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基本信息
书名: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定价:45.0元
作者:蒋勋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35673800
字数:156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href='#' target='_blank'>
赠送蒋勋金刚经书法书签2枚
蒋勋老师全新散文,台湾诚品、金石堂在榜畅销长达一年,继《孤独六讲》之后再讲人生,以金刚经和佛学智慧解读生命、自然、文学、艺术。不管是走到京都、清迈、巴黎、花莲,还是读到苏东坡的诗句,赏到邹复雷的梅花、杨维祯的书法,都让作者怀历史之思,慨生命之叹,感受自然之美,思考生命的无由因果与甚深缘份。相关推荐:
href='#' target='_blank'>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蒋勋荣获金鼎奖经典之作(定制版)
href='#' target='_blank'>蒋勋的“大美”套装(全二册):赠畅销书一本
href='#' target='_blank'>吴哥之美:台湾美学大师蒋勋14次游历吴哥,写就关于吴哥优美的文字,台湾畅销百万册
href='#' target='_blank'>美的沉思: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席慕蓉、王跃文、阎真倾情推荐!随书附赠敦煌彩塑菩萨藏书票。
href='#' target='_blank'>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套装)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京都永观堂、清迈无梦寺、加拿大奈恩瀑布……蒋勋带着《金刚经》,读经、抄经,旅行十方,在心的寺院里一殿一殿地拜去,在洪荒自然里看见生命的不同修行,在文学艺术里照见生命的不同可能,与一切有情众生,领会人生中的舍得与难舍……
目录
作者介绍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著有《美的沉思》《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吴哥之美》《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书。
文摘
回 头
生命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大概后总要堕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明痛苦之中吧。
时光
秋天赏枫的季节,好几次在京都。几星期,一个月,好像忘了时间。好像春天才刚来过,同样的山,同样的道路,同样的寺院,同样的水声,同样的废弃铁道,同样的水波上的浮沫,同样的一座一座走过的桥,桥栏上的青苔,回首看去,那桥栏,不是刚才还铺满落花吗?然而只是一回头,落花都已一无踪迹,已经是满山的红叶了。水渠清流里也都是重重叠叠的红枫落叶,随波光云影逝去。每一次回头因此都踟蹰犹疑,害怕一回头一切繁华都已逝去。
已经是秋深了吗?
一个地方去的次数多了,常常不知道为什么还要再去。一去再去,像是解脱不开的一世一世的轮回转世吗?
“无明所系,爱缘不断,又复受身。”常常说给朋友听的源自《阿含经》的句子,或许是提醒自己于此肉身始终没有了悟吧。
为什么还要有这一世的肉身?为什么肉身还要一次一次再重来这世间?为什么还要一次一次再与这么多好像已经认识过的肉身相见?
“爱缘不断”吗?总是切不断的牵挂爱恨,像一次一次地回头。回头时看到漫天花瓣如雪花飞舞;回头时,水渠里满满都是飘落的樱花;回头时,樱花落在风中、水中、尘泥中,化乌有而去。残枫红艳如血,触目惊心,也只是肉身又来了一次吧。不堪回首,仿佛回首时,只剩斑驳漫漶、沉沉墨色里一方令人心中一惊的朱红印记,还如此鲜明。
一个地方,来的次数多了,来的时候好像没有特意想看什么,不想做什么,不想赶景点行程,随意信步走走。有时候就在寺町通一家叫Smart的咖啡店坐一下午,白头发的老板慢悠悠地煮着一杯咖啡。
我来过,在这个角落坐过,看着一个青鬓白皙的青年这样慢条斯理地调理咖啡,留声机还是那一首歌。
可以这样坐着,把时光坐到老去吗?
