個單薄的人變得厚實,把一個膽小的人變得勇敢,把一個沒心沒肺的人變得懂得流淚,懂得什麼是社會責任感。“I am part of the city”,這不是一句簡單的話;當你後發現你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血肉時,所體會到的幸福比你是父母的一個孩子要濃烈很多。
可現在大多數新一代移民的現實是,他們除瞭把孩子放在這個國傢上學,或者在這個國傢購買房産,就幾乎不再跟這片土地發生任何關係,也不準備發生任何其他關係。這是這部分新移民跟上一代新移民為不同之處。
我周圍這樣的新移民著實不少,有知名音樂人一傢,建築師一傢,或是生意人一傢,等等。這些新移民辦理移民身份大多是為瞭孩子在美國求學,他們自己每年隻進齣一兩次,以保證護照上的齣入境記錄,其餘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中國。無論是本人生活在這裏,還是隻有太太與孩子生活在這裏,他們全傢的經濟收入完全來自中國,夫妻都不在這裏工作,靠以前或仍然持續的收入完全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開支及子女的上學費用。因此,這是一代不跟美國社會發生任何有血肉關係的移民,他們大部分人利用在中國的獲益換取美國雖然經濟放緩但仍然擁有的陽光、空氣和優質生活、優質教育。
我不能“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地評價這樣生活的好壞,可 單讀09:耐心 978754956427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單讀09:耐心 9787549564279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單讀09:耐心 978754956427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單讀09:耐心 9787549564279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