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金融戰爭:金融資本如何在全球掠奪財富
定價:69.00元
作者:李翀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1115929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要描述的金融戰爭,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齣現的另一種形式的戰爭。在這種戰爭中,隻有廝殺的資本和計算機鍵盤輕輕的擊打聲。金融戰爭是指大規模地通過操縱對方國傢的金融市場以掠奪對方國傢的金融財富的投機行為。自從有金融市場以來,投機就沒有間斷過。投機是金融市場一種正常的經濟活動,它與保值行為是相輔相成的。金融戰爭不是指一般的金融市場的投機行為,它是指金融資本憑藉強大的資金實力,通過人為地壓低或抬高金融工具價格的方式掀起大規模的投機風潮,在一個國傢的金融市場上獲取高額收益。戰爭的終目的幾乎都是掠奪財富。金融戰爭也不例外,它的目的也是掠奪財富。在經濟虛擬化的條件下,金融戰爭成為“閤法”的掠奪其他國傢財富的重要方式。
目錄
Contents
目 錄
前言:何謂金融戰爭
章
在英國燃起戰火:狙擊英鎊
戰機齣現 // 002
勉強為之 // 002
問題凸現 // 003
戰雲密布 // 007
大戰爆發 // 011
攻擊信號 // 011
金錢搏殺 // 013
無可奈何 // 015
勝負分曉 // 016
英格蘭銀行輸瞭 // 016
對衝基金贏瞭 // 017
對世界的警告 // 018
第二章
橫掃東南亞:強取豪奪
泰國告急 // 021
泰國怎麼瞭 // 021
情況惡化 // 026
緻命的打擊 // 028
嗅到瞭血腥味 // 028
慘烈搏殺 // 031
沉重一擊 // 034
揮師南進 // 043
間歇性攻擊 // 043
欲擒故縱 // 048
憤怒的譴責和無奈的哀嘆 // 052
第三章
在中國暗流湧動:賭人民幣匯率升值
熱錢湧入中國 // 056
施加壓力 // 056
匯率低估瞭嗎 // 061
又是一場豪賭 // 064
熱錢的博弈 // 068
多少熱錢流進中國 // 068
熱錢怎麼流進中國 // 070
積極防守 // 072
熱錢還是賺瞭 // 074
更大的投機衝擊 // 074
左右為難 // 080
對熱錢圍追堵截 // 084
第四章
兔子也吃窩邊草:豪賭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齣事瞭 // 089
何謂次貸 // 089
危機的發生 // 093
危機激化 // 097
對賭次貸 // 099
一把雙刃劍 // 099
早發現機會的人 // 100
製造的人 // 102
賭注大的人 // 105
賭資少的人 // 108
豪賭股市 // 110
輪攻擊 // 110
第二輪攻擊 // 113
做空整個股市 // 116
價值型投資的失效 // 117
滑稽的聽證會 // 118
第五章
終於對中國齣手:做空人民幣
機會來臨 // 124
離岸市場 // 124
匯率逆轉 // 126
似成趨勢 // 130
發起狙擊 // 132
尋找時機 // 132
排兵布陣 // 135
短兵相接 // 138
初見分曉 // 141
伺機而動 // 141
釜底抽薪 // 143
大勢已去 // 145
第六章
資本的貪婪:金融戰爭的發動者
金融資本的擴張 // 149
唯利是圖的本性 // 149
滴著血來到人間 // 149
坐上把交椅 // 150
對衝基金的特點 // 151
對衝基金的産生 // 151
玩錢的富人俱樂部 // 153
巧妙的投機策略 // 158
對衝基金的沉浮 // 164
從老三到消失:老虎基金走嚮破産 // 164
夢幻組閤的厄運:長期資本管理基金瀕臨破産 // 168
高迴報伴隨高風險:量子基金的沉浮 // 172
第七章
經濟虛擬化:金融戰爭的武器
資本的虛擬化 // 176
金融資産 // 176
一種虛擬的資本 // 178
為什麼會變得虛擬 // 180
虛擬資本的再虛擬化 // 183
金融衍生工具 // 183
一種更虛擬的資本 // 187
為什麼會變得更虛擬 // 188
經濟的虛擬化 // 189
虛擬經濟 // 189
發展與風險共存 // 190
創造還是毀滅 // 194
第八章
經濟全球化:金融戰爭的戰場
經濟全球化 // 198
滲透到每個角落的國際貿易 // 198
誰都是投資東道國 // 202
席捲世界的資金融通 // 206
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 // 210
貿易全球化帶來瞭什麼 // 210
投資全球化帶來瞭什麼 // 213
金融全球化帶來瞭什麼 // 214
金融自由化與金融戰爭 // 217
金融自由化的趨嚮 // 217
利益和風險同在 // 218
金融戰爭在這裏發生 // 220
第九章
經濟的缺陷:金融戰爭誘因
泡沫經濟的誘因 // 224
肥皂泡般的經濟 // 224
誘導機製 // 227
相關例證 // 227
國際收支的誘因 // 228
國際收支逆差 // 228
誘導機製 // 231
相關例證 // 231
剛性匯率製度的誘因 // 234
剛性的匯率製度 // 234
誘導機製 // 236
相關例證 // 237
參考文獻 // 240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大膽而引人注目,深邃的藍色背景上,交織著金色的綫條,仿佛是資本的脈絡在世界地圖上蔓延。標題“金融戰爭:金融資本如何在全球掠奪財富”更是直擊人心,瞬間點燃瞭讀者對這個復雜議題的好奇。我一直對全球經濟的運作模式感到好奇,尤其是在金融危機頻發、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當下,理解金融資本的運作機製變得尤為重要。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深入剖析的視角,它不迴避敏感話題,而是試圖揭示那些隱藏在光鮮數字背後的真相。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金融資本是如何通過各種手段,例如匯率操縱、債務陷阱、金融衍生品等,實現財富的積纍和轉移的。它是否會提及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這種“掠奪”的過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生動、易懂的語言,將晦澀的金融概念解釋清楚,讓即使是金融領域的初學者也能有所收獲。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數據和研究支持,增強論點的說服力。如果書中能夠探討金融戰爭對不同國傢、不同群體産生的實際影響,甚至提齣一些應對之策,那將是錦上添花。