那年轻侍者把咖啡恭敬放在桌上,说了一句我没有听懂的话。
“无明所系……”啊,是因为不懂,所以要一次一次重来吗?看不懂,听不懂,无法思维;以为懂了,并没有懂,只是在巨大的无明中,要一次一次重来,做没有做完的功课。
禅林寺
上一个秋天,有一个月的时间在京都,正是红叶盛的时候,游客满坑满谷。我想还是避开所有人多的景点,不如往郊外人少的地方去。但是有一位朋友年中突染重病,昏迷了十二天,亲人从国外赶回来,也都不能唤醒。十二天后却奇迹似的好了。清醒以后,虽然虚弱,却也头脑清楚,没有什么后遗症。医师也觉得是万幸,不可思议。
这位朋友知道我去日本,就顺口要我替她到佛前一拜,也没有指定哪一所寺庙。我当下想到京都禅林寺永观堂的回头阿弥陀佛那一尊像,供奉在释迦堂瑞紫殿的这尊像七十七厘米高,与一般佛像不同,不做正面,而是由左肩回头,向后看。以前去过好几次,对这一件作品印象很深。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那是遥远到我无法思议的空间啊。不可思维、不可议论的国度。“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那是在遥远不可思议的地方享有一切安乐的国度吧。然而,为什么已经到那样国度的阿弥陀佛竟然都回头了?我心里想,如果连阿弥陀佛都回头了,是可以安慰这病苦劫难中重新回来的朋友的吧。私下心里发愿,这次京都一行,替她去永观堂佛前一拜,带一张回头的阿弥陀佛像给她。
许愿时没有特别想到永观堂是观赏枫叶的,这个季节去永观堂,会有多少游客挤在山门前,会有多少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排长龙等待买票拜观。
我先去了高野山,在旧识的清静心院投宿两晚。下了山一到京都就直接去了永观堂。
永观堂前果然人山人海,长长一条排队买拜观券的游客队伍,找了很久,才找到尾巴。我一度想放弃了。真要在雨中排一两小时的队伍吗?刚一动念,随即发现自己许的愿,原来也如此轻率。只是雨,只是一两小时的等待,许的愿就可以轻易放弃,自己许愿的力量如此脆弱啊。想起《阿弥陀经》的句子:“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想要退转了吗?
排队等候的时候,人声嘈杂沸沸扬扬。起初心乱,细听却也都是在赞美秋光、赞美红叶、赞美雨声。不同声音的欢喜赞叹,像一片和声。有的大概初次来京都赏枫,当然狂喜惊叫,赞叹连连,语言仿佛不足以表达心中兴奋激动。来过次数多的,或许就较安静,沉默微笑,看着不断惊叹的游客、用相机东拍西拍的初来者,也多还是点头微笑,仿佛赞赏地说——啊,真好,你也看到了。
生命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赞叹开始,大概后总要堕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明痛苦之中吧。什么都不对,什么都骂,结果世界并没有好转的机会,自己也没有好转的机会,只是一起向毁灭的深渊沉沦吧。
原以为这样挤在一堆游客间排队是苦差事,却意外看到很美的秋天:秋天的淅淅沥沥的雨,秋天雨中的枫叶,青绿、赭黄、金红,一片秋光,灿烂迷离如烟霞云雾。众人仰面赞美啧叹,初听嘈杂的声音,形成和声,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远远近近,因为心中都是欢喜赞叹,便有了冥冥中的呼应吧,仿佛十万亿佛土的梵音。
因为下雨,进了禅林寺,在入口大玄关脱鞋,把鞋放进塑料袋中,撑着伞,弯腰解鞋带,都是艰难事。游客因此相互扶持遮雨,认识与不认识,都在玄关处进进出出,有了短暂擦肩而过的缘分。
禅林寺依山而建,早是日本文人藤原关雄的私人邸所。藤原去世,这一处雅致的庄院就由五十六代清和天皇敕赐为禅林寺。藤原是平安时代日本权力核心的世族,清和天皇的皇后藤原高子就出身于这一家族。清和天皇死后,阳成天皇即位,也由天皇的舅父藤原基经摄政。权倾天下的世家,豪门的富贵,加上关雄文人雅士的向往,为这一所宅院建立了优雅的基础。
清和天皇贞观五年(八六三年),敕赐禅林院题额,使这一所寺院成为镇护国家的重要道场,全名是“圣众来迎山无量寿院禅林寺”。
永观
这所历经天皇敕封的护国禅寺,一直到第七世住持永观律师,做了几件对大众有深远影响的事,才被世俗大众通称为永观堂,成为家喻户晓的寺院。
永观律师据说身体孱弱,自己长年病痛,因此特别能体会为疾病所苦的大众吧。他在一〇九七年于禅林寺中设立了药王院,以汤药济度众生。
