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
定價:170.00元
作者:汪子嵩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0101101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希臘哲學史》1-4捲,由哲學史傢汪子嵩、範明生、陳村富、姚介厚等負責撰寫。《希臘哲學史(第2捲修訂本)》論述公元前5至前4世紀的希臘哲學,主要闡發智者、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此時已經開始進入希臘哲學的全盛時期,主要特徵已從早期以研究自然為中心轉變為以研究人和社會為中心,倫理問題和社會政治問題成為討論的重點。但本書力圖提示希臘哲學思想發展的邏輯,因此重點論述他們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思想;同時也關注他們的政治、倫理等思想,力圖全麵闡釋他們尤其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思想體係。本書解決瞭三大國際希臘哲學研究界的難題:有關智者的史料問題,有關柏拉圖和蘇格拉底思想的劃分問題,有關柏拉圖思想的發展變化問題。全書論述係統,闡釋精微,對於加強希臘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加強西方哲學史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目錄
再版序言
前言
緒論
編 智者運動
章 智者運動的興起
第二章 修辭學與論辯術
第三章 道德·社會·神
第四章 Physis和Nomos
第五章 感覺主義、相對主義和懷疑論
小結
第二編 蘇格拉底
第六章 蘇格拉底其人及其史料
第七章 蘇格拉底的哲學變革
第八章 蘇格拉底的基本哲學觀念
第九章 理性主義的道德哲學
第十章 政治·宗教·審美
第十一章 邏輯和語言
第十二章 小蘇格拉底學派
小結
第三編 柏拉圖
第十三章 哲學傢、政治傢、詩人
第十四章 “相”和相論
第十五章 《美諾篇》
第十六章 《斐多篇》
第十七章 《會飲篇》
第十八章 《國傢篇》
第十九章 《斐德羅篇》
小結 柏拉圖前期的相論
第二十章 《巴門尼德篇》
第二十一章 《泰阿泰德篇》
第二十二章 《智者篇》
第二十三章 《斐萊布篇》
第二十四章 《蒂邁歐篇》
小結 柏拉圖後期的哲學思想
第二十五章 從人治到法治——柏拉圖的政治思想
第二十六章 不成文學說和老學園
附錄
書目
譯名對照錶
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絕的《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作者在論述伊壁鳩魯主義時,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他並沒有將伊壁鳩魯描繪成一個隻追求物質享樂的哲學傢,而是深入地挖掘瞭其“快樂主義”的真正內涵。書中對“快樂”的定義,即“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煩惱”,讓我對快樂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作者通過對原子論和感覺論的分析,展現瞭伊壁鳩魯如何試圖通過科學的解釋來消除人們對死亡和神祇的恐懼,從而達到靈魂的安寜。我非常欣賞作者對“恐懼”的剖析,伊壁鳩魯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源於我們認為死亡是一種痛苦的經曆,但實際上,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已經不復存在,也就無所謂痛苦。這種邏輯清晰而充滿說服力。書中對“友誼”的重視也讓我耳目一新,伊壁鳩魯認為友誼是實現快樂的重要途徑,因為朋友能夠提供情感支持和共同生活的樂趣。作者還對比瞭伊壁鳩魯主義與斯多葛學派在人生態度上的異同,這為我們理解古希臘哲學思想的多樣性提供瞭重要的視角。這本書讓我對“快樂”的追求有瞭更理性的思考,也認識到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評分這本《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西方文明思想根源的窗戶。作者在處理柏拉圖的“理念論”時,采用瞭極其生動和富有層次的方式。他並沒有簡單地將理念論作為一個抽象的理論來介紹,而是通過對“洞穴寓言”等經典例證的深入解讀,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柏拉圖關於“可見世界”與“可知世界”的區分。書中對“理念”作為事物本質、永恒不變的存在的闡釋,以及其作為認識的最高對象的地位,都通過清晰的邏輯和富有說服力的論證展現齣來。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柏拉圖“迴憶說”(anamnesis)的闡述,這是一種將學習過程與靈魂的覺醒聯係起來的深刻洞見。它暗示瞭我們對真理的認識,並非來自外部的灌輸,而是源於靈魂深處對永恒理念的“迴憶”。此外,書中對柏拉圖的“三部分靈魂論”的分析,以及其在倫理學和政治學中的應用,也為我們理解柏拉圖的人性觀和理想國構想提供瞭重要的依據。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知識的本質,以及我們如何獲得真正的認知。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作者在闡述蘇格拉底的思想時,展現瞭其對曆史文獻的深刻把握和獨到的解讀視角。他並沒有將蘇格拉底僅僅視為一個被判處死刑的“智者”,而是著重展現瞭蘇格拉底如何通過其獨特的“詰問法”(elenchus)來挑戰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陳規舊習和虛僞的知識。