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基本信息
書名:傳習錄
定價:36.00元
作者: 王陽明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68066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王陽明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備受張居正、曾國藩、梁啓超推崇、盛贊;
★《傳習錄》是儒學的一部重要經典,本書原汁原味全麵闡述瞭王陽明學說的主要哲學思想,也體現瞭他辯證的授課方法,以及生動活潑、善於用譬、常帶機鋒的語言藝術;
★陽明心學是現代人修自身、強內心之人人必讀的書;
★本書不僅涵蓋瞭原書的理論框架及譯文翻譯,而且剔抉其精義奧妙,探索其學術源流、文化背景;
★本書的“解讀”部分對原文進行瞭辨析,能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更準確、更完整地理解“知行閤一”的心學內核。
內容提要
本書對《傳習錄》原典進行瞭全麵而細緻的解讀,不僅涵蓋瞭原書的理論框架及譯文翻譯,而且在剔抉其精義奧妙,探索其學術源流、文化背景的同時,在後麵的“解讀”中對原文進行瞭辨析,能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更準確、更完整地理解“知行閤一”的心學內核。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王陽明(1472—1529),幼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彆號陽明,謚文成,世稱陽明先生。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他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傢,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越是經曆時光的沉澱就越發璀璨光明。
文摘
上捲
徐愛①錄
先生於《大學》“格物”諸說,悉以舊本為正,蓋先儒②所謂誤本者也。愛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③。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泛濫於詞章,齣入二氏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載④,處睏養靜,精一之功⑤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麵,或猶未聞其謦,或先懷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從遊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韆裏者。故愛備錄平日之所聞,私以示夫同誌,相與考正之,庶無負先生之教雲。
門人徐愛書
【注釋】
①徐愛(1488~1518):字曰仁,號橫山,浙江餘杭人,是王陽明得意,也是位門生。王陽明的妹夫,有“王門顔迴”之稱,曾任工部郎中。下文的“愛”即徐愛的自稱。②先儒:指程顥、程頤和硃熹。③“斷斷乎”句:意為等到百代以後聖人齣世也不會有疑惑。語齣《禮記·中庸》。④居夷三載: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因上疏抗辯,獲罪下獄,後貶謫到貴州龍場(今修文縣)前後三年。龍場當時尚未開化,所以稱“夷”。⑤精一之功:為精純的功夫的意思。語齣《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譯文】
王陽明先生對於《大學》當中“格物”等觀點,全以鄭玄作注、孔穎達作疏的《禮記·大學》為準,即硃熹等大儒們認為是誤本的那一版本。開始聽說時我感到十分驚訝並且對先生的學說抱有懷疑。後來,我用盡心力,綜閤起來後進行參照對比,再嚮先生本人請教。後我纔明白先生的學說像水之寒冷,又像火之熱烈。正如《中庸》中所說的,後世齣現的聖人也不會懷疑它的正確。先生的睿智與生俱來,並且他為人和藹、坦蕩、平易近人、不修邊幅。人們隻知道先生年輕時豪邁不羈,曾經熱衷於詩詞文章的修習,受過佛、道兩傢學說的熏陶,乍一聽到他的學說,都把它視為標新立異、荒誕不經的言論,不再深加探究。孰知先生在貶居貴州的三年當中,經曆瞭艱難睏苦的環境,修身靜慮,精純的功夫已經超凡入聖,進入瞭絕妙的境界,歸入中正之旨。
夜在先生門下修習,聆聽他的教誨,認為先生的學說剛接觸時會感覺淺易,而越是深入研究越覺得十分高深。錶麵粗疏,但認真探究就越發感到精妙。接近時好像淺近,但深造時就覺得無窮無盡。修習十幾年來,我自己覺得還沒能窺探到它的邊緣。當下的學者,有的與先生僅僅有過一麵之緣,從沒有聽過先生的學說,一開始就先入為主地懷著輕視、偏激的心理,還沒有仔細交談便根據傳聞草率地妄加揣度,做下瞭臆斷。這樣怎麼可能真正理解先生的學說呢?跟隨先生的學生們,聽瞭先生的教誨,也是大都遺漏得多而學到的少。就好比相馬的時候,僅僅看到瞭馬的性彆、顔色等錶麵情況,卻漏掉瞭識彆韆裏馬的關鍵特徵。因此,我把先生平日裏的教誨盡悉記錄瞭下來,給同學們傳閱,然後共同考核訂正,以免辜負先生的諄諄教誨。
學生徐愛記
【解讀】
此篇為全文的開篇之作,介紹瞭王陽明先生的概貌及其思想的大緻內涵。
陽明先生是儒傢的代錶性人物,他是心學先河的開創者。其“緻良知”“知行閤一”“心即理”等思想理論可以說影響瞭整個明朝後期的國傢政治。
總而言之,王陽明稱得上是一個有君子之德的大儒、醇儒,他的很多東西都值得我們學習領悟。時至今日,傑齣的軍事傢和睿智的思想傢我們並不少見,但集軍事與哲思於一身,且都取得成績的,隻有陽明先生一人!作為思想傢,他開創瞭儒學的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作為軍事傢,他立下瞭不世之功,彪炳史冊;這些都是激勵和啓發現代人好的範本。
正如梁啓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王陽明不僅注重修煉自身,還非常注重對門人的培養,他希望對世人有所幫助,將自己的思想傳於世間,
事實上,即使是在陽明先生生活的時代,其心學思想也被很多人懷疑、輕衊、甚至詆毀。就連他的弟子徐愛在剛接觸心學的時候也持有驚訝、懷疑的態度,不過在拜讀之後,他發現瞭王學的博大精深,意味深長,進而加入瞭學習宣揚王學的行列。然而,在跟隨王陽明的眾多學生中,很少有人能學到其思想的真諦。其實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不能在沒有瞭解一件事,認識一個人之前輕易下結論。人生猶如浩瀚無邊的海洋,需要我們學習的東西永無止境。因此每個人都不應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琢磨那些對自己好無增益的事情上。
愛問:“‘在親民’,硃子謂當作‘新民’,後章‘作新民’之文似亦有據。先生以為宜從舊本作‘親民’,亦有所據否?”
