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25日)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特色专业系列规划教材
平装: 288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5
ISBN: 9787030304254
条形码: 978703030425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31 g
ASIN: B01C33K3E4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以先进制造工艺为主线,汇集了编著者多年来从事先进制造工艺的成就和经验,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及国内外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在973计划项目(2009CB724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138)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2008F11;ZR2009FZ007)的支持下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制造工艺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先进成形制造技术、快速成形制造技术、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纳制造技术以及光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技术等内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较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是一本较全面介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1 制造的相关概念
1.1.2 制造业发展的历程
1.1.3 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1.2 制造业的变革及面临的挑战
1.2.1 制造业的变革
1.2.2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1.3 制造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变革
1.4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和进展
1.4.1 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1.4.2 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进展
1.5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特点
1.5.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1.5.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6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1.6.1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1.6.2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1.7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8 制造工艺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1.8.1 制造工艺的定义
1.8.2 制造工艺的体系结构
1.9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先进材料成形技术
2.1 概述
2.1.1 材料成形技术的内涵
2.1.2 材料成形技术的特点
2.1.3 近净成形技术
2.2 精密洁净铸造成形技术
2.2.1 熔模精密铸造
2.2.2 消失模精密铸造
2.2.3 金属型铸造
2.2.4 压力铸造
2.2.5 低压铸造
2.2.6 离心铸造
2.2.7 陶瓷型铸造
2.2.8 半固态铸造成形
2.3 高效材料塑性的成形技术
2.3.1 精密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
2.3.2 精密模锻
2.3.3 挤压成形
2.3.4 轧制成形
2.3.5 超塑性成形
2.3.6 无模多点成形
2.3.7 数控渐进成形
2.4 优质高效材料的连接技术
2.4.1 连接技术分类
2.4.2 激光焊接
2.4.3 复合激光焊接技术
2.4.4 电子束焊接技术
2.4.5 扩散连接技术
2.4.6 钎焊
2.5 优质低耗洁净材料的改性技术
2.5.1 激光表面淬火
2.5.2 激光熔覆技术
2.5.3 激光表面合金化
2.5.4 激光表面毛化技术
2.6 非金属材料的成形技术
2.6.1 塑料成形
2.6.2 橡胶成形
2.6.3 陶瓷成形
2.6.4 复合材料成形
参考文献
第3章 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3.1 概述
3.1.1 快速成形技术的内涵
3.1.2 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
3.1.3 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领域
3.2 快速成形原理
3.2.1 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
3.2.2 快速成形技术的特点
3.2.3 快速成形材料
3.3 快速成形技术的工艺方法
3.3.1 光固化立体成形
3.3.2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
3.3.3 分层实体制造
3.3.4 熔积成形
3.3.5 三维印刷
3.4 快速制模技术
3.4.1 快速制模技术的内涵及发展
3.4.2 用快速成形直接制造模具
3.4.3 用快速成形间接制造模具
3.5 硅橡胶快速制模技术
3.6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
3.6.1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优点
3.6.2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的关键技术
3.6.3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3.6.4 金属电弧喷涂快速制模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6.5 快速制模工艺的流程图
3.7 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技术
3.7.1 精密铸造模具快速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3.7.2 快速成形技术在快速铸造中应用
3.7.3 熔模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
3.7.4 砂型精密铸造模具的快速制造
3.7.5 消失铸造模具的快速精密制造
3.7.6 陶瓷型铸造模具的快速精密制造
3.8 模具电火花加工电极快速制造
参考文献
第4章 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术
4.1 超高速加工技术概述
4.2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4.2.1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4.2.2 超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
4.2.3 超高速机床的发展现状
4.2.4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热点
4.3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术
4.3.1 磨粒加工技术特点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3.2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4.4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术
4.4.1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
4.4.2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术的特点
4.4.3 高速/超高速磨削关键技术
4.4.4 超高速磨削的科学理论问题与研究方向
4.5 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工业应用
4.5.1 高效深切磨削
4.5.2 快速点磨削
4.5.3 超高速外圆磨削
4.5.4 硬脆材料及难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
4.6 强力磨削技术
4.6.1 高速强力外圆磨削
4.6.2 缓进给磨削
4.6.3 高速重负荷荒磨
4.7 砂带磨削技术
4.7.1 砂带磨削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4.7.2 砂带磨削的关键技术
4.7.3 砂带磨削技术的应用
4.8 难加工材料高效磨粒加工技术
4.8.1 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技术
4.8.2 硬脆材料高效率端面磨削技术
4.8.3 难加工材料自由磨粒加工工艺
4.8.4 石材的高效磨削技术
4.9 磨削加工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及虚拟化
4.9.1 磨削加工数控化和自动化
4.9.2 磨削加工智能化
4.9.3 磨粒加工虚拟仿真
4.9.4 分子动力学仿真技术在磨粒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4.10 先进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4.11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
5.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5.1.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
5.1.2 几个重要概念
5.1.3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特点
5.1.4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应用
5.1.5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及其分类
