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中、下三册,上册为金融投资,中册为海外房产,下册为中国资管市场。《上册·金融投资》由五部分组成,靠前二部分对2017年优选经济及主要金融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8年优选股票市场、国债市场、主要货币趋势、黄金市场、原油市场进行展望;第三部分为优选VC、PE投资分析;第四部对另类投资市场——区块链与加密货币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2018年优选投资地图。《中册·海外房产》对优选31个热门房地产市场按照宜居水平、综合成本、短期潜力、长期稳定进行综合评分,并对海外商业地产市场趋势进行分析。《下册·中国资管市场》对2017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进行回顾,并对银行理财、信托产品、公募基金、证券资管、私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书为广大投资者在优选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提供参考,无论是专业投资者或者是普通读者均可通过阅读本书获得优选投资市场的相关信息,把握投资机遇。说实话,《2017-2018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市场诊断报告”。它不像某些投资书籍那样,直接告诉你“买什么”或“卖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过去两年间,导致不同市场表现的“病因”和“病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之间联动效应的讨论。作者并没有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是通过复杂的模型和深入的案例研究,阐释了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市场的波动如何通过贸易、资本流动、汇率等多种渠道,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其他市场。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全球再通胀”和“保护主义抬头”这两大宏观叙事,在2017-2018年间对不同区域投资机会的重塑,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解读。例如,它分析了贸易摩擦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由此可能催生的新的区域性投资机会。这种宏观视角与微观市场表现的结合,让我意识到,单纯关注某个局部的市场,而忽略了其在全球大环境中的定位,是多么危险。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次“投资思维的重塑”。在过去的阅读经历中,我更偏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提供具体操作建议的书籍,但《2017-2018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价值——那种能够引导你“如何思考”的价值。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我特别喜欢。它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投资事件,不仅仅是复述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抽丝剥茧,分析了背后促成这些事件的深层原因,以及不同市场参与者是如何在信息不对称和情绪波动中做出决策的。我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一个区域性股票市场的泡沫破裂进行了深入剖析,它不是简单地归咎于“炒作”,而是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导向、资金流入模式,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共性,最终才引爆了泡沫。这种“反思性”的分析,让我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并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更加审慎和理性。
评分翻开《2017-2018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市场实验室”。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不满足于现状的描述,而是试图去探究“为什么”和“未来可能怎样”。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它并没有给出一成不变的风险管理公式,而是强调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风险的定义和管理策略也需要不断进化。书中讨论了不同类型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甚至是地缘政治风险——它们是如何相互交织、相互放大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如何通过历史数据和情景模拟,来评估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潜在影响。它让我意识到,风险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潜藏在市场深处,需要有经验的“分析师”才能洞察。这本书,让我对“风险”这个词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评分我必须承认,《2017-2018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在“看书”,不如说是在“研习”。对于我这种希望在投资领域深耕细作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是巨大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资产类别——诸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另类投资等等——在2017-2018年间的表现进行的分项解析。每一部分都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而是伴随着详尽的驱动因素分析。例如,在分析股票市场时,书中详细探讨了不同行业在周期性经济环境下的表现差异,以及科技创新、行业监管等微观因素如何影响着个股的估值和市场情绪。在债券市场部分,作者则着重分析了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收益率曲线变化,这对理解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风险与回报至关重要。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模型,虽然初看有些复杂,但一旦理解了其逻辑,就能从中挖掘出宝贵的信息。这种详尽的、多维度的数据呈现和分析,让我能够更客观地审视市场,避免被短期波动所迷惑,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趋势和结构性变化。
评分这本《2017-2018全球投资市场蓝皮书》就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虽然我才刚翻开几页,但已经被它庞大的信息量和严谨的分析所折服。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能瞥见未来走势的“水晶球”,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幻,为我们描绘出复杂市场图景中的关键节点和潜在影响。书的开篇就对2017年全球经济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宏观梳理,从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到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动向,再到大宗商品价格的起伏,每一个宏观层面的信息都经过了细致的剖析,让我对当年的宏观经济大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黑天鹅事件”潜在影响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黑天鹅”可能触发的连锁反应,以及它们对全球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冲击。这种前瞻性的思考方式,虽然不是直接的投资建议,但无疑为我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提供了一种更系统、更辩证的思考框架。我期待着在后续的章节中,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将这些宏观分析具体落地,连接到不同市场的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