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把責任舉過頭頂
定價:48.00元
作者:蘇玉
齣版社:中航齣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5141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擔當精神是黨人從曆史中繼承的品質。我們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擔當也是改革的需求,看準瞭的事情,就要拿齣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乾。擔當精神不隻是為瞭實現中國夢的奮鬥,更是為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擔當是人民的期望,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麵矛盾,善於解決問題,我們就能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實績。
本立足中國、著眼世界,給人民以信心,給世界以希望,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曆史。
內容提要
本書從擔當是人民的期待、擔當是曆史的傳承、擔當是大國的責任、擔當是是改革的要求等方麵,對關於擔當精神的係列重要論述進行係統的講解。
目錄
章 >>>
積極作為,主動擔當
節 擔當精神是中國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 001
第二節 擔當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迫切需要 011
第三節 擔當精神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必然要求 020
第二章 >>>
直麵矛盾,敢於擔當
節 麵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 029
第二節 麵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 037
第三節 麵對危機敢於挺身而齣 044
第四節 麵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 049
第五節 麵對敢於堅決鬥爭 055
第三章 >>>
無私奉獻,為民擔當
節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高的位置 059
第二節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067
第三節 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奮鬥 075
第四章 >>>
堅定不移,改革擔當
節 自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 081
第二節 腦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 088
第三節 看準瞭的事情,就要拿齣政治勇氣來 096
第四節 要“敢於吃螃蟹、涉險灘、破藩籬” 101
第五節 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 109
第五章 >>>
恪盡職守,為官擔當
節 必須有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 115
第二節 黨的原則、黨的事業、人民利益 122
第三節 有多大擔當纔能乾多大事業 131
第四節 重用忠誠、乾淨、擔當的乾部 138
第六章 >>>
敢抓敢管,治黨擔當
節 打鐵必須自身硬 145
第二節 管黨治黨根子在黨委、關鍵靠擔當 150
第三節 增強“四個意識” 156
第四節 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 165
第七章 >>>
互惠互贏,大國擔當
節 中國是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 173
第二節 努力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181
第三節 共同守護亞洲和平安寜 190
第四節 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200
第五節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208
第八章 >>>
層層負責,人人擔當
節 實現中國夢需要全體中國人的擔當 219
第二節 層層都要立下軍令狀 226
第三節 領導乾部要帶頭弘揚擔當精神 232
第四節 積極營造崇尚擔當、敬重擔當的生動局麵 237
後 記 243
作者介紹
蘇玉,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馬剋思主義理論係政治學教研室講師。工作以來,教授本科生、研究生、任職教育各類班次的《當代中國與政治》、《毛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公共政策專題研究》等公共課、專業課共九門,年均授課量200課時,完成和參與完成各類課題6個,參編著作和教材9部,完成論文二十餘篇。2010年,由其擔綱完成的《當代中國政治製度》榮獲南京政治學院優質課程。在2013年迎接全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教學評價中貢獻突齣。2014年,由其擔綱完成的網絡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在全軍軍事訓練數字媒體資源評選中榮獲二等奬。多次獲得學院嘉奬,先後被評為南京政治學院“教員”,“總政治部直屬單位拔尖的年輕骨乾”等榮譽稱號。
文摘
無
序言
無
這本書的書名《把責任舉過頭頂》,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題,更像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宣言。它傳遞齣一種積極嚮上、勇於擔當的精神。我之所以會選擇閱讀它,是因為我對這種“勇於承擔”的態度本身就充滿好奇和敬意。我渴望在書中找到關於如何去真正地“舉過頭頂”的智慧和方法。它是否意味著一種無私的奉獻,一種超越自我的付齣?抑或是一種對承諾的堅守,一種對使命的完成?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哲思,為我揭示責任的真正內涵,以及如何將這種內涵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它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而非阻礙。我想要在書中看到,當一個人真正擁抱責任,並將它視為榮耀的時候,他/她會爆發齣怎樣的能量,會創造齣怎樣的奇跡。這種力量,源自於內心的堅定,源自於對生命意義的深刻理解。
評分《把責任舉過頭頂》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責任”這兩個字在我心中的意義。我被書中關於“擔當”與“成長”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所打動。當我們選擇去承擔責任時,我們往往也在不知不覺中開啓瞭成長的通道。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人物如何從自我中心走嚮關懷他人,從被動接受走嚮主動奉獻的過程。這種轉變,並非一朝一夕,而是經曆瞭內心的掙紮和觀念的重塑。我從中看到瞭,真正的成熟,並非意味著放棄自我,而是懂得如何在承擔責任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並為他人和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這本書,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方嚮,也讓我更加堅定地去追求那份有意義的人生。
評分在閱讀《把責任舉過頭頂》時,我時常會想起自己過往的一些經曆。書中描繪的一些場景和人物,仿佛有著奇妙的共鳴,讓我能夠立刻聯想到自己曾經麵對過的挑戰,以及我當時是如何去處理的。這種代入感,是很多書籍所不具備的。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探討“社會責任”時所展現齣的宏觀視野。他/她並沒有將責任僅僅局限於個人層麵,而是將個體與社會緊密地聯係起來,強調瞭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應盡的義務。我從中看到瞭,真正的責任感,是一種對整體的關懷,一種對未來的擔當。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個人成長的啓示,更讓我對社會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更加願意去為之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當我深入閱讀《把責任舉過頭頂》時,我發現作者在構建故事的時候,不僅僅是簡單的情節堆砌,而是有著非常清晰的邏輯和情感綫索。每一個事件的發生,每一個人物的齣現,似乎都有其必然性,並且都圍繞著“責任”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寫人物成長軌跡時所錶現齣的耐心和細緻。書中人物並非一夜之間成熟,而是在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反思中,逐漸學會承擔。這種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讓我覺得真實可信,也更容易讓我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追求速成的結果而感到焦慮,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真正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經曆,需要沉澱。我特彆被書中關於“自我超越”的探討所打動。當一個人真正理解瞭責任的意義,並且願意去承擔時,他/她往往會發現自己擁有比想象中更強大的力量,能夠突破自身的局限,實現更高的目標。這種內心的驅動力,纔是最持久、最強大的力量源泉。
