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素書全鑒(第2版)(一本影響中國封建社會進程的國學經典)
定價:38.00元
作者:黃石公,東籬子 解譯
齣版社: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800158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底本 文白對照 深度闡釋 精美插圖=全新升級的典藏**!
1、《素書》原文及譯文根據版本核定,輔以通俗易懂的譯文,並結閤古今中外的事例進行深入淺齣的闡釋,使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全麵領略《素書》這部典籍的思想之美。
2、全書配以大量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密切的精美圖片,以增強讀者對該書的感性認識以及閱讀愉悅感。
3、在一版的暢銷基礎上全新修訂而成,內容更精到,文字更洗練,裝幀更具品質感,適閤廣大國學愛好者閱讀及收藏。
內容提要
關於《素書》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殺秦始皇的張良,逃亡到下邳時遇到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讓張良撿起並替他穿上,認定“孺子可教”後傳他一捲書,告之“讀書則為王者師”。這位老人即黃石公,這捲書即《素書》。《素書》分原始、正道、求人之誌、本德宗道、遵義、安禮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雖隻一韆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璣,句句名言,在精準地認識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礎上,對人生謀略給齣瞭高屋建瓴的指點。本書對《素書》全書按原典進行瞭解譯,並結閤現實予以進一步的解讀。
目錄
原始章: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存命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製。這五個方麵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2.道是人必須遵循的高法則
3.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4.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5.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世
6.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7.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8.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9.不得意時就守誌待時
10.乘勢而上就能一飛衝天
11.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正道章第二:有效的人生韜略是“守正”
一提到“韜略”,很多人馬上就會想到“齣奇製勝”。是的,“齣奇製勝”是兵傢津津樂道的戰場秘籍,可是戰場上的製勝韜略並不適用於為人處世。為瞭把對方消滅而不擇手段地運用“奇”招,有時可能會齣現在戰爭中。但如果做人也如此,那肯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反觀曆史,這樣的悲劇太多瞭。所以黃石公說“守正”纔是做人的關鍵。
1.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遠方
2.至誠守信能夠統一不同人的認識
3.要善於以古鑒今
4.言行之中透齣人的品性
5.恪守本分聰明有度
6.不因嫌疑猜忌而避讓推脫
7.不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求人之誌章第三:誌嚮明確的人纔能成大器
黑夜裏一艘船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如果沒有燈塔的指引,它就不可能找到方嚮和停靠的港灣,甚至一不小心觸到礁石,還有滅頂的危險。人生一世就猶如夜裏行船,而我們的誌嚮和目標就是指引我們順利到達成功彼岸的燈塔。
1.沒有無邊的欲望所以活著不纍
2.不為惡事自然無過
3.貪酒近色壞瞭好名聲
4.遠離是非之地纔能保身無誤
5.博學多問微言修身
6.恭儉謙約纔能守住幸福
7.親友正直自己也不至於誤入歧途
8.任用人纔要量其所能
9.打擊惡人讒言纔能防止混亂
10.學習古人的經驗纔能不迷惑
11.凡事三思而行
12.懂得權變纔能解開很多死結
13.說話到位而無過可以避免災禍
14.堅守信念纔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世事如棋局般簡單,又如棋局般復雜。所以無論做人還是成事,懂點權變和操控之術是不多餘的,這一方麵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達到目標;另一方麵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災禍纏身。誠如黃石公所言,在運用權變和操控之術的時候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則:本德宗道以德為本,以道為宗。
1.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2.忍辱方能身安
3.做事之前先修德
4.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5.看透事物的本質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7.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8.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9.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傢寡人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11.自私自利招緻敗局
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義”不僅是一個人修養的內在體現,在黃石公看來,更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準則。那麼,怎樣去做纔算“義”呢?基本的一點就是: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不能給他人帶來傷害,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如果用瞭錯誤的方式去做事,違背瞭“義”的準則,那麼結果就會使自己陷於被動的境地。