書中對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這一核心命題的闡釋,讓我看到瞭其哲學思想的深刻性和革命性。蘇格拉底的“無知之知”,並非是一種消極的認識,而是一種主動的、求知的姿態,它鼓勵人們不斷反思和質疑,從而接近真正的智慧。我特彆喜歡作者對蘇格拉底“德性即知識”的論述,這暗示瞭真正的道德行為來源於對善的深刻理解。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蘇格拉底對話的片段,使得蘇格拉底的形象躍然紙上,仿佛他就在我們眼前與人辯論。這本書讓我對“探究”和“反思”的重要性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讓我思考如何在當今社會保持一份獨立的思考精神。
評分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作者在梳理希臘化時期哲學時,展現瞭其廣博的知識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並沒有將這一時期的哲學視為前一時期哲學思想的簡單延續,而是強調瞭其在新的曆史背景下的發展和演變。書中對斯多葛主義、伊壁鳩魯主義和懷疑論的深入分析,讓我們看到瞭這些學派如何在動蕩的時代為人們提供瞭精神的慰藉和生存的指南。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普世主義”(cosmopolitanism)這一概念的闡釋,它在希臘化時期尤為突齣,強調人類的共同性和超越地域、民族的界限。這對於理解古代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閤有著重要的意義。書中還對新柏拉圖主義的萌芽進行瞭初步的探討,這為我們理解後來的西方哲學思想奠定瞭基礎。作者在分析這些思想時,注重其曆史的語境和現實的影響,使得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煥發齣新的生命力。閱讀這本書,讓我對古希臘人的智慧有瞭更深的敬意,也對人類思想的發展充滿瞭好奇。
評分對於《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豐富性和思想的厚重感。作者在闡述斯多葛學派時,展現瞭其深厚的功力。他並沒有簡單地介紹斯多葛學派的幾個主要人物,如芝諾、愛比剋泰德、塞涅卡和馬可·奧勒留,而是深入地剖析瞭斯多葛學派的核心思想——“理性”、“德性”與“自然”。書中對“樂天知命”這一理念的解讀,讓我對古希臘人麵對命運的態度有瞭新的認識。他們並非消極地接受,而是通過理性來理解和駕馭自己的情緒,達到內心的平靜。我尤其喜歡作者對“不受乾擾”(apatheia)的解釋,這並非意味著情感的枯竭,而是指擺脫不必要的欲望和恐懼,保持心靈的穩定。書中對斯多葛學派關於“義務”(kathēkon)的論述也極具價值,這涉及到個體在社會和傢庭中的責任,以及如何通過履行義務來實現個人的價值。此外,作者還對斯多葛學派的物理學和邏輯學進行瞭簡要但清晰的梳理,讓我們看到其哲學體係的完整性。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即使在麵對人生的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時,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哲學來尋求內心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作者的文字流暢而富有感染力,使得這些古老的哲學思想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評分翻開這本《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我立刻被其宏大的視野和深邃的洞察力所摺服。作者在處理蘇格拉底及其弟子這一章節時,展現瞭非凡的駕馭能力。他並沒有將蘇格拉底僅僅視為一個“智者”,而是深入挖掘瞭蘇格拉底哲學思想的獨特性和革命性。尤其是對於“認識你自己”這一核心命題的解讀,作者通過對蘇格拉底對話錄的細緻分析,展現瞭其“詰問法”(elenchus)如何成為一種探究真理、滌蕩靈魂的強大工具。我非常贊賞作者對蘇格拉底“無知之知”的闡釋,這並非是一種消極的認知,而是一種主動的、求知的姿態,是對一切教條式知識的警惕和對真正智慧的渴望。書中對柏拉圖早期作品中蘇格拉底形象的分析,也為我們理解蘇格拉底思想的形成提供瞭重要的綫索。接著,作者筆鋒一轉,進入瞭柏拉圖的“理念論”。這裏的論述尤其精彩,作者並沒有將理念論描述成一個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理論,而是通過大量的比喻和類比,例如“洞穴寓言”,將柏拉圖的形而上學思想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理念論是如何為柏拉圖的認識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奠定基礎的。書中對“善的理念”的分析,更是點亮瞭整個柏拉圖哲學體係。作者還深入探討瞭柏拉圖對於理想國的設計,以及其對教育、藝術的看法。這些內容不僅具有曆史價值,更對我們反思當今社會有著重要的啓示。這本書讓我對古希臘哲學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帶領我深入瞭解古希臘哲學核心思想的書籍,而這本《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作者在處理懷疑論這一部分時,展現瞭其獨到的見解。他並沒有將懷疑論簡單地視為一種否定一切的哲學,而是深入探討瞭其作為一種認識論方法的價值。書中對皮浪主義和新懷疑論的介紹,讓我看到瞭懷疑論在不同時期的演變和發展。作者通過對“懸置判斷”(epochē)這一核心概念的闡釋,揭示瞭懷疑論者如何通過不輕易下結論來避免陷入教條和謬誤。我尤其被作者關於“不受影響”(ataraxia)的論述所吸引,懷疑論者認為,通過認識到知識的局限性,我們可以擺脫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書中對懷疑論與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的對比,也為我們理解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提供瞭重要的綫索。我常常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一種批判性的思維,不輕易被錶麵的信息所迷惑。這本書給瞭我一些思考的方嚮。
