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拉丁美洲蓝皮书:拉美发展与中拉合作关系

2017年拉丁美洲蓝皮书:拉美发展与中拉合作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拉丁美洲
  • 拉美发展
  • 中拉合作
  • 区域研究
  • 政治经济
  • 国际关系
  • 蓝皮书
  • 2017年
  • 发展中国家
  • 新兴市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人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55870
商品编码:29047977310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2017年拉丁美洲蓝皮书:拉美发展与中拉合作关系
作者:隋广军主编
定价:59.0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9655870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总论、中国——拉丁美洲经济关系、拉丁美洲政治与文化新论、中国——拉丁美洲合作发展案例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化新趋势与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1世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与中国:关系的强化机构等。


2017年拉丁美洲蓝皮书:拉美发展与中拉合作关系 本书聚焦2017年度拉丁美洲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及外交等领域发生的关键性动态与深层趋势,并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了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下称中拉)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 第一部分:2017年拉丁美洲区域发展总览 2017年是拉丁美洲区域格局经历深刻调整的一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经济低迷与政治动荡之后,多数拉美国家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治理模式。本书详细剖析了这种“后危机时代”的复杂图景。 一、 宏观经济形势的脆弱复苏与结构性挑战 本部分首先对2017年拉美整体GDP增速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多数国家实现了正增长,但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 尽管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在2017年有所回暖,但拉美国家对初级产品出口的过度依赖(即“资源诅咒”)依然是制约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巴西和阿根廷等资源出口大国的经济表现,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走势高度绑定。 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 2017年,拉美多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持续增大。高企的公共债务水平,尤其是在利率上行的国际环境下,使得财政可持续性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的债务危机及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被重点分析。 产业结构转型缓慢: 本书深入探讨了拉美国家在技术创新、制造业回归和价值链升级方面进展缓慢的原因。高昂的物流成本、较低的教育质量以及不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了结构性障碍。例如,对墨西哥汽车工业和智利铜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传统优势产业在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时的脆弱性。 二、 政治格局的再平衡与治理困境 2017年,拉美政治光谱呈现出“钟摆效应”的延续,但其复杂性远超简单的左/右划分。 “粉红浪潮”的退潮与右翼势力的抬头: 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政局的变化标志着新一轮右翼或中间偏右政府的兴起。本书分析了导致这一转变的深层社会经济因素,包括选民对腐败问题的厌倦、对经济停滞的不满以及对既有政治精英阶层的排斥。 关键国家的政治风云: 巴西的后弹劾时代: 详细梳理了特梅尔政府在2017年推行的财政改革(如养老金改革)及其面临的巨大政治阻力,以及反腐运动(如“洗车行动”)的持续影响。 委内瑞拉的宪政危机: 聚焦于委内瑞拉2017年关键的政治事件,包括制宪大会的召开及其引发的国际社会反应和人道主义危机,分析了该国经济崩溃的机制。 厄瓜多尔的权力交接: 分析了科雷亚时代结束,新总统莫雷诺上台后,其政策方向的微妙调整,特别是其与前任渐行渐远的信号。 腐败问题与民众信任危机: 腐败丑闻(如“洗车行动”、“巴拿马文件”在拉美的扩散)持续侵蚀着公众对民主制度的信任。本书探讨了问责机制的有效性及其对区域政治稳定的长远影响。 三、 社会发展与安全形势 社会不平等和暴力问题依然是制约拉美发展的顽疾。 不平等与社会保障体系: 尽管部分国家在减贫方面取得成就,但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教育、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使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加剧。2017年,关于社会福利削减的争议在多个国家爆发。 城市安全与跨国有组织犯罪: 本部分重点分析了贩毒集团和有组织犯罪(如街头帮派、非法采矿)对中美洲“北三角”国家(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及墨西哥构成的巨大安全威胁。特别关注了移民潮的社会根源及其对美国边境政策的影响。 第二部分:中拉合作关系的新阶段与新动力 2017年是中拉关系深入发展、合作机制日益成熟的关键年份。本书不再局限于贸易数字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合作的“质变”和战略意图。 一、 合作框架的巩固与升级 “1+N”合作新格局的深化: 本书着重分析了“中国—拉共体(CELAC)”框架下合作机制的运作效率。特别是中国与南方共同市场(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等次区域组织的合作进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初显: 2017年,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开始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本书分析了该倡议如何重塑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优先次序,尤其是在港口、铁路和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 二、 投资与金融合作的结构性转变 从传统贸易到全面投资: 分析了中国对拉美投资的领域变化。投资重心开始从传统的能源、矿产领域,逐步向制造业、高新技术(如5G、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以及绿色能源领域拓展。对中国在阿根廷、秘鲁的锂矿投资和在智利的科技园区投资进行了具体案例研究。 金融合作的新机制: 详细考察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拉产能合作基金在2017年的资金投放情况。重点分析了中国对拉美开发性金融支持的角色变化,以及这些资金如何服务于拉美国家的产业升级需求。 三、 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的加速推进 基础设施联通被视为中拉合作的“硬骨干”。本书探讨了中国企业参与拉美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巴西的输电项目、厄瓜多尔的泛美公路升级)的模式、面临的当地政治风险与社会环境挑战,以及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四、 高科技与人文交流的战略拓展 数字经济与科技合作: 2017年,中拉在5G网络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应用方面的合作显著增加。本书分析了中国科技企业在拉美市场(如墨西哥、哥伦比亚)的布局战略。 教育、文化与智库交流: 探讨了孔子学院的覆盖面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增加,以及中拉智库间对话的常态化,认为这些“软性”合作正在为双边关系构建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策理解。 第三部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本书最后部分对中拉关系在2018年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复杂性进行了前瞻性评估。 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评估了美国对拉美地区政策变化对中拉合作可能带来的间接影响,特别是围绕基础设施标准和数据安全领域的竞争态势。 债务可持续性与透明度: 强调了中国金融机构在拉美地区提供贷款时,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项目环境、社会影响(ESG)标准的遵守,以及如何应对部分拉美国家对“债务陷阱”的担忧。 贸易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尽管投资增加,但拉美对华贸易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旧存在,即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高附加值工业品。本书提出,推动拉美产品多元化出口是中国未来合作中需要重点引导的方向。 通过对2017年区域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双边合作的细致解构,本书旨在为政策制定者、企业界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立体的观察视角,以理解拉丁美洲在全球格局中的位置,以及中拉合作如何塑造区域的未来走向。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拉丁美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视角来理解其发展脉络。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宏观但又不失细腻的方式,勾勒出了2017年拉丁美洲的发展版图。书中对于拉美各国在教育和社会福利领域的投入与成效的比较分析,就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简单地列出数字,而是通过对不同国家在教育改革、减贫措施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的描述,展现了各国为提升民生福祉所做的努力。例如,书中对乌拉圭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先进经验的介绍,就充满了启示意义。它让我看到,经济发展并非终点,而是为社会进步提供可能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书中对拉美地区政治生态的观察,也为我理解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它没有回避政治不稳定、腐败等长期困扰拉美地区的问题,而是分析了这些问题如何影响投资环境,如何阻碍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对2017年秘鲁政治局势的剖析,我更加理解了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影响。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理解拉美的发展,必须将其置于其独特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语境之中,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我深入探索2017年拉丁美洲的经济脉络。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充满了对区域发展深层逻辑的洞察。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拉美地区新兴产业的关注,例如生物技术、数字内容创作等,这些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并不起眼,但书中却深入挖掘了它们在拉美经济转型中的潜力。书中对哥伦比亚创意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拉美在传统优势之外,正在孕育新的增长点。同时,书中对全球经济大背景下,拉美各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如何调整自身经济政策的分析,更是极具现实意义。它让我认识到,拉美的发展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全球经济的潮起潮落紧密相连。书中对区域内贸易协定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拉美国家在努力构建更加稳固的区域经济联系,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这本书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拉美发展的复杂图景。它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与我分享着他对这片大陆的深刻见解,让我对拉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