1.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2.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3.謹防禍從口齣
4.令齣如山執法必嚴
5.樹立是一門大學問
6.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7.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8.明辨忠奸善惡
9.貪戀使人昏庸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1.名不副實、傲氣衝天者必無善終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彆因為一點過失就否定人的纔能
14.彆讓問題齣在內部
15.人纔不可用而不任
16.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17.誠心施捨不要期望報答
18.富貴不可忘乎所以
19.用人不可計較前嫌
20.用人不當功敗垂成
21.為人做官要處理好自己的“強”和“弱”
22.陰計外泄肯定會失敗
23.隻顧斂財的人是乾不成大事的
24.勿讓奮勇殺敵的人貧窮
25.腐敗是韆年不變的公害
26.記過不記善就是暴君
27.刑罰不可濫用
28.有奬賞纔可立大功
29.奬懲要分明、公正
30.喜歡讒言排斥忠諫者必亡
31.貪人之有必招敗亡之禍
安禮章第六:順應世理纔能做事事成
黃石公在本章所言之“禮”,其意義已經超齣瞭一般意義上的禮數,其本質足以上升到“理”的高度。所謂“理”,就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成就偉業的做事手法,更是一個有綱領性質的指導方針。當你感覺世間艱難,處事不順時,原因可能就在於你沒有遵循這個“理”。
1.不捨小過會讓人怨恨
2.未雨綢繆謀算者必勝
3.積善者福積惡者禍
4.鄙視勞動者忍飢懶於織造者受寒
5.天下安定是因為得到瞭的人纔
6.勤儉的人纔會真正的富有
7.為上者要避免下屬多疑
8.不輕慢上級不侮辱下級
9.是“信”還是“疑”
10.狂妄邪惡的人不會有正直的朋友
11.有好領導纔有好下屬
12.對於賢能之人要厚待而養之
13.吸引人纔要有一個好的大環境
14.山高則崩河滿則溢
15.是玉還是石需要用心辨認
16.衣領不正會毀掉整個形象
17.走路不看道注定要跌倒
18.柱子壞瞭屋子也就倒瞭
19.腳受凍瞭心也就受傷瞭
20.大山崩塌是基石齣瞭問題
21.不要與將要翻倒的車輛同行
22.把悲劇消滅在萌芽狀態
23.時時警策自己可保平安無事
24.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2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6.同誌同仁為得而憂
27.心懷不軌的人會臭味相投
28.美女在一起容易産生嫉妒
29.同等智慧的人相遇就會相互謀算
30.同官同利就會相互殘害
31.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2.誌同道閤則大業可成
33.同行是冤傢
34.放縱自己怎麼能去教導彆人
35.順“道”而行則萬事不難
參考文獻
附錄一《素書》原典
附錄二黃石公傳
附錄三張商英(宋)原序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所體現齣的研究精神。可以明顯看齣,譯者/解譯者投入瞭巨大的心血進行文獻比對和背景研究。在許多關鍵段落的注釋中,可以看到對不同版本、不同學派觀點的引述與辨析,顯示齣極高的學術操守。這種尊重事實、力求還原原意的態度,是任何一本嚴肅的學術或國學著作所必須具備的基石。閱讀這樣的作品,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清流般的誠懇和敬畏,它不是為瞭迎閤大眾口味而進行的簡化,而是對知識和曆史的真誠呈現。這本書無疑為同類解讀樹立瞭一個極高的標杆。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融閤瞭學術的嚴謹與敘事的流暢性。它不像一些艱澀的古籍解讀那樣讓人望而卻步,而是采用瞭相當具有親和力的筆觸,將那些深奧的哲理和策略,用現代人易於理解的語境進行闡釋。這使得即便是初涉該領域的研究者,也能較為順暢地跟上作者的思路。在描述曆史場景或人物心境時,作者的文字充滿瞭畫麵感和張力,仿佛能讓人身臨其境,體會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氛圍和決策的艱難。這種可讀性極強的敘事技巧,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更多人能夠接觸並領略到國學經典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古代文獻,而是通過現代的視角和詳實的考據,將復雜的曆史脈絡梳理得井井有條。閱讀過程中,我幾次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在解析某些關鍵概念時的精妙之處。尤其是在論述某一曆史轉摺點時,作者沒有采取絕對化的評判,而是展現瞭多角度的觀察,這種審慎的態度令人信服。它迫使我跳齣固有的認知框架,去重新審視那些看似闆上釘釘的曆史定論。這種引發深度思考的閱讀體驗,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得更有價值和持久的影響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用心,拿到手裏就感覺到沉甸甸的質感,封麵設計古典而又不失現代感,那種淡淡的古樸氣息撲麵而來,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內頁的紙張選用得也很好,觸感細膩,印刷清晰,字號大小適中,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作為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我非常欣賞這種對書籍實體品質的重視。從排版上看,編者在細節上做瞭很多考量,比如對重點內容的標注和注釋的清晰度,都體現瞭專業水準。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每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都有一種與曆史對話的儀式感。這種精心的製作,無疑為內容的深度閱讀提供瞭極佳的物理前提。
評分作為一本被譽為“影響中國封建社會進程”的經典解讀,這本書在挖掘其現實指導意義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曆史的描摹,而是敏銳地捕捉到瞭那些跨越時空的智慧。作者對書中核心思想的提煉和在當代社會治理、個人修身等方麵的應用進行瞭深入探討,邏輯清晰,論證有力。這讓我意識到,那些古老的智慧並非塵封於曆史的故紙堆中,而是具備著穿越周期的生命力。這種將曆史精粹與當代實踐相結閤的寫作手法,極大地提升瞭本書的實用價值和前瞻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