或许因为如此,使一所由天皇赐额、原来很皇家贵族气派的寺院,转变成了贩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可以来此求药拜佛还愿的寺庙。禅林寺的名字逐渐被淡忘,大家都以永观师父的名字来称呼这所寺院了。
永观律师出名的传奇故事,是他在阿弥陀堂上念诵,或许一时心不专一,就看到阿弥陀佛显身,回头向他说:永观,你迟了。
这传久远的故事,使禅林寺因此创作了世间一尊回头的阿弥陀佛像,以为纪念。
这一尊像与一般阿弥陀佛像并无太大不同,右手手掌向上向外扬起,食指与大拇指圈成形状,持无畏说法手印。左手手掌向下,持施与说法印。佛身褒衣广袖,赤袒胸腹。身后有头光背光,背光有火焰流云纹,火焰流云中有飞天供养。阿弥陀佛像特殊的是头部不做正面,而是向左肩身后转头探望。
以佛教教义而言,菩萨于世间有情,牵连挂念众生,因此常回世间。唐代敦煌帛画也常画引路菩萨,是丧礼中悬挂招亡者之魂的条幡,上画亡者肖像,前有菩萨引路,也是频频回首,仿佛担心挂念往生的漫漫长途上,跟随者步履艰难,跟不上进度。
佛与菩萨不同,已入涅槃,不受后有,因此应该是不会回头的了。
然而永观堂的阿弥陀佛意外回头了,成为传世一尊回头的佛像。
永观律师因为自己的身体疾病,同体大悲,创建了药王院,可以济度众生肉身之苦。永观律师修行中一时的分心,也让阿弥陀佛在永世的寂灭超然中动心动念,又回了一次头。
众生对永观律师的身体病苦之痛,对永观偶尔的分心涣散、不够精进,仿佛都没有嘲讽恶念;对他人的不幸,有许多感念原谅。我们是借着自己或他人的不,才给了自己更宽容的修行机会吧。
永观,你迟了。佛的声音如此督促鼓励。
在漫长的修行路上,或快或慢,或早或迟,其实都是修行,也都可以被包容顾念吧。
我挤在众多的游客间一殿一殿拜去,心里不急,也就不计较快慢迟早。
禅林寺在上千年间一直整建,建筑园林的布局空间依循自然山丘脉络走势,不像一般禅院那样规矩平板。走累了,可以停在水琴窟静坐一会儿,聆听若有若无的细细水声穿流过石窟孔洞。水流缓、急、快、慢,力度轻重变化,都在幽微石窟里构成仿佛琴音的水声。但当然是自己静下来了,才听得到这么幽静在有无之间的水声。台北“故宫”有南宋马麟的名作《静听松风》,风穿过松叶,静静震动松针,不是静到一清如水,是听不到这样细微的声音的。东方美学多不停留满足在人为的艺术层次上,人为的声响音乐,人为的色彩绚烂涂抹,终只是领悟大自然的过渡与媒介,像《指月录》里说手指指月亮,手指的重要性太被夸张,可能看不见手指指向的月光,也忘了真正要看的不是手指,而是皓月当空。
水琴窟在日本许多寺庙都有,比叡山延历寺释迦堂前也有极幽微动听的水琴窟,水声说法,来的人或听到或无闻无明,各自有各自领悟的因果。
十六世纪初禅林寺修建了卧龙廊,把前方的释迦堂、瑞紫殿、御影堂,和后方的多宝塔、开山堂、阿弥陀堂,用长廊连接起来。长廊复道,有时凌空飞起,没有阻挡,也是眺望俯瞰山景寺院全局的好景点。许多游客从此高处,看到整片飞红的秋枫,层林尽染,更是赞叹不止。
《阿弥陀经》说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然而正是要在五浊中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此烦恼浊世,并没有修行,也没有真正的领悟。
永观律师的身体疾病,永观律师的分心,因此才如此为后来众生纪念吧。
我在出玄关前为朋友求了一张回头阿弥陀佛的像,在她大病初愈的案前,或许可以更让她安心吧。
永观堂钟声极出名,悠悠荡荡,东山一带,远近都可以听到。如果有缘,刚好遇到钟声回荡,许多路上行人都会回头张望,寻找钟声。永观堂钟楼虽远,其实后回头寻找的人也都发现:钟声就在耳边。
序言
我有两方印,印石很普通,是黄褐色寿山石。两方都是长方形,一样大小,零点八厘米宽,二点四厘米长。一方上刻“舍得”,一方刻“舍不得”。“舍得”两字凸起,阳朱文。“舍不得”三个字凹下,阴文。
两方印一组,一朱文,一白文。
当初这样设计,大概是因为有许多舍不得吧——许多东西舍不得,许多地方舍不得,许多时间舍不得,许多人舍不得。
有时候也厌烦自己这么多舍不得,过了中年,读一读佛经,知道一切难舍,终还是都要舍得;即使多么舍不得,还是留不住,也要舍得。
刻印的时候在大学任教,美术系大一开一门课教篆刻。篆刻有许多作业,学生临摹印谱,学习古篆字,学习刀法,也就会借此机会练习,替我刻一些闲章。询问我说:想刻什么样的印?