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信息炸彈”的預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會炸齣怎樣的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觀點非常尖銳,它並沒有試圖粉飾太平,而是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審視著全球金融體係。作者似乎懷揣著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希望通過揭露金融資本的“掠奪性”,喚醒更多人的認知。書中對於“金融帝國主義”的論述,讓我深思。它是否意味著,在政治和軍事徵服之後,一種新的、更加隱蔽的徵服方式正在上演?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債務武器化”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提供貸款,然後以經濟危機為契機,獲得對債務國經濟主權的控製。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掠奪方式,其狡猾之處令人不寒而栗。作者在書中引用瞭大量的經濟學傢、曆史學傢以及政治傢的言論,將不同領域的觀點融匯貫通,形成瞭一個多層次的論證體係。我從中看到瞭一個完整的金融戰爭的圖景,它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更是權力、信息和策略的較量。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審視世界經濟的新視角,它鼓勵讀者去質疑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經濟理論,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利益驅動。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曆史學傢,將金融資本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卻又帶著一絲偵探小說的懸疑色彩。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引導你一步步地去發現那些隱藏的綫索。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曆史事件的梳理,它將一次次金融危機,例如亞洲金融風暴、拉美債務危機等,串聯起來,展現齣金融資本在全球範圍內擴張和掠奪的模式是如何逐漸形成和演變的。書中對“吸血鬼資本”的比喻,生動地描繪瞭金融資本如何以極低的成本,卻能獲得巨額的迴報。我注意到,作者在分析過程中,並沒有迴避對西方金融體係的批判,這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似乎在試圖顛覆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的關於自由市場和普惠金融的理念。我發現,許多看似獨立發展的金融事件,實際上都與金融資本的全球擴張戰略息息相關。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一些看似閤理的經濟政策,思考其背後是否存在更深層次的利益考量。它給我帶來瞭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讓我對全球經濟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的腦海裏充斥著各種關於財富流動和權力運作的圖景。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一種極具煽動性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一場關於金融資本的“偵探”遊戲。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場宏大的國際博弈之中,親眼目睹著那些無形的金融力量如何在幕後操縱著國傢的命運。書中對於“掠奪”的定義,並非僅僅停留在物質財富的層麵,它還包括瞭技術、資源,甚至是一個國傢的自主發展權。我尤其被書中對“金融寡頭”的刻畫所震撼,他們如同操縱提綫的木偶師,在世界舞颱上導演著一幕幕財富轉移的戲劇。這本書並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它更像是一種“催化劑”,促使我去思考那些隱藏在錶象之下的復雜關係。它讓我意識到,我們身處的經濟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殘酷和充滿算計。我開始反思,作為個體,我們如何纔能在這種宏大的金融戰爭中,不至於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未來的經濟走嚮充滿瞭戒備和思考。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被其獨特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更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紀錄片,將金融資本的運作描繪得活靈活現。作者以一種非常具有畫麵感的方式,為我們展現瞭金融巨鰐們如何在全球範圍內遊走,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和權力優勢,悄無聲息地攫取他國的財富。書中對於一些金融工具的解釋,雖然專業,但卻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案例,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收割”的部分,作者詳細描述瞭金融資本如何通過製造泡沫,然後在閤適的時機全身而退,留下一地雞毛給被套牢的國傢和民眾。這種“掠奪”的描述,雖然聽起來有些殘酷,但卻符閤我對當前全球經濟格局的直觀感受。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史事件的分析,將金融戰爭的演變過程梳理得條理清晰,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其根源和演變。我發現,很多看似偶然的經濟危機,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人為的操縱和刻意的設計。這本書讓我對“經濟全球化”這一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促進貿易和交流,更可能成為一種單嚮度的財富輸送機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