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凰途(全二册)
定价:59.8元
作者:木子玲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399697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宅斗+宫斗+虐恋
2015年**挑战宫斗大戏,原创言情**潜力作品。
一部具有电影画面感的后宫小说。
怨憎恨、爱离别、求不得!风起长阳的段段情谜,暗潮涌动!内容提要
她只是深闺贵女,善良聪慧,却遭继母算计,
母亲遭人毒害,妹妹只能装傻存活。
她渴望被爱,扮弱装乖,却遭亲父舍弃。
举步维艰时,只有让自己卷入四子夺嫡的混乱时局里。
她打击太子,牵制二皇子,设计四皇子,却引来了三皇子的倾心相待。
风雨飘摇中,欲要保全家人和自己的她,心将安放在哪里?
目录
作者介绍
木子玲
90后小女子一枚,签约VIP作者。自幼喜爱古韵古香的文字,从散文到小说无一不爱。性子简单直爽,笔下人物鲜活亮丽,文风清晰,故事情节多变起伏。
即将出版作品:《此情绵绵》《别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能给》
文摘
章初次试探
永固十年。
东都长阳的景程街呈现出一片繁华,顺着景程街一直往里走,走到尽头再朝西拐,便能看见一座占地面积约有一百五十亩的李府。那李府选址精妙,闹中取静,光看这派头便知住在里面的人定是权贵之家。
李府的正门蹲着两座大石狮子,门前立着数十位衣着华丽的守门人。从外面看着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今日对于李府的海棠居来说,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海棠居的长廊里,几个丫鬟急急忙忙地赶路,一个丫鬟不小心摔倒在地。后面一个穿着绣有大红牡丹图样的女人一把将她拽起来,恶狠狠地说道:“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摔倒,是想耽误我的好事不成?”
那丫鬟吓得连眼泪都忘记了流,浑身颤抖地说道:“张妈妈,奴婢知错,请您饶恕奴婢。”
张妈妈斜眼看了一下那丫鬟:“既然知错,总得做点事弥补,你说对不对?”
那丫鬟都快被吓傻了,连连点头,半句话也不敢回。张妈妈极为满意地笑了笑,从怀里拿出一小包东西,在她耳边低语道:“等下将这个倒进大夫人的茶水里,事成之后,二夫人重重有赏。”
明眼人都知道张妈妈是二夫人周氏眼前的红人,这药包自然也是受二夫人的指使下的。那丫鬟唯唯诺诺地接过药包,自是不敢多言。
“你叫什么名字?”张妈妈开口问道。
“奴婢叫素雪。”她低着头,带着些哭腔。
“我记住你了,去吧。”张妈妈在她身后推了一把。其他几个丫鬟像是对方才发生的一切都没有看见、没有听见似的,待素雪迈着步子往前走的时候,都发出了低低的笑声。
素雪颤颤抖抖地打开大夫人的房门,自从大夫人得了怪病之后,连带着住所都冷清了下来。却未料想竟然清寒到如此境地,床上铺就的并没有二夫人那样的上好绸缎,身上盖的被子连下等丫鬟的都还不如。然而她很快就收起了胡思乱想的情绪,将手里的茶端到大夫人的床边。“大夫人,奴婢给您送茶来了。”
待她转过身欲将茶送至大夫人口中时,却忽然发现大夫人眼角一行泪落下,打湿了枕头。她心下一惊,莫不是大夫人已知今日是死期?
