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5
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張大可文集:(全十捲) | 作者 | 張大可 |
定價 | 1336元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ISBN | 9787100100038 | 齣版日期 | 2013-05-01 |
字數 | 頁碼 | ||
版次 | 1 | 裝幀 | 盒裝 |
內容簡介 | |
《張大可文集》本書是張大可先生40年來學術研究的結集,收錄瞭《七十述懷》、《史記研究》、《中國文獻學》、《史記文獻研究》、《司馬遷評傳》、《史記論贊輯釋》、《三國史》、《三國史研究》等10部著作。張大可先生是《史記》研究領域的學者,在三國史領域也頗有建樹,所以這部《張大可文集》是《史記》和三國史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七十述懷》將作者30年間的散論匯於一編,從一個側麵記錄瞭時代前進的步伐。所謂散論,多為因時感發的即興之作,不是作者的治學主乾,為何編入文集為*捲?因貫穿散論的紅綫始終帶有讀史論政的意味,這些散論串聯起來從一個側麵反映瞭作者生活的環境與治學的心路曆程。 《史記研究》總論司馬遷其人其書,兼及司馬談作史研討;研討《史記》,為司馬遷生卒年、太史公釋名、《史記》斷限、《史記》殘缺與補竄諸問題;剖析《史記》編纂學,探索司馬遷的史學理論與史學研究方法;研討司馬遷一傢言之界說與曆史觀;專題研討司馬遷的政治思想、經濟思想、民族思想、戰爭思想,;評說創建西漢的蓋世英雄人物,涉及劉邦、張良、蕭何、韓信四位曆史人物;總結當代《史記》研究應注意的若乾問題。 《史記文獻研究及選講》*部分“史記通論”係統闡釋《史記》其書的內容、價值與文獻依據,以及《史記》作者司馬遷的人格與人生。第二部分“史記選注講”,選文40餘篇,本紀、錶、書、世傢、列傳五體皆備。選文記錄瞭作者步入《史記》殿堂的足跡,以及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曆程。 《史記論贊輯釋》專題解讀《史記》中的“太史公曰”。“太史公曰”是司馬遷仿《左傳》中的“君子曰”所創造的史論形式。習慣稱篇前之“太史公曰”為序,稱篇末之“太史公曰”為贊。《天官書》後半、《伯夷列傳》夾敘夾議,“太史公曰”置於篇中為論。《日者》、《龜策》兩傳與《伯夷列傳》前後呼應,提示義例,均為論傳。書末《太史公自序》為全書總論。篇前作序論,篇末作贊論,通篇為論傳,書後總論等多種形式的史論,構成瞭司馬遷係統的史學理論和是非觀點,集中地錶述瞭司馬遷的“一傢之言”,是探索司馬遷思想的*手資料。 《史記精言妙語》是從《史記》一書中采摭的司馬遷語錄,既是一部備查司馬遷“一傢之言”的工具書,同時又是一部普及《史記》的中級讀物,適於廣大文史愛好者翻檢和閱讀。本書體例,一段語錄,一節譯文,一段評點,層層深入,雅俗共賞,這一文獻整理形式可以說是嘗試普及國學精品的一種創新。作為語錄,一條條的精言,又具有獨立性,它的字麵意義與思想內涵,每個讀者都可以作斷想和發揮,以迸放語言蘊藏的思想火花。 《史記二十講》係統評介中國文史名著《史記》及其作者司馬遷。內容扣緊文、史、哲三個方嚮展開,評說《史記》對中國文學的貢獻、對中國史學的貢獻、對倫理思想的積澱,與文集第七捲《司馬遷評傳》相錶裏;著重闡釋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治國理民政治思想的曆史總結。 《司馬遷評傳》著重從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的角度,深入分析瞭《史記》賴以産生的曆史、社會、傢世、師承以及個人經曆等主觀條件;具體評述瞭司馬遷在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的治學綱領下所形成的哲學、史學和文學成就,進而分析瞭在這些成就中所體現的司馬遷的哲學、政治、經濟、史學、戰爭等等,以及對人纔、民族的思想。在傳主生平事跡資料缺乏的情況下,全書通過對傳主的業績,即《史記》蘊含的思想評述中,寫活人物,這是本書的一個極大的特點。 《三國史研究》匯結評說三國曆史。總論三國鼎立的形成和漢末軍閥;論形成三國鼎立的三大戰役及外交;論三國的創業之主曹操、劉備、孫權;論三國各方的重要謀臣;論曹魏屯田、孫吳部麯、孫吳對江南的開發,以及三國時期的民族問題;論諸葛亮北伐以及三國的統一。 《三國史》上編 “三國鼎立的形成”,下編 “三國對峙歸一統”。其中《三國史》,重在說“事”,是通俗斷代史;《三國十二帝》,重在說“人”,是以鼎立三方的帝王為主評說曆史。評說同一段曆史,使用兩種不同角度不同。附編選錄《三國誌》專題課部分講稿,題名《〈三國誌〉名篇講析》,以見作者“三國史研究”的基礎和原生態。 《中國文獻學》既是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作者建構綜閤性通論文獻學理論的嘗試。,中國文獻學不是傳統文獻工作産生的分支文獻學,即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的疊加,而是20世紀産生的一門綜閤型的文獻學新興學科,它的理論建構還在探索之中。全書十二章,前十章以20世紀傳世的古文獻和新增的曆史文獻為對象,考察它的載體形式、內容類彆、整理利用以及曆史發展四個方麵的內容,彆具一格。第十一章補充論述中國文獻學發展的曆史與成就,迴照全書。十二章繼續探討文獻學理論的架構。 |
作者簡介 | |
張大可,1940年生,重慶長壽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曾任蘭州大學曆史係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曆史學會會長。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主要從事中國曆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在這兩個方麵已發錶論文100餘篇,齣版個人學術專著8部,主編論著10餘種,其中5種論著獲全國及省級社科圖書奬。主要論著有《三國史研究》、《三國史》、《史記研究》、《史記全本新注》、《史記文獻研究》、《史記精言》、主編《中國曆史文選》、《中國曆史文獻學》、《史記教程》等。 |
目錄 | |
張大可文集 捲 |
編輯推薦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文摘 | |
序言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RT}張大可文集:(全十捲)-張大可 商務印書館 9787100100038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RT}張大可文集:(全十捲)-張大可 商務印書館 978710010003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RT}張大可文集:(全十捲)-張大可 商務印書館 9787100100038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