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基本信息
书名: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
定价:32.00元
作者:施兰平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7814412
字数:
页码:1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民族传统体育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在特色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风俗习惯和价值理念的共同作用下,在与外界的交融中,形成了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口述相互结合的形式,介绍了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回族和畲族的民族体育活动形式、起源和民间传说,所研究的内容对传承和推动浙江地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有的意义。
目录
前言
章 文献综述
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第二章 嘉兴回族传统体育资料与口述
节 嘉兴掼牛
第二节 回族重刀
第三节 江南船拳
第三章 畲族民族传统体育资料与口述
节 打尺寸
第二节 赶野猪和采柿子
第三节 操石磉
第四节 抄杠
第五节 摇锅
第六节 稳凳
第七节 畲族武术
第八节 畲族祭祀舞蹈
第九节 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解读
第十节 畲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继承与发展
后记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
第三节 江南船拳
一、江南船拳的起源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江南水乡主要交通运输工具——船,它与嘉兴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嘉兴位于八大水系与大运河的汇合之处,是重要的设防区域,历来为兵家所重视。那时为了防止盗贼横行,乡民和船民群起自卫、自发习武,帮会组织蜂起。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心病——惧怕乡民造反,无法整治,便严厉禁止民间拥有各类伤害性武器。于是江南水乡的船民和漕帮等许多帮会为抵御外敌和保卫家园,就借助一些生产生活工具在方寸大小的船头上练武防身,经过漫长的岁月和历史的演变,的江南船拳就逐渐形成了。关于江南船拳的描述,在嘉兴地方志和民间笔记小说中都有相关记载。嘉兴在三国时期属于吴国,吴国的水军在当时可称雄一方,故而船拳自然成为水军必不可少的操练科目。在宋朝,嘉兴就出现了“踏白船”的活动,据传说“踏白船”作为宋代边防军使用过的一个番号,是岳飞曾统帅的军队。元末张士诚曾以“踏白船”为名号屯数万水军于嘉兴城外河荡,明末吴日生也曾以“踏白船”为名号在长白荡训练水军、举兵抗清。
在代代相传的抗战历史故事中,都不乏江南船拳高手的身影,例如在明代王江泾、双桥抗击倭寇的军队里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江南游击队中都有出现。战乱过后,脱离军队的一些水军士兵在嘉兴一带定居,于是军中船拳与民间船拳便慢慢地融合同化,成为一种新的防身、抗敌之术,为世代江南水乡百姓和漕帮船民所钟爱。渔民们日日在一方小小的船头练拳习武,要求习武者要桩牢身稳、尽展武艺,才能不受船的束缚,适应船身的晃动。船拳的特点有三:一、以身为轴、以手为主,双手腾穿滚翻、双脚原地转动,格斗幅度较小;二、身手敏捷、过招迅速、如猫捕鼠、如箭在弦;三、将江南水乡的灵秀和武术的勇猛融为一体,在武林之中独树一帜。
江南船拳在传承中技艺蜕变、完善和发展后日趋成熟。江浙一带的江南船拳,小红拳、醉八仙、小金枪、梅花桩岳家手等套路比较常见。延续到明、清和民国时期,嘉兴北片水乡即王江泾、连泗荡及三塔运河塘一带,都有江南船拳的表演,特别是拳师和各村庄的船拳高手通过船拳的表演来庆祝立夏、端午、中秋等农历佳节。用以表演的拳船用双桨快船改造而成或者是普通的木船,还要插上各自村庄以示区别的旗帜。表演时,几十条拳船齐聚,习武者各献绝技;岸边观者如云,喝彩声、掌声迭起,一派古风淳厚、民俗可亲的景象。发展到近代,掷石锁、叠罗汉等极具观赏性的表演被加入其中,丰富了这一习俗。然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在嘉兴一带的大型江南船拳的表演逐渐销声匿迹,江南船拳也大多以家族、村庄传承为主散落在民间乡村。传承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拳法融合了其他拳种的特点,形成新的套路风格。
……
序言
满58包邮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 9787517814412 施兰平 浙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满58包邮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 9787517814412 施兰平 浙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满58包邮 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 9787517814412 施兰平 浙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