評分在閱讀《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的過程中,我被作者對古希臘哲學思想的梳理和闡釋深深吸引。尤其是在探討亞裏士多德的生物學和邏輯學部分時,我感受到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智識上的衝擊。作者並沒有將亞裏士多德的科學研究僅僅視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描述,而是深入剖析瞭其背後的哲學方法論。他詳細闡述瞭亞裏士多德如何運用“範疇”、“定義”、“歸納”和“演繹”等邏輯工具來構建其龐大的知識體係。我尤其對亞裏士多德的“四因說”(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目的因)的分析印象深刻,這是一種極其深刻的認識世界的方式,它不僅僅關注事物“是什麼”,更關注事物“如何成為”以及“為何存在”。書中對亞裏士多德對生物分類的貢獻的描述,也讓我看到瞭科學的萌芽是如何與哲學緊密結閤的。作者的論述嚴謹而清晰,使得這些原本可能晦澀的科學和邏輯概念變得易於理解。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亞裏士多德的科學成就,更讓我認識到,科學研究與哲學思考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評分這本《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簡直是知識的寶庫,閱讀它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穿越時空,親身與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們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梳理亞裏士多德形而上學部分時的嚴謹態度。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亞裏士多德的觀點,而是深入剖析瞭“第一哲學”的起源、演變及其在亞裏士多德哲學體係中的核心地位。從“原因論”到“實體論”,再到對“神”的探討,每一個概念都經過瞭細緻的考證和清晰的闡釋。作者不僅引用瞭大量的亞裏士多德原文,還旁徵博引,結閤瞭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使得論述更加豐富和有說服力。我尤其被作者對“潛能”與“現實”範疇的分析所吸引,這簡直是理解亞裏士多德動態宇宙觀的關鍵。在閱讀過程中,我反復思考亞裏士多德是如何從前人(如柏拉圖)的哲學遺産中汲取養分,又如何在此基礎上發展齣自己獨樹一幟的學說。作者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他能夠清晰地勾勒齣不同哲學傢之間的思想傳承與批判關係,讓我們看到哲學並非孤立的個體思考,而是一個不斷對話、螺鏇上升的進程。此外,書中對於亞裏士多德倫理學和政治學的論述也同樣引人入勝。他對於“幸福”(eudaimonia)的理解,以及對“美德”的詳細分類,都極具啓發性。我們能夠看到,在亞裏士多德看來,哲學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人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他對於城邦(polis)的研究,更是揭示瞭古希臘人對於政治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們對於理想政體的構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扇讓我們理解西方文明思想源頭的窗戶。
評分《希臘哲學史》第二捲(修訂本)這本書,給我帶來瞭極其豐富的閱讀體驗。作者在處理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和“政治學”時,展現瞭其對古希臘社會和思想的深刻理解。他並沒有將亞裏士多德的這些理論視為脫離現實的空談,而是將其置於古希臘城邦(polis)的政治和社會背景下進行分析。書中對“幸福”(eudaimonia)的定義,即“依照德性進行的靈魂的活動”,讓我對人生的終極目標有瞭新的認識。亞裏士多德強調,幸福並非短暫的快樂,而是長期的、符閤理性原則的生活狀態。我尤其欣賞作者對亞裏士多德關於“美德”(aretē)的詳細分類,他將美德區分為“德性之德”(moral virtues)和“智慧之德”(intellectual virtues),並詳細闡述瞭各種美德如何在實踐中得到培養。書中對“中道”(golden mean)的論述,也為我們理解如何避免極端、追求平衡的生活提供瞭重要的指導。此外,作者對亞裏士多德關於理想政體的構想,以及對不同政體形式的優劣分析,也極具啓發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哲學如何能夠指導我們過上更有意義、更幸福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