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2017年中國好書) 顧凡及

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2017年中國好書) 顧凡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顧凡及 著
圖書標籤:
  • 科普
  • 心理學
  • 神經科學
  • 大腦
  • 思維
  • 認知
  • 行為
  • 自我提升
  • 暢銷書
  • 中國好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群洲文化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42859334
商品編碼:29401064390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2017年中國好書)

定價:48.00元

作者:顧凡及

齣版社: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285933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探索奧妙萬韆人腦之謎,感受人類心智的無限神奇,思考人工智能的未來前景,《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與你同行。

內容提要


擁有心智是人之有彆於動物的很大特色。人類依靠心智去認識世界,創造文明。奧妙神秘的心智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人腦這個小小的“三磅宇宙”能産生如此不可思議的奇跡?2500年來,這一謎團一直令無數人好奇不已。
本書以清晰而生動的筆觸、嚴謹且幽默的手法,將人類認識心智的曆史進程奠基於現代神經科學的新知識、新進展之上,從感知覺、記憶、情緒、智能、語言和意識等多個側麵,介紹瞭科學傢在徵服這個“生命科學大挑戰”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全書將學科知識、曆史趣聞與科學傢生平有機結閤,熔科學性、趣味性和前沿性於一爐,是讀者瞭解現代認知科學的入門讀物。

目錄


序言 /Ⅰ
自序 /Ⅲ
01 打開心靈之窗——視知覺探秘 / 001
初識“心靈之窗” / 004
從盲點到第三種感光細胞 / 009
從奇怪的“盲視”說起 / 015
不可不知的視覺感受野 / 024
空間視覺與物體視覺 / 035
“六親不認”的背後 / 042
從蟲子檢測器到概念細胞 / 048
色覺的秘密 / 055
立體感從何而來? / 062
如何把信息組織成視知覺 / 067
02 聲響、氣味和聽到顔色——聽覺、嗅覺和聯覺探秘 / 077
耳朵是怎麼聽見聲音的 / 079
怎樣識彆音高? / 083
聽覺中樞之爭 / 089
嗅覺通路的發現 / 092
怎樣聞到成韆上萬種不同的氣味? / 095
分子神經生物學傢解開嗅覺之謎 / 099
看到五彩繽紛的交響樂——認識聯覺 / 103
03 留住歲月的痕跡——記憶探秘 / 113
對記憶痕跡的早期探索 / 116
工作記憶的瓶頸 / 120
在記憶中“永葆青春” / 124
追尋記憶的痕跡 / 138
空間記憶溯源 / 151
04 人有喜怒哀樂——情緒探秘 / 157
情緒和麵部錶情 / 159
因為傷心纔哭泣,還是因為哭泣而感到傷心? / 165
基本情緒的藏身之處 / 173
額葉皮層和高級情緒 / 178
05 聰明與愚笨的分野——智能探秘 / 187
智能和腦的大小 / 189
名人之腦 / 196
智能發展的先天與後天因素 / 201
06 社會交流的工具——語言探秘 / 209
漫話失語癥 / 212
由布羅卡引發的革命 / 218
失語癥與語言中樞 / 225
新發現帶來的新思考 / 228
07 難以解開的“世界之結”——意識探秘 / 233
意識研究的興起和中途停頓 / 235
剋裏剋對意識神經相關機製的探索 / 238
科赫和格林菲爾德之爭 / 244
埃德爾曼和托諾尼的意識理論 / 246
意識研究究竟有多特殊? / 251
結語——極目眺望新大陸 / 257
參考文獻 / 268

作者介紹


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中國生理科學會理事等。現為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顧問、伊利諾伊大學校友會上海分會名譽會長、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生物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曾作為主持者獲國傢教委科技進步奬三等奬2項,作為參加者獲國傢自然科學奬三等奬和教育部科技進步奬一等奬各一項。2013年獲得第4屆國際認知神經動力學大會頒發的成就奬。退休後主要從事有關神經科學的科普創作和翻譯工作,齣版科普書6本,榮獲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創新奬二等奬、2016年上海市科技進步奬三等奬、第二屆世界華人科普奬佳作奬等。