2017年的拉美,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十字路口,这本书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这一时期的精髓。它没有拘泥于历史的回溯,而是将目光牢牢锁定在当下,对这一年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中国与拉美之间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的解读。它不仅仅停留在贸易额的增长层面,而是深入分析了这种合作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转移等方面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书中对阿根廷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参与情况的描述,就让我看到了中拉合作如何为拉美国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书中也坦诚地指出了这种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例如对当地产业的冲击,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这种客观而辩证的分析,让我对中拉关系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此外,书中对拉美地区中小企业在2017年的生存状况的关注,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它没有忽视那些支撑区域经济的重要微观主体,而是通过对它们面临的融资困难、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拉美经济肌体的真实脉搏。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拉美发展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以及中国在此进程中所扮演的愈发重要的角色。

评分

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但实际翻开之后,却被它细腻而富有洞察力的视角深深吸引。它没有用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宏观的经济分析与微观的社会现象相结合,让拉美的发展故事变得生动起来。书中对数字经济在拉美地区兴起的探讨,就让我耳目一新。它并非仅仅聚焦于技术本身,而是深入分析了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当地的商业模式,如何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例如,书中对哥伦比亚利用数字技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案例,就充满了希望与启示,让我看到了科技进步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的潜力。同时,书中对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辩证分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简单地将两者对立起来,而是探讨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拉美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如何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书中对智利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与政策的详细介绍,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展现了拉美国家在追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拉美发展进程中那些不易察觉的细节,以及这些细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它鼓励我跳出刻板印象,去发现拉美这片大陆的多元与活力。

评分

这本书宛如一份深邃的航海日志,勾勒出2017年拉丁美洲波澜壮阔的发展图景。它没有直接罗列枯燥的统计数据,而是通过精妙的叙事,带领读者穿越区域经济的脉络,感受各国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我尤其被书中对新自由主义政策长期影响的剖析所吸引,它并非简单地批判,而是细致入微地梳理了这些政策如何在不同国家落地生根,又如何催生出新的社会经济矛盾。例如,书中对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签署后的经济结构变迁的描绘,就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欣欣向荣的制造业如何面临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又如何努力寻求转型。同时,对于巴西在2017年经历的政治经济动荡,书中也给予了恰当的笔墨,通过对国内政治力量博弈的解读,揭示了经济发展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书中关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讨论,更是引人深思,它没有回避区域合作中存在的缝隙与分歧,反而通过对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等区域组织的内部运作机制的分析,展现了拉美各国在寻求共同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解拉美的发展,必须将其置于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宏大背景下审视,而书中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为我揭示了拉美这片大陆深藏的故事,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