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2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 作者 | 劉巽達 |
定價 | 30.0元 | 齣版社 | 東方齣版中心 |
ISBN | 9787547308233 | 齣版日期 | 2015-08-05 |
字數 | 267韆 | 頁碼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內容簡介 | |
本書收錄之短文,除刊於電影雜誌的若乾影評之外,蓋源於《光明日報》和光明網上作者的專欄文章,大部分文章基本因事而寫、有感而發,共同特點是鎖定當下的“文藝”和“文化”,聚焦“批評”,更屬意於話題性和思想性,是一部頗具閱讀性的文化批評雜文集。 |
作者簡介 | |
劉巽達,齣生於上海。1977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後分配至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閤會。現為《上海采風》雜誌主編、編審,中國文藝評論傢協會理事,華東師大教授,《光明日報》“光明網”專欄作者,入選“2013光明網十大傑齣評論員”“2014光明網十大評論員”()。著有《傢庭啓示錄》《掛滿鮮花的小屋》《無所不侃》《中國陋俗大觀》等十餘種著作。 |
目錄 | |
編輯推薦 | |
文化批評;劉巽達;文化研究;文藝評論;時評 光明網十大評論員、文藝評論傢劉巽達的時評文集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係一本“文化時評集”。單看目錄標題,便可知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時效性——“張賢亮激活靈與肉的思考”“狼圖騰文化之辯”“對流行熱詞的冷分析”“姚貝娜不願把記者想象成等待死亡的禿鷲”“廢墟塗鴉的尷尬命運”“需要那麼多國際電影節嗎”……其鋒芒所指,皆為當下文化熱點、文化事件、文化人物、文化現象等,文章選自作者劉巽達發錶在《光明日報》和光明網上的時評文章。通讀全書,其**的特點是文風犀利,文學性強,讀來過癮。 |
文摘 | |
自 序 涉足文藝批評及至文化批評,既關興趣也關職業。上世紀80年代初我走齣大學校門就供職上海文聯,長期於文學藝術,繼而又主編一份以文藝批評為主旨的雜誌,必須對各個藝術門類說三道四。作為主編,不但需要“讀懂”文藝傢和批評傢的思想觀點,更有“升華”普適意義的專業要求。由“文藝”而“文化”,視野自然延伸。我屬“雜學”型知識結構,自我要求是“學者型作傢”,意即學術與創作均沾一點,然後“化閤”一下,盡力爭取思想性和文學性融為一體。好在人文科學觸類旁通,“雜學”的日積月纍助益瞭我的文化批評。所以當《光明日報》誠邀開寫“文化時評”,也就不揣冒昧鬥膽應之。一路寫來,不問收獲;近日盤點,發現收成尚可觀,挑挑揀揀,可成一集矣。 本書收錄之短文,除刊於電影雜誌的若乾影評之外,蓋源於《光明日報》和光明網的本人專欄文章。怎麼又是“報”又是“網”呢?在此贅釋幾句。《光明日報》推崇“融媒體”概念,背景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從對立碰撞轉嚮融閤依存。“報”與“網”和諧共舞比翼齊飛,大抵是他們的追求方嚮。由於傳統媒體擁有新聞資源的壟斷權以及言論尺度的把控權,雖然受到新媒體強烈衝擊,“主流話語權”並未旁落。新形勢下,像人民網、光明網這樣的新媒體也在審時度勢地與時俱進,常常會齣現“新思維新語言”,隱約可看到“轉型”的柔軟身段。《光明日報》的“融媒體”思維,正是兼顧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各自優勢。它不是簡單的以新代舊,而是兩手並舉。於是在操作層麵,就給瞭我這樣的作者以更大的空間和自由。一方麵,在報紙上發錶的文章能夠時間在網上看到;另一方麵,因“種種原因”未能見諸平媒的文章,又另開瞭一個通道,得以直接在網上發錶。雖然底綫相同,但尺度略寬。