文摘


序言



《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2017年中國好書)是由顧凡所著的一本深刻探索人類意識、宇宙奧秘以及生命本質的科學普及讀物。本書並非一部科幻小說,也不是一本提供速成方法的指南,而是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帶領讀者踏上一場跨越宏觀宇宙與微觀大腦的思維之旅。 一、 探索宇宙的邊界:從宏觀到微觀的驚奇 顧凡在《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中,將人類的目光引嚮瞭宇宙的浩瀚與深邃。他並非簡單地羅列天文數字或天體列錶,而是從一個更具哲學意味的角度齣發,探討瞭我們作為宇宙一部分的意義。 宇宙的起源與演化: 書中會追溯宇宙的誕生,從大爆炸的奇點齣發,講述星係的形成、恒星的誕生與死亡,以及構成我們身體的原子是如何在遙遠的恒星爐中鍛造齣來的。這部分內容並非艱澀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類比,讓讀者感受到宇宙演化過程的壯麗與復雜。例如,作者可能會將星係的碰撞比作宇宙中的舞蹈,將黑洞的形成描述成宇宙深淵的吞噬,以此來激發讀者的好奇心。 我們所處的宇宙: 顧凡會深入探討我們所處的宇宙的結構,從太陽係到銀河係,再到我們能夠觀測到的宇宙的尺度。他會解釋宇宙膨脹、暗物質、暗能量等現代宇宙學中的核心概念,並試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它們對宇宙演化和我們理解自身位置的影響。讀者將瞭解到,我們所見的星空,隻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未知與可能性則無窮無盡。 尋找宇宙中的生命: 這是一個貫穿科學探索的永恒主題。《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自然也會觸及這個問題。作者會討論尋找地外生命的可能性,分析宇宙中存在生命所需的條件,以及目前科學傢們正在進行的各種探索,例如對係外行星的研究、搜尋地外文明信號(SETI)等。本書將引導讀者思考,在如此廣闊的宇宙中,我們是否是孤獨的? 二、 潛入意識的深海:大腦的奧秘與心智的奇跡 如果說宇宙的探索是嚮外,那麼意識的探索便是嚮內。顧凡將視綫聚焦於我們最熟悉卻又最神秘的“三磅宇宙”——人類大腦。 大腦的結構與功能: 書中會詳細介紹大腦的基本結構,如大腦皮層、小腦、腦乾等,並解釋它們各自承擔的功能。從處理感官信息到控製運動,從形成記憶到産生情感,作者會以精妙的筆觸描繪大腦這個復雜而精密的“司令部”。讀者將有機會瞭解神經元如何工作,信息如何在神經網絡中傳遞,以及大腦是如何在微觀層麵實現如此宏大的認知功能的。 意識的誕生與本質: 這是本書的核心議題之一。顧凡會梳理關於意識的各種科學理論和哲學思考,探討意識是如何從物質的大腦中産生的。他可能會引用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腦成像技術揭示的意識活動,以及心理學實驗所提供的綫索。本書不會提供一個簡單明確的答案,而是呈現一個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過程,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我是誰”、“我為什麼會思考”、“意識的邊界在哪裏”等根本性問題。 心智的創造力與認知: 除瞭基本的意識活動,人類的心智還錶現齣非凡的創造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會探討這些能力背後的機製。例如,它可能會討論大腦的可塑性,即大腦如何隨著經驗而改變;也會涉及學習和記憶的形成過程;甚至會觸及人類的想象力、創造性思維和抽象思維是如何産生的。作者會試圖揭示,我們如何能夠從有限的生物學基礎上,創造齣無限的藝術、科學和文化。 情感、感知與主觀體驗: 我們的世界是由感官塑造的,而情感則賦予瞭我們生活色彩。本書也會深入探討情感在大腦中的神經基礎,以及我們如何感知世界。例如,我們如何看到顔色、聽到聲音,又是如何體驗到喜悅、悲傷或恐懼。作者可能會用科學的語言解釋這些主觀體驗的生理過程,同時也暗示著這些體驗的獨特性和難以完全量化的本質。 三、 宇宙與心智的交響:連接宏觀與微觀的深刻洞見 《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不僅僅將宇宙和心智視為兩個獨立的議題,而是試圖找到它們之間深刻的聯係,揭示一種宇宙與心智交織的宏大圖景。 宇宙規律對心智的影響: 我們的大腦和心智,是在特定的宇宙環境中演化而來的。宇宙的物理定律、自然選擇的壓力,都塑造瞭我們大腦的結構和思維模式。例如,人類對空間、時間和因果關係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在地球這個特定環境中長期生存和演化所形成的。顧凡可能會探討,如果宇宙的物理定律有所不同,我們的心智又會是何種模樣? 心智對宇宙的認知: 反過來,我們的心智也是我們認識和理解宇宙的唯一工具。正是通過人類的觀察、實驗、推理和想象,我們纔得以一步步揭開宇宙的神秘麵紗。本書會強調科學方法在認識宇宙中的重要性,以及人類智慧的價值。同時,作者也可能探討,我們自身的認知局限性,以及我們的主觀視角如何影響我們對宇宙的理解。 生命的意義與存在: 當我們試圖理解宏觀的宇宙和微觀的心智時,生命的意義和我們存在的價值便成為自然而然的追問。《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並非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通過深入的探討,引導讀者進行獨立的思考。它可能會鼓勵讀者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生命,認識到個體生命的短暫與渺小,以及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在宇宙中的獨特地位。生命本身,作為一種能夠感知、思考並試圖理解宇宙的現象,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哲學與科學的融閤: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它在科學的基礎上,融入瞭深刻的哲學思考。顧凡並非簡單地描述科學事實,而是經常會引導讀者思考這些事實背後的哲學含義。例如,當談論宇宙的無限時,讀者會被引發對無限和有限的哲學思考;當探討意識的本質時,也會觸及自由意誌、自我認知等哲學難題。這種科學與哲學的融閤,使得本書既有嚴謹的科學基礎,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深度。 《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以其前瞻性的視角、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人文的關懷,成功地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並非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次關於存在、關於認知、關於生命意義的深刻探索。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激發對宇宙的好奇、對生命的敬畏,以及對自身心智的深入反思。這本書提醒我們,在渺小的個體身上,蘊藏著連接無限宇宙的驚人力量,而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也正是我們對自身存在的深刻認識。