評分初次翻開《把責任舉過頭頂》,我便被一種撲麵而來的真誠所打動。這不是那種故作高深、華麗辭藻堆砌的文字,而是仿佛一位老友,娓娓道來,將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毫不保留地傾訴齣來。書中的敘述者,無論他/她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還是通過某個鮮活的角色,都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我感覺作者非常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那些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瞬間,在作者的筆下卻變得生動而富有意義。這種對細節的關注,使得書中描繪的人物和情境都顯得格外真實,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清晰地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寫人物內心世界時所展現齣的細膩。很多時候,我們錶麵上的行為並不能完全代錶我們內心的真實想法,而這本書卻能夠深入到人物的靈魂深處,去揭示那些隱藏的動機、掙紮和渴望。這種深度的剖析,讓我對人性的復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書中的角色産生瞭深深的共鳴。這是一種智慧的展現,一種對生命深刻體察後,所凝結齣的文字精華。
評分《把責任舉過頭頂》給我的感受,不僅僅是一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深刻的心靈對話。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引路人,用文字為我照亮瞭前行的道路。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傳承”與“影響”的思考。責任並非隻是一次性的行為,它更像是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責任感的世代延續。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將責任感內化於心,並將其傳遞給下一代的故事所深深感動。這種力量,超越瞭個人的生命長度,成為一種永恒的價值。作者在處理“睏境”與“責任”的關係時,展現瞭非凡的智慧。他/她並沒有迴避生活中的艱難險阻,反而將這些睏境視為磨礪意誌、深化責任感的契機。我從中看到瞭,真正的強者,並非沒有經曆痛苦,而是能夠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在痛苦中汲取力量,並將其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評分《把責任舉過頭頂》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被喚醒的力量。它不僅僅是關於責任的論述,更是關於如何去激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潛能,如何去實現自我超越。我被書中關於“目標”與“責任”之間相互促進的關係所吸引。當我們將責任視為實現人生目標的重要支撐時,我們會發現,責任本身就擁有強大的驅動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寫人物如何從迷茫走嚮堅定,從被動接受走嚮主動承擔的過程。這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曆瞭無數次的嘗試、失敗和反思。這種真實的人物成長軌跡,讓我看到瞭希望,也給瞭我前進的勇氣。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種理論上的解讀,更是一種行動上的指引,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認識自己,去發現自己的價值,並最終去實現我們的人生追求。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把責任舉過頭頂》本身就充滿瞭力量感,仿佛預示著一段關於成長、擔當與自我超越的旅程。我最初被這個名字吸引,是因為它在平凡的詞語中蘊含著不凡的意味。責任,這個詞常常與沉重、負擔聯係在一起,但“舉過頭頂”卻賦予瞭它一種積極、甚至帶有解放意味的姿態。這讓我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將“責任”這一概念進行解讀和演繹的?它是否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還是一種行動上的極緻?我期待著書中能夠展現齣,當一個人真正將責任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並且以一種充滿力量的方式去承擔時,會發生怎樣的蛻變。這種蛻變,或許是在麵對逆境時的堅韌,或許是在實現目標時的毅力,又或許是在影響他人時所散發齣的光芒。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故事來呈現這種“舉過頭頂”的責任感的?是主人公經曆瞭一係列非凡的挑戰,最終在重壓之下爆發瞭驚人的潛能?還是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讀者體會到責任的真正含義,並從中汲取力量?這本書的名字,就像一個宣言,宣告著一種不甘平庸、勇於承擔的生命態度,我迫切地想要走進它的世界,去感受那份沉甸甸卻又充滿榮耀的力量。
評分在我閱讀《把責任舉過頭頂》的過程中,我發現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時而如潺潺流水,細膩婉轉,時而又如驚濤拍岸,激昂澎湃。這種文筆上的變化,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書中人物情感的起伏和情節的跌宕。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寫人物內心掙紮時所使用的那些生動的比喻和意象。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裝飾,更是將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讓我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角色的內心世界。我曾多次在書中某個章節停頓許久,去體會作者所描繪的,那種在責任與個人欲望之間搖擺不定的復雜心境。這是一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對生活真實寫照的捕捉。我從中看到瞭,承擔責任並非易事,它常常伴隨著犧牲和取捨,但正是這種艱難的抉擇,纔更能體現齣責任的價值和意義。
評分閱讀《把責任舉過頭頂》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些句子,思考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層含義。這並非一本可以“一口氣讀完”的書,它更像是一杯需要慢慢品味的醇釀,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領悟。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探討“責任”這一主題時所展現齣的多維度視角。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個人層麵的義務,而是延伸到瞭傢庭、社會,甚至是更廣闊的層麵。作者似乎在不斷地提醒我們,我們並非孤立的存在,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為,都可能牽動著更廣泛的漣漪。我特彆被書中關於“選擇”與“責任”之間緊密聯係的論述所吸引。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將不幸歸咎於外界的因素,卻很少反思自己曾經做齣的選擇。這本書,卻以一種溫和卻堅定的方式,引導我們正視自己的選擇,並為之承擔後果。這種對個人能動性的強調,讓我感受到一種賦權的力量,它鼓勵我們去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