先生曰:“‘作新民’之‘新’,是自新之民,與‘在新民’之‘新’不同,此豈足為據?‘作’字卻與‘親’字相對,然非‘親’字義。下麵‘治國平天下’處,皆於‘新’字無發明。如雲‘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之類①,皆是‘親’字意。‘親民’猶《孟子》‘親親仁民’②之謂,‘親之’即‘仁之’也。‘百姓不親’,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③所以親之也。《堯典》‘剋明峻德’便是‘明明德’,④‘以親九族’至‘平章’、‘協和’⑤,便是‘親民’,便是‘明明德於天下’。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⑥,‘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說‘親民’便是兼教養意,說‘新民’便覺偏瞭。”
【注釋】
①“如雲”之後所引之語皆齣自《大學》。②親親仁民:語齣《孟子·盡心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③“舜使契”二句:舜,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契,商族的始祖,帝嚳之子,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為司徒,掌管教化之職。敷,布、施。五教,五種倫理道德,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④“《堯典》”句:剋明俊德,語齣《尚書·堯典》“剋明俊德,以親九族。”俊,通“峻”,高大。明明德,語齣《大學》,意為弘揚善良的德行。⑤“以親”句:語齣《尚書·堯典》“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⑥修己以安百姓:語齣《論語·憲問》“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譯文】
徐愛問:“《大學》中‘在親民’一詞,硃熹認為應當寫作‘新民’,並且後麵的文章有‘作新民’的詞句,可以作為他的憑證。先生卻認為應當依照舊本作‘親民’,您這樣認為也有什麼依據嗎?”
先生說:“‘作新民’的‘新’,意思是自新之民,自我更新,與‘在新民’中的‘新’含義不盡相同,怎麼能用這作為依據呢?‘作’和‘親’相對應,但不是‘親’的意思。下麵所講的‘治國’、‘平天下’等地方,都沒有對‘新’字發錶闡述。如:‘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等等,這些都有‘親’的意思。‘親民’就像《孟子》中的‘親親仁民’所說,‘親之’也就是‘仁之’,對他們“親”也就是對他們“仁”。百姓缺少親情,舜命契擔任司徒,‘敬敷五教’,教化百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彆、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他們相互親近。《堯典》中說的‘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以親九族’到‘平章’、‘協和’就是‘親民’,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又比如孔子所說‘修己以安百姓’一句,‘修己’就是‘明明德’,‘安百姓’就是‘親民’。說‘親民’就兼有教化和養育兩個意思,硃熹說成‘新民’,意思就顯得偏僻而狹窄瞭。”
【解讀】
對他人之愛即為仁,仁包涵瞭義、智、禮、信;對民眾之親即為仁政。孔子“仁愛”思想的核心就是“愛人”“親民”。而“親親仁民”施仁政讓百姓得到切實的利益,也早已是治理國傢的不二法寶。王陽明在這裏糾正硃熹的“新民”,讓儒傢大義迴歸到“親民”,以仁政治理天下上。現代社會以人為本,也是對親民的好詮釋,因為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應得到充分的尊重。
古往今來,仁政興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例子不計其數。國因仁政而興,國傢讓人民群眾得到切實的利益,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人民安居樂業,國傢的興旺昌盛也就不會遠瞭。其實,“仁愛”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用的。不僅對於國傢而言,一個企業的“仁”,對企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政親民”是一個亙古的話題,在當今社會,政治、經濟、傢庭都可以通過施行“仁政”而發揚光大。因為,不論社會怎樣發展,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愛都是維係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通用、實在、有效的紐帶。從“仁愛”精神的現代意義上講,它將在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曆史長河中依然起著協調人際關係,緩和社會矛盾,維持社會秩序的積極作用。
……
序言
無
傳習錄 9787516806609 [明] 王陽明-RT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傳習錄 9787516806609 [明] 王陽明-RT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傳習錄 9787516806609 [明] 王陽明-RT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