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孟子
定價:20.00元
作者:中華文化講堂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264585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 ★薈萃儒釋道三傢經典 涵蓋經史子集精華★專業古籍整理團隊 曆時六年的成果薈萃★內容更全 譯注更精 字體夠大 閱讀更宜同類好書推薦★中華經典誦讀教材product../23563475.html★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product../23841156.html>
內容提要
《孟子》一書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定,儒傢原始經典之一,完成於戰國中後期。該書詳實地記載瞭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跡,是瞭解孟子哲學、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及其學說的直接、可靠的資料。本次齣版,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我們在對原文進行精心校對的基礎上,又進行瞭詳盡的注釋和準確流暢的翻譯。
目錄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孫醜上
公孫醜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離婁上
離婁下
萬章上
萬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盡心上
盡心下
作者介紹
中華文化講堂,是一個緻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整理與齣版的編輯團隊。現已編輯齣版有《群書治要考譯》《群書治要(原文版)》《中華經典誦讀教材》《中華經典誦讀教材(第二輯)》《國學治要》《文白對照史記》《納蘭詞箋》等,廣受讀者的喜愛。
文摘
序言
這本《紅樓夢》簡直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曹雪芹的筆觸細膩入微,對賈府興衰的描繪,真叫一個波瀾壯闊。我尤其佩服他對人物心理的刻畫,林黛玉的敏感多思,薛寶釵的圓融周到,王熙鳳的潑辣精明,每一個角色都栩栩如生,仿佛就站在你麵前。尤其是那些詩詞歌賦,讀起來簡直是一種享受,那種韻味,現在的很多作品是比不上的。我反復讀瞭好幾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關於封建禮教對人性的壓抑,關於女兒們的悲慘命運,每一次都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書裏對園林的描寫也極其精妙,大觀園的美景,通過文字就能讓人身臨其境,那份精緻與雅緻,真是令人神往。總之,這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不讀《紅樓夢》,實在是一種遺憾。
評分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古希臘哲學的普及讀物,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他把柏拉圖的理念論和亞裏士多德的邏輯學,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釋得清清楚楚,讓我這個以前對哲學敬而遠之的人,也能輕鬆理解那些深奧的概念。特彆是關於“洞穴寓言”的解讀,真是醍醐灌頂,讓人開始反思自己所處的世界和認知的局限性。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從蘇格拉底的生平入手,逐步深入到各傢學派的爭鳴,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枯燥。讀完之後,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都變得更加清晰和有條理瞭,對於很多社會現象也能多瞭一個批判性的視角去審視。如果想對西方思想的源頭有一個初步但紮實的瞭解,這本書絕對是首選,比那些晦澀難懂的原文要友好太多瞭。
評分我最近看的一本外國文學譯作,《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實在太震撼瞭!馬爾剋斯構建的那個馬孔多小鎮,簡直就是活生生的一個神話世界。傢族七代人的興衰史,充滿瞭離奇的事件:失眠癥的瘟疫、飛升的少女、下不停的雨……這些看似荒誕的情節,卻又無比真實地反映瞭拉丁美洲的曆史和社會現實。敘事的時間綫處理得極其高明,過去、現在、未來交織在一起,讓人有一種宿命般的宿醉感。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進入瞭一個迷宮,需要全神貫注地去梳理那些錯綜復雜的人物關係和時間節點,但一旦沉浸進去,就完全無法自拔。每一次翻頁,都感覺自己被捲入瞭一場宏大而又私密的傢族悲劇中,那種強烈的宿命感和孤獨感,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最近被一本關於人工智能倫理的科普讀物深深吸引住瞭。作者不是純粹的技術人員,而是從社會學和哲學的角度切入,討論瞭自動駕駛汽車的“電車難題”在算法層麵應該如何抉擇,以及深度學習模型中存在的“黑箱問題”對社會公正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這本書的論證邏輯非常嚴密,它沒有一味地渲染“AI毀滅人類”的恐慌,而是著重探討瞭在技術快速發展下,我們必須提前建立的法律框架和道德準則。我尤其欣賞作者提齣的“責任可追溯性”的概念,這對於未來技術監管至關重要。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把握得很好,既有對前沿技術的介紹,又有對人類未來走嚮的深刻反思,讀完後讓人感到一種緊迫感和對未來科技應用的謹慎樂觀。
評分手上這本是關於宋代山水畫的畫冊,裝幀印刷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那些範寬、李唐的巨製,經過高清復製後,墨色的濃淡乾濕、皴法的力度,幾乎能還原現場觀摩的質感。我以前總覺得看高清圖片和看原作有很大區彆,但這本書的色彩還原度真的令人驚喜。更棒的是,每幅畫作旁邊都有非常詳盡的考據和解讀,不隻是簡單的介紹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更深入地分析瞭當時的審美取嚮,比如宋人對“靜謐”和“意境”的追求是如何體現在畫麵的空間布局上的。對於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近距離學習的途徑,不再需要擠在博物館裏遠遠地欣賞瞭,可以隨時隨地細細品味那些韆年之前的筆墨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