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基本信息
书名: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
定价:68.00元
作者:徐家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302371502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远离喧嚣的世界,仅为我们留下了道
★畅销书《那时?西藏》作者、华裔摄影家徐家树全新力作
★数十年风光摄影作品精华,震撼人心
★十余篇珍贵创作手记结集,臻美呈现风光摄影之道
★随书附赠限量收藏版明信片
海报:
内容提要
《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是摄影家徐家树先生在数十年的时光中,关于“水、云、木、石”等自然之物的摄影作品,呈现了万物的枯荣之貌,并附之珍贵的创作手记。作品通过镜头和文字,完整呈现了摄影家对外在自然的感知以及与自我心灵的对话。万物有灵,《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告诉人们如何慢下来,发现生活中悄然无声的美。
目录
万物有灵[自序]
四季的树
五分钟内的奇遇
弗林达斯山地的一次漫游
与乌鲁鲁巨石相遇
Less is more
享受孤独
秋日的巴罗莎
约克半岛之行
极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
近的摄影地就在窗外
艾尔半岛和盖尔德纳盐湖之旅
黄金海岸之晨
肉体和精神的旅行
从冲动到高潮,重要的是享受过程
附:我的图片保存和收藏之法
作者介绍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奖(1991年)、美国“Communication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
出版作品:
《那时·西藏》
(中信出版社,2013年)
译著:
《世界的眼睛》
(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访谈录(1-4)》
(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年)
文摘
四季的树
1993年末,我应新加坡彩色摄影协会邀请,在年度国际讲习班上授课,之后回上海探亲。在上海某大学我曾教过“艺术摄影”和“暗房技术”两门课。那次回到上海,摄影系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来,他要带学生去实地拍摄,地点是远郊的一个古典园林,约我同去。
我们乘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目的地。园林里有一座多层的木结构古塔,古塔的外观虽然一般,但走进塔内,白墙黑柱,木梯盘旋,花格窗影,是一处很理想的拍摄地点。但是不少同学走进去草草一看,就走了出来,还自言自语:没什么好拍的嘛!
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没有什么可拍的?原因就在于缺少观察的方法。
在1996年的澳大利亚摄影协会全国年会上,我第二次被邀请作为演讲者。澳大利亚摄影协会全国年会,会期七天,由协会从世界范围内,邀请十位摄影家来作演讲。协会每天安排三到四位摄影家各作一小时的演讲,其余时间组织参加年会的会员们去几个景点旅行摄影。演讲的内容由演讲者自选,我那次选的题目是《四季的树》,配一百幅反转片,作为演讲的图片投影。
《四季的树》是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拍摄的,那时我居住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小镇。当时我已有两个长期的摄影主题在进行:一是“藏地人物”,二是“树”。前者关乎人和信仰,后者是自然之物;前者是芸芸众生,后者有灵且美。
在西北小镇的某年秋天,乘车进城,在那条繁忙的公路一侧,偶然看到一个苗圃,秋叶尽染,一闪而过,却十分醒目,便决定周末来看看。接下来的那个星期天,赶在日出之前,我带着相机,从家骑车去寻觅那个苗圃,竟然找到了。
苗圃也就两三个篮球场大小,成片地种了一些小白桦、一些不及一人高的柏树,还有一些只抽出两三根枝条的小桃树。虽然毗邻车水马龙的公路,可走进这被街边高大的树木掩映的苗圃,好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异常的静谧,一旦离世俗的繁华远了,内心的清明,也就渐渐显现。
我在那里转了一个早上,产生了在不同的季节来这里拍摄的想法。不但是充实“树”的专题,也可以在一个极为普通和常见的地方,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训练自己如何从日常的实用思维状态迅速转向内心体验的思维状态。
于是就从当年的秋天开始,直到来年的夏季,在星期天(当时每周还工作六天)的日出或日落前,带着相机去那里静静地走走。奇怪的是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我总共去了十二三次,却从来没有在苗圃里遇到过任何人。
观察的训练也就是如何让心静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其中,忘掉自己的存在,用内心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去体察,去发现平时不会发现的种种细节——线条、色彩、光斑、纹理,小到肉眼难以觉察,大到包罗一切的周围环境变化。
在思维方式改变的同时,看的方式也要改变,虽然还是在用肉眼观察周围,但这时的眼睛功能,或者说看到的东西不再是日常条件下的所见,它已改变成为通过相机的不同焦距镜头而取得的效果。也就是说,肉眼看到的效果,实际上在大脑里,已自动或有意识地转变成了不同焦距透镜的成像效果。甚至在大脑里已看到了终印放出来的照片的样子,这些大脑中的图像,实际上不同于眼前的实景,它们是通过摄影器材的选择,不同技术数据的组合,以及冲洗放大时的暗房处理达到的终结果,它们融入了拍摄者对环境的理解,融入了拍摄者个人的情感,是拍摄熟练和应用摄影技术的结果。
常常有人或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拍出来的照片与当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
原因很简单:人的眼睛不是相机的镜头,人眼的视网膜和大脑皮层也不是胶片或数码的感光元件,二者之间的成像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的观察就应该有一种转换能力,一种透镜式的观察能力。如果是喜欢拍摄黑白照片的人,就还要有一种把彩色转换成黑白灰影调的能力。
这种观看的自动转变能力是基于训练和经验,基于对相机镜头效果的熟悉和不同胶卷感光体成像的了解,基于对图片后期处理可能产生和可能达到的结果的预测。
待用以上方法观察多了,就容易在表面看来普普通通的景色里看出特点来,因为经过多次的训练,摄影的观察已不再是一般的看,而是一个观察——思考——对比——想象——预见的既迅速又循环反复的复杂过程。反之,则往往视而不见,见而不深,无动于衷。
当然摄影不仅仅是观察。好作品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结果。从技术而言,则比较具体,如对各种不同焦距镜头的正确选用,光圈速度的配合,各种胶片性能的差异,如果是传统感光材料,则对它们的后期处理包括冲洗放大过程中的成像影响等,这一系列的技术因素都有条条框框式的规律可参照。而艺术这一方面的培养,就不如技术那么具体可见,要靠更多方面的训练,那是另一个讨论的话题。
……
序言
徐家树将其过客人生的斑斑行迹,凝结为图文符码,镌刻成一部情感心经,以超脱世俗的态度,丰富了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于是藏地便化作了徐家树人生时空中的那方心灵原乡,在那里,他获得了生命的满足。哪怕这一切终归还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觉影像,但经由他亲眼目睹的感光、饱含情感的显影和浸入心像的定影,那幅幅藏文化照片的浮图佛图,终得演化成精神层面的佛陀浮屠,犹似佛眼透视着世俗红尘。
——王瑞(摄影家、摄影评论家)
他是一位具有独特能力的摄影家,能从一切事物中发现美和规律,再通过他的摄影作品,表达出他个人的视觉世界。
——澳大利亚摄影学会
那是一种直接的表述,本质的感叹,具有来自他内心掩饰不住的体貌特征。人与万物,万物与灵魂,在反传统的镜头里那么融洽地相处,并繁荣他的真理。徐家树的摄影作品境界表达了作者本人的达观思想,是对生命价值的宣誓与呐喊,对生与死的赞美。
——尕军娃(媒体人、记者)
徐家树先生的作品能让你感觉到温度和厚度,能感觉到一种庄严的氛围,似乎这不仅仅是一个摄影作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环境,你的感受是全方位的,而突出的正是那种由内而外焕发的庄严。
——子禾(出版人、书评人)
【XH】 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XH】 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XH】 水云木石-风光摄影之道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