大夫人似是有感应般地看了她一眼。她吓得手一抖,茶杯砰的一声掉在了地上,咕噜噜地滚在了脚下。外面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赶来,她慌慌张张地将药包塞进了茶壶里,正准备找个地方躲起来时,便听见房门砰的一声被撞开。她抬眼看见穿着紫色布衣长裙,身上并无别的首饰点缀的李锦绣冲了进来。
李锦绣自然也看见了素雪,怒气冲冲地朝着她走了过去,抬手就给了她一巴掌,下手丝毫不留余力。素雪整张脸顿时肿了起来。打完之后她连眼都不抬一下,急急走到大夫人身边,两眼都是泪,伸手去摸大夫人的脸,悲戚地喊道:“母亲,你不能死,父亲不疼爱我跟姐姐,你若死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李锦绣忽然想到什么,一步步走到素雪面前,狠狠地抓着她的胳膊,怒睁着的双眸里满含泪花:“药呢,你是不是给她灌进去了?”李锦绣像发了疯般地跑到茶杯跟前,见杯里依稀还有未干的水渍,心下一凉,是不是来晚了?她浑身无力地倒在地上,像是被人抽走了所有的力气。
“大清早的,都站在门外做什么?”
门外话音刚落,李锦绣两眼闪现出无比强烈的恨意,冷眼看着那些丫鬟簇拥着二夫人周氏进来。见她穿着淡粉色纱衣,内穿薄如蝉翼的霞影纱茉莉香胸衣,下身着一条散花水雾百褶裙,整个人显得光彩熠熠。
二夫人不急不缓地朝李锦绣走来,朝着躺在床上的大夫人看了两眼,有片刻的惊愕,转过头看向素雪,语气颇为严肃地问道:“让你给大夫人倒个茶水,怎么让大夫人哭成这个样子?莫不是你看她不能言语不能动弹,便欺负了她?”
素雪被二夫人的气势吓到,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二夫人,素雪不敢啊。”
二夫人淡淡地瞥了一眼素雪,然后转过身握住李锦绣的手,对她温柔地说道:“你母亲如今这番模样,我看了心里也是难过得紧。府上有人说你跟锦然失了母爱便遭人冷落,我倒是一直没抓住是哪些人说的。如果你发现有谁胆敢再说这种放肆的话,尽管来找我,我定要去收拾他们。”她摸着锦绣的头,满眼都是慈爱,宛如一家主母。
这让李锦绣心里异常窝火,扭过头看着母亲,越看越心疼。母亲都已这番模样,为何眼前这些人还不肯放过她呢?她认定了二夫人定然是唆使素雪给母亲的,现在被她发现,还在这里摆着一副贤良淑德的面孔。思及此,她心里越发得不能冷静下来,见二夫人一副慈眉善面的样子,对她越是温柔地笑,就越觉得气愤。一抬手就给了二夫人一巴掌,这一巴掌让所有的人都不敢大声出气。李府上不受老爷待见的,居然伸手打了府上老爷宠爱的二夫人。
门哐当一声再次被踢开,李锦然喘着气急急地走到李锦绣身边,丝毫不带犹豫地抬手就给了李锦绣一个巴掌,比方才李锦绣给二夫人的那个巴掌还要狠。李锦绣原本一脸的恨意此刻全是委屈,两眼含着泪,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又被李锦然打了一巴掌。紧接着李锦然一把扯过她,怒道:“还不给二娘跪下!”
李锦然来得太急,微微地喘着气,一抬眼就看见二夫人脸上的手掌印,心下一紧,到底还是来晚了一步。这怕是二夫人给锦绣下的一个套子,想不到这个套子她竟然隐埋了六年。倘若此时二夫人发现她是装成痴傻,必然会再寻机将其铲除。
李锦然一脸歉意地看着二夫人,伸手拿帕子要去帮她擦脸。二夫人不露痕迹地朝后面退了退。李锦绣心中暗笑,不会是坏事做得太多,还以为这帕子上沾染了什么毒药吧?
“锦绣,平日里苏先生教你的礼仪怎么都抛到脑后了?”她扯了下李锦绣的胳膊,将她拉到二夫人跟前,微微地了身体,“妹妹人小不懂事,是我这个做姐姐的没教好。二娘若要怪罪,就怪罪锦然。”
李锦绣听了此话,心里更是觉得窝火,转过身就要走。又被李锦然拉了回来,说道:“怎么,现在连姐姐的话都不听了是不是?二娘待你不薄,平日里你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二娘特意关照的?就因为今日姐姐不陪你玩蹴鞠,你就将怒气撒到别人身上。打了丫鬟不说,你还打了二娘,让你跪下还不情愿呢?”