5.1.6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5.1.7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
5.2 金刚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加工
5.3 精密/超精密砂轮磨削加工
5.3.1 精密/超精密砂轮磨削机理
5.3.2 电解在线修锐砂轮的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
5.3.3 双端面精密磨削技术
5.3.4 珩磨
5.4 精密/超精密砂带磨削
5.5 精密/超精密游离磨料加工
5.5.1 研磨和抛光
5.5.2 磁力研磨
5.5.3 磁力悬浮研磨
5.5.4 磁性流体研磨
5.5.5 磁流变抛光
5.5.6 磨料流加工
5.5.7 弹性发射加工
5.5.8 浮动抛光
5.5.9 动压浮起平面研磨
5.5.10 水合抛光
5.5.11 化学机械抛光
5.5.12 砂轮约束磨粒喷射光整加工
5.5.13 电泳磨削技术
5.6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特种加工技术
6.1 特种加工技术概述
6.1.1 特种加工的定义
6.1.2 特种加工的分类
6.2 电火花加工
6.2.1 电火花加工的机理
6.2.2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6.2.3 电火花加工的应用
6.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6.3.1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机理
6.3.2 高、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比较
6.3.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特点
6.3.4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应用
6.4 电解加工
6.4.1 电解加工的工作原理
6.4.2 电解加工的特点
6.4.3 电解加工的新技术
6.4.4 电解加工的应用
6.5 超声波加工
6.5.1 超声波加工的工作原理
6.5.2 超声波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6.6 水射流切割加工
6.6.1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6.6.2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特点
6.6.3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应用
6.7 磨料喷射加工
6.7.1 磨料喷射加工的工作原理
6.7.2 磨料喷射加工的装置
6.7.3 磨料喷射加工的分类
6.7.4 磨料喷射加工的特点
6.7.5 磨料喷射加工的应用
6.8 激光加工
6.8.1 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
6.8.2 激光加工的特点
6.8.3 激光加工的应用
6.9 电子束加工
6.9.1 电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9.2 电子束加工的特点与应用
6.10 离子束加工
6.10.1 离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10.2 离子束加工的分类
6.10.3 离子束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6.11 电解磨削
6.11.1 电解磨削的工作原理
6.11.2 电解磨削的特点
6.11.3 电解磨削的应用
6.12 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
6.13 电解-电火花复合加工
6.14 超声-电解复合加工
6.15 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第7章 微纳米制造技术
7.1 微纳米制造技术概述
7.1.1 微纳米制造技术基本概念
7.1.2 微纳米制造技术分类
7.2 Top-down微纳米加工技术
7.2.1 光刻工艺
7.2.2 刻蚀工艺
7.2.3 复形工艺
7.2.4 微细切削和特种加工技术
7.3 Bottom-up微纳米加工技术
7.3.1 自?装
7.3.2 外延生长
参考文献
第8章 光电子制造技术
8.1 光电子技术及其制造概述
8.1.1 光电子技术简介
8.1.2 光电子制造及其应用
8.2 LED及其制造技术
8.2.1 LED概述
8.2.2 LED分类
8.2.3 LED的基本特性和技术指标
8.2.4 LED的应用
8.2.5 LED的制造技术
8.3 激光器及其制造技术
8.3.1 激光器概述
8.3.2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8.3.3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
8.3.4 激光器的分类
8.3.5 VCSEL激光器的制造
8.4 微电子与光电子集成技术
8.4.1 硅基光电子集成
8.4.2 微电子与光电子混合集成技术
《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较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是一本较全面介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十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注重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所蕴含的“科学出版社”的背景。这个出版社向来以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和专业书籍著称,这让我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前沿性充满了信心。再者,作者“丁玉成”和“李长河”这两个名字,即使我之前没有直接接触过他们的研究成果,但结合“科学出版社”的品牌效应,也足以让我对其专业度和深度产生高度的认同。这本书的装帧朴实无华,却透着一股扎实的学术气息,没有花哨的装饰,一切都回归到内容的本身。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在先进制造的领域里,能够提供给我最前沿、最深入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洞察。这种“厚重感”和“权威感”的书籍,往往是深度学习和研究的基石,而我正是抱着这样的期望来迎接它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蓝色的主色调搭配银色的字体,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科技感。书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直观地展现了内容的核心,而“丁玉成”、“李长河”以及“科学出版社”的署名,则为这本书增添了几分学术上的权威性。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立刻被它厚实的装帧和纸张的质感所打动。印刷清晰,版式合理,翻阅时有一种舒适的手感,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时间研读的专业书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尤其喜欢它那种严谨而不失流畅的排版风格,能够有效地引导读者的阅读视线,让复杂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外观和初步的翻阅来看,这本书就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充满了对知识探索的期待。我感觉它会是一本能够陪伴我度过一段充实学习时光的良师益友,它的存在本身就传递着一种认真求索的精神,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信心。
评分从书的整体风格来看,这本书传递了一种非常正统和科学的学术信息。书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直接切入主题,没有丝毫的旁敲侧击,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往往意味着内容上的深度和实用性。“丁玉成”、“李长河”的作者署名,加上“科学出版社”的背书,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内容经过严格审校的学术专著。我喜欢这类书籍,它们就像是知识的灯塔,能够为我指明方向,帮助我拨开迷雾,在复杂的领域中找到清晰的路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的技术分析,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宝贵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外观设计给我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书名《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简洁明了,副标题中的作者姓名“丁玉成”、“李长河”以及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都指向了一个专业、严谨的学习资源。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很好,印刷字体清晰,排版也显得非常用心,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在内容呈现上的严谨态度。我个人很看重书籍的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作者和出版社对读者的尊重以及对学术的态度。这本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知识分量感,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一定能为我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个领域带来宝贵的知识和启发。
评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觉得它散发着一种学院派的沉静气质。封面上“青岛理工大学”的字样,让我联想到这是一个拥有深厚学术底蕴的教育机构的出品,这本身就具备了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加上“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样直接点明主题的书名,以及“丁玉成”、“李长河”两位作者的名字,这一切都勾勒出了一本严肃、专业、内容扎实的学术著作的轮廓。虽然我尚未深入翻阅,但仅凭这些信息,我便能想象到书中可能会涵盖的那些严谨的理论分析、详实的案例研究,以及对未来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门后是智慧的闪光和技术的精髓,让人充满求知欲,渴望去探索和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