我对文人雅士模式化的老旧篆刻兴趣不大,要看宁可看上古秦汉肖形印,天真浑朴,有民间百姓的拙趣。
学生学篆刻,练基本功,把明、清、民国名家印谱上的字摹拓下来,画在印石上,照样下刀刻出形来。这样的印,大多没有创作成分在内,没有个性,也没有想法,只是练习作业吧,看的人也自然不会有太多感觉。
有一些初学的学生,不按印谱窠臼临摹,用自己的体会,排出字来,没有师承流派,却自有一种朴实稚拙,有自己的个性,很耐看,像这一对“舍得”“舍不得”,就是我极喜爱的作品。
刻印的学生姓董,同学叫他Nick(尼克),或昵称他的小名阿内。
替我刻这两方印时,阿内大一,师大附中美术班毕业,素描底子极好。他画随便一个小物件、自己的手、钥匙,蹲在校园,素描一朵花,可以专心安静,没有旁骛,像打坐修行一样。作品笔触也就传达出静定平和,没有一点浮躁。
在创作领域久了,知道人人都想表现自我,生怕不被看见。但是艺术创作,其实像修行,能够安静下来,专注在面前一个小物件,忘了别人,或连自己都忘了,大概才有修行艺术这一条路的缘分吧。
阿内当时十八岁,书法不是他专攻,偶然写泰山《金刚经》刻石,朴拙安静,不露锋芒,不沾火气,在那一年的系展里拿书法首奖。评审以为他勤练书法,我却知道,还是因为他专注安静,不计较门派书体,不夸张自我,横平竖直,规矩谦逊,因此能大方宽阔,清明而没有杂念。
艺术创作,还是在人的品质吧。没有人品,只计较技术表现,夸张喧哗,距离美也就还远。弘一大师说:“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也就是这意思吧。
阿内学篆刻,有他自己的趣味,像他凝视一朵花一样,专注在字里,一撇一捺,像花蕊宛转,刀锋游走于虚空,浑然忘我。
他篆刻有了一点心得,说要给我刻闲章,我刚好有两方一样大小的平常印石,也刚好在想舍得、舍不得的矛盾两难,觉得许多事都在舍得、舍不得之间,就说:好吧,刻两方印,一个“舍得”,阳朱文;一个“舍不得”,用阴文,白文。心里想,“舍得”如果是实,“舍不得”就存于虚空吧,虚实之间,还是有很多相互的牵连纠缠吧。
这两方印刻好了,有阿内作品一贯的安静知足和喜悦,他很喜欢,我也很喜欢。
以后书画引首,我常用“舍得”这一方印。“舍不得”,却没有用过一次。
有些朋友注意到了,就询问我:“怎么只有‘舍得’,没有用‘舍不得’?”
我回答不出来,自己也纳闷,为什么两方印,只用了“舍得”,没有用“舍不得”。
阿内后来专攻金属工艺,毕业制作做大型的铜雕地景,锤打锻敲过的铜片,组织成像蛹、像蚕茧,又像远古生物化石遗骸的造型,攀爬蛰伏在山丘旷野、草地石砾中,使人想起生之艰难,也想起死之艰难。
大学毕业,当完兵,阿内去俄勒冈专攻金属艺术,毕业以后在旧金山有工作室,专心创作,也定期在各画廊展览。
二○一二年,他忽然打电话告诉我,说他入选了美国国家画廊甄选的“40 under 40”——美国境内四十位年龄在四十岁以下的艺术家,要在华盛顿国家画廊展出作品。
阿内很开心,觉得默默做自己的事,不需要张扬,不需要填麻烦的表格申请,就会被有心人注意到。
我听了有点感伤,不知道阿内这样不张扬的个性,如果留在台湾,会不会也有同样的机会被发现。但我没有说出来,我只是感伤地问:阿内,你快四十了吗?
啊,我记得的还是那个十八岁蹲在校园树下素描一个蝉蛹的青年啊。
所以也许我们只能跟自己说“舍得”吧!
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
无论甘心,或不甘心,无论多么舍不得,我们终都要学会舍得。
舍不得
一位朋友丧偶,伤痛不能自持,我抄经给她,希望有一点安慰。她看到引首“舍得”这一方印,摇着头,泪眼婆娑,万般无奈,哀痛叫道:“就是舍不得啊!”
我才知道自己对人的帮助其实这么小,每个人“舍不得”的时候,我究竟能做什么?
多年来,习惯早上起来件事就先盘坐读一遍《金刚经》。
有人问我:为什么是《金刚经》?
我其实不十分清楚,只是觉得读了心安吧,就读下去了。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使自己心安的办法。方法不同,能心安就好,未必是《金刚经》吧。
《金
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蒋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蒋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蒋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蒋勋畅销新作) 蒋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