“姐姐你知不知道,母亲她……”
“如果没有二娘,你以为母亲能活到今天?”李锦然迅速打断她要说的话,趁着众人不注意,狠狠地掐了一下李锦绣,不动声色地说道,“你若再不给二娘跪下道歉,以后不仅没有蹴鞠玩,姐姐日后也不再陪你放风筝了。”
李锦绣就算再笨,也明白李锦然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马上像个孩子般号啕大哭起来,坐在地上死活不肯起来:“你不陪我玩,那我见谁就打谁。没有母亲疼爱就算了,连你也不要我了。我这就走,走得远远的,再也不回来了。”
“走?打了人,犯了错,还想要往哪儿走?”
不知何时李诤已站在了门口,李锦然见他的双眼一直盯着二夫人的脸,定然是心疼了。
“父亲,是锦然的错。”李锦然牵着李锦绣的手,走到李诤面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气叹道,“方才我陪妹妹踢蹴鞠,她忽然吵着蹴鞠两个人玩没意思,硬要将紫鹃也拉进来。我好话说尽,跟她讲道理,告诉她梅苑的人手不够,紫鹃一个人要当十个人来做事,怎么还能陪她一起玩。她当下发了脾气。”她虽说着话,一只手却在宽大的衣袖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簪子,狠狠地往手心里刺了一下,估摸着会有鲜血流出的时候,才将手拿出来在李诤面前晃了晃,满是委屈地说道,“父亲,您看,妹妹就因为我多说了几句,还拿簪子将我的手刺伤了呢。”
李诤剑眉紧皱,似是听到这话极为不耐,转而看向二夫人,见她脸上的红印还未退,眼神便暗了几分。他环顾四周,见房中有数十个丫鬟,这些丫鬟要是哪一天把今天的事不小心抖落了出去,叫外面的人听见了,那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其实李诤这个人,对女人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向来不放在心上,但他一向看重李府的面子。想到今天李锦绣打了二夫人一巴掌,明天就有可能因为别人让她不开心,打其他人。那个其他人,也有可能包括自己。想到此处,他连说话的语气都变得严肃起来:“锦然,作为一家之主,我偏袒谁都不好,以下犯上、以幼欺长,按李府家法,当如何处置?”
李锦然心里一凉,苦肉计也不管用了吗?她低低地一叹:“父亲,锦绣还小,从小就因母亲生病没有人管教,又只有七岁的心智,难免会耍点孩子脾气。您就……”
“老爷,算了。”一直沉默的二夫人此刻拉了拉李诤的袖口,一脸和善地说道,“在孩子面前这么严肃,看把她吓得。”她娉娉婷婷地走到门口,将坐在地上哭得要岔气的李锦绣半拥在怀里,摸了摸她的头发,“谁说没母亲疼的孩子就可怜,以后你就跟我一起住,看外面还有谁敢乱说话。”
说完这番话,又像变戏法般地从衣袖里拿出一支做工精美的金步摇。锦然眯了眯眼,见那金步摇上端如翩然起舞的蝴蝶,镶着精细加工的上等玉片,中间又有银花满缀,以贵重珠宝做成的流苏此刻微微晃着,无一不显示它的珍贵所在。二夫人将这支金步摇摆在李锦绣的面前,语气极为温柔地说道:“好孩子,看看这个你喜不喜欢?”