用戶評價

評分

“三磅宇宙”——光是這個詞組,就足以激起我無窮的想象。它就像一個精巧的隱喻,將我們身體裏那個最重要的器官,那個承載我們全部認知和情感的“大腦”,與我們身處的宏大無垠的宇宙進行對比。這種對比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刻的哲學意味:我們的微小身軀,是否也孕育著與宇宙同等復雜的奧秘?而“神奇心智”則更加直接地觸及瞭人類存在的本質。我們是如何思考的?我們的意識從何而來?那些轉瞬即逝的靈感、那些深邃的情感、那些創造性的火花,究竟是如何在這“三磅”的物質中誕生的?作者顧凡,以及“2017年中國好書”的榮譽,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傾嚮於那些能夠跨越學科界限、提供全新思考框架的作品,而這本書的名字恰恰具備這樣的潛質。我設想著,它或許會從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甚至物理學等多個角度,去探索心智的奧秘,去描繪那屬於我們大腦的“宇宙”。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或者至少,找到更多值得追問的問題,去更深入地理解人類自身以及我們與宇宙的關係。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瞭哲學和科學的韻味,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三磅宇宙”這個詞語本身就極具畫麵感,我們知道人類大腦的重量大約在三磅左右,而“宇宙”則承載著無限的奧秘。將兩者並置,似乎在暗示著宇宙的奧秘可能就蘊藏在我們的大腦之中,或者說,人類的心智本身就構成瞭一個微縮的宇宙。作者顧凡,這個名字也給我一種探索未知、深入思考的感覺,尤其是“2017年中國好書”這個標簽,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權威性和期待感。我對於那些能夠引發深度思考、拓展認知邊界的書籍總是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的名字和作者的背景,無疑已經勾起瞭我的強烈好奇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在這看似微小的“三磅”之中,為我們描繪齣波瀾壯闊的“宇宙”。是關於意識的起源?是關於思維的運作機製?還是關於人類認知與宇宙本體的關係?各種各樣的猜想在我腦海中湧現,這本書似乎預示著一場關於思想和存在的深刻對話,我已準備好踏入這場未知的旅程,去探索那個隱藏在“三磅”之內的無限可能。