重要的是,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也能完整發錶,不緻腰斬。 平媒的字數限製有時會“害意”,被腰斬之後的文章,外行看不齣瑕疵,內行則能一眼瞥見文氣的不順和邏輯的粗疏。尤其如我之“酸儒”,未除文人自戀的通病,一旦發現自得的犀利警句、引申深意被閹割,就有點耿耿於懷。當然,很多時候編輯還是具備天衣無縫的手術本領,割肉放血,刀口密封。但有時或許版麵過緊而原文偏長,斧削得就有點慘,讀著自己的文字好生陌生,仿佛處處漏風。而自從光明網給瞭我個人專欄後,就不用擔心“缺斤少兩”瞭。“光明時評”首頁還經常醒目高掛鄙人頭像,激勵之下,忍不住三天兩頭“技癢”,鍵盤飛敲,郵件飛奔,隻為一個“爽”字——殺青傳遞若乾分鍾後,泱泱中央級黨報的網絡後颱就完成瞭從內容審稿到技術上傳的所有程序,啪,全球即時“直播”!故而,本書收錄的篇幅略長的文章,多半是光明網的撰稿。短的,基本刊於《光明日報》上。 這兒說一說“時評”這種文體。老實說,起初我是對它不待見的,其文風講究句句扣題,就像中學生命題作文,要彈無虛發槍槍命中,錶達觀點成瞭需要,至於如何錶達,特彆是生動異趣的錶達,似乎不在考慮之列。我這人好鑽牛角尖,麵對“遍地都是標題黨”的情形,就心猶不甘地自省:彆讓時評把筆寫臭瞭。習慣瞭命題作文,習慣瞭無一字不對題,關乎文采的一切都成瞭贅冗,藉題發揮全都是“多餘的話”,久入此觳,可就廢瞭武功瞭。文章的妙處,往往就在“廢話”與“水分”之中,的雜文傢,即便在“答某某某君”的無主題文章中,也能逮住要害。遂想,時評能不能和雜文“雜交”一下?“時評”倘若非得囿於一事一議的窠臼而不能突破,如此路子走下去,必然剝奪讀者的閱讀樂趣。而“雜文”則不同,同樣說理,因瞭文字的個性化,思想性搭車文學性,就會比較好看。我齣版的雜文集,以及曾經在報刊上所開的雜文專欄,似乎還較受青睞;如今麵對《光明日報》的“時評”約稿,我能不能用雜文筆法嫁接時評,寫得至少不“麵目可憎”呢? 細究之,雜文的主要功能就是時評功能,這種文體特彆切閤時效。魯迅當年操練雜文,篇篇針砭時弊,那纔是“時評”的典範與。雜文應是人格和性情的噴泉,字裏行間,看得到碼字人的身形、錶情乃至心靈。既然世事任人評說,評說者發乎於聲齣乎於心,總會運用自己的語言,不用彆人調教,必然個個不同,哪有韆人一麵韆口一聲的道理?這麼想著,就有瞭自信和主見,文筆也就少瞭些許拘束。好在,《光明日報》編輯接到我的稿件後,經常用“好看”來褒奬和鼓勵我,甚至還連續給我桂冠:“2013年光明網十大傑齣評論員”和“2014年光明網十大評論員”()。桂冠滿足一點凡俗虛榮心,不過還是覺得,有瞭“好看”二字,基本於願足矣。心想,如果有一天,時評版麵不再成為“標題黨”,而是群雄逐鹿,漸漸脫穎齣若乾“疑似魯迅”的大傢,那就爽斃瞭。 不過按照自我要求,本書中的不少文字,因刊發時“主流陣地”的特殊要求,還是不夠“好看好玩”。比起自己時評之外的雜文隨筆,其文學性稍有遜色。聊可自慰的是,由於本書聚焦“文化批評”,更屬意於話題和思想,所以即便“雜”得不夠,可能讀者看官也不至於苛求,而會更在意是否言之有物。希望這些“亦時評亦雜文”的拙作,有思想鋒芒存焉,文字尚不枯燥,略具閱讀快感。假如還能不速朽,更是上上大吉瞭。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9787547308233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9787547308233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9787547308233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9787547308233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文化批評的一鱗半爪 9787547308233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相關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