評分

《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它有一種詩意與科學結閤的美感,讓我立刻産生瞭好奇。想到“三磅”,腦海裏浮現的就是我們的大腦,那個被譽為“宇宙中最復雜的結構”的器官。而“宇宙”這個詞,則代錶著無限、未知、深邃。將兩者放在一起,顧凡似乎在告訴我,我們小小的腦袋瓜裏,可能就藏著一個與外在宇宙一樣浩瀚、一樣充滿奧秘的世界。而“神奇心智”更是點睛之筆,它直接點明瞭這本書的主題——人類心智的不可思議之處。我們是如何思考的?情感又是如何産生的?創造力又從何而來?“2017年中國好書”的推薦,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有其獨到之處,值得深入閱讀。我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我深入思考,讓我對習以為常的事物産生新看法的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充滿瞭這樣的潛力,它讓我期待一場關於大腦、關於意識、關於人類自身存在意義的深刻探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揭示那“三磅”之內的無限可能,以及我們那令人驚嘆的“神奇心智”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評分

初次看到《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這個書名,我便被它強烈的意象所吸引。它不像那些直白的科普讀物,也不似晦澀難懂的理論專著,而是巧妙地將人類最神秘、最復雜的部分——心智,與我們所處的浩瀚宇宙聯係起來。這個“三磅”的比喻,精準地指嚮瞭人腦的重量,卻又引申齣無限的思考空間。它讓我聯想到,我們每天所感知、所思考、所體驗的一切,是否都源於這三磅物質的奇妙活動?而“神奇心智”更是點睛之筆,它暗示著心智的非凡之處,一種超越物質限製、能夠創造、能夠理解、能夠感受的神秘力量。顧凡這個名字,給我一種踏實而富有洞察力的感覺,再加上“2017年中國好書”的背書,無疑增加瞭我對這本書的信心。我常常思考,人類的意識究竟是如何産生的?我們如何理解世界,又如何認識自我?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可能將帶領我們走進心智的迷宮,揭開那些關於思維、情感、創造力等“神奇”現象的幕後真相。我期待著它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科學的嚴謹與哲學的高度融為一體,給我帶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與啓迪。

評分

對於《三磅宇宙與神奇心智》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它極具哲學深度和科學前沿感。將“三磅”這個具體的、指嚮人類大腦重量的數字,與“宇宙”這個宏大、無垠的概念結閤,本身就充滿瞭張力。它似乎在暗示,人類最內在、最微小的存在,可能就蘊含著足以比肩宇宙的復雜性和深度。而“神奇心智”更是將焦點聚集在我們最引以為傲,卻又最難以捉摸的內在世界。它不僅僅是處理信息、存儲記憶的機器,更是一種能夠産生情感、意識、創造力的奇妙存在。作者顧凡,以及“2017年中國好書”的標簽,為這本書增添瞭一層可靠性和期待值。我熱衷於閱讀那些能夠挑戰我固有認知、拓展我思維邊界的書籍,而這本書的名字恰恰滿足瞭我對這類讀物的胃口。我好奇作者將如何解構“神奇心智”的運作機製,又將如何將大腦的微觀世界與宇宙的宏觀圖景巧妙地聯係起來。這本書仿佛是一張藏寶圖,指引我去探索人類意識的未知領域,去發現隱藏在“三磅”之中的無限奧秘,去理解我們為何能擁有如此“神奇”的心智,並與之共同感知和理解這個廣闊的宇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