等了片刻,见李锦绣仍处在发愣的状态,便满是笑意地将金步摇插在她的云鬓上,赞叹道:“前些日子出去玩,一眼就看中这个玩意,想着戴在你头上定会好看。一直没机会将它给你,今儿算是瞧见了,你就拿去戴吧。”
李诤见二夫人心胸如此大度,不免觉得欣慰,脾气自然也压下去了一半。想到既然来了海棠居,要是不看看大夫人,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他走到大夫人的床边,看了一眼她身上铺的被子,上面用金线绣着鸳鸯戏水纹案,喜庆的大红颜色因洗得过多早已褪了下去,脸色便暗了下。
李锦然见他神情黯然,就走到大夫人的身边,叹了口气,说道:“父亲,我曾给母亲换过被子,但母亲却泪流不止,我想她对这喜被定是有不一样的情谊。”
李诤听罢此话,不由得叹了口气,又看了眼躺在床上的大夫人,见她此刻泪流满面,以为是看见自己,睹人思情,便上前握了握她的手。
二夫人何等的精明,冲着站在门口的丫鬟说道:“昨日采购回来的锦被,我不是分了五床给大夫人吗,怎么没见你们拿过来?”
那几个丫鬟都是二夫人的眼线,打跟着她开始就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事,几个同时回道:“奴婢们该死,忘记了二夫人的交代!”
“二娘,我也要被子,还要好看的衣裳,姐姐也要。昨天看见承欢妹妹那身衣裳心里喜欢得紧,也想照着她的样子做几套,你说好不好?”李锦绣趁热打铁,孩子气般地说道。
二夫人周氏听见此话,心里都在滴血。承欢那套衣裳乃是长阳有名的锦云绣坊所出,整个长阳就只此一件。且不说那衣料好到什么程度,冲那衣领上的二十八颗璀璨珍珠,就知道那价钱定然不菲。给了金步摇,已经让她赔本,再要两件承欢那种款式的衣裳,那简直就要让她大出血。但看了眼李诤,只得咬了咬牙,不自在地说道:“想要怎么不早跟二娘讲,二娘好叫人给你做。”
这话让李诤不由回过头看了几眼二夫人,见她对不是自己的孩子都如此大方,心中对她又多了几分赞赏。又看了眼李锦然,横眉冷对,怒意多了三分:“看看你把锦绣教成什么样子!”
李锦然低垂着头,并不多做解释。李诤说了这么多话,忽然感到有些口渴,走到圆木桌边,拿了茶壶将茶水倒进茶杯里,正要一饮而尽。一直沉默不语的素雪急忙夺过他手里的茶杯扔在地上,而后颤颤抖抖地跪下说道:“老爷,这茶不能喝。”
“放肆!”李诤气急,手拍得红木桌子震天响,站在前面的几个丫鬟顿时吓得连呼吸都不敢用力,就连半拥着李锦绣的二夫人脸色也微微有些难看。
“老爷,茶里有毒!”素雪早已被李诤的怒意吓得泪流不止,声音都变了调。
然这四个字一出,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就连那些看戏的丫鬟也都低着头,像是生怕被人抖搂出来她们也参与了这件事。李锦然神情也是一愣,二夫人给这丫鬟的药自然不会是毒药,这个丫鬟此刻却说茶里有毒,莫非是不知情?
素雪弯着腰走上前,将茶壶盖打开,呈给李诤看。李诤见了那包粉末当即青筋暴跳,气得眼红,问道:“是谁下的?”
素雪欲要开口,二夫人却走到桌子边,素手拿起茶壶,斟满了一杯茶,温柔地对着李诤说道:“是不是毒药,一试便知。”
二夫人的茶还没入口,便被李诤拦了下来,将她手中的茶杯夺过来放在桌上:“胡闹,药岂是能随便试的,命还要不要了?”
李锦然紧紧地握住双手,见他对二夫人极尽关心体贴,而对母亲素来不闻不问,难道二夫人是他的妻子,母亲就不是吗?她努力地稳了稳心境,说道:“父亲,可以请周大夫前来验证下。”
这周大夫自从李诤当了将军之后,就长伴左右,无论是奇毒还是珍贵药草,可谓无一不识,深得李诤的信赖。现如今找他合适不过,李诤点了点头,随手指了个靠近门边上的丫鬟。那丫鬟倒是机灵得很,立刻向周大夫的住所跑去。
周大夫虽年老体迈,但动作却是麻利无比,在李锦然心里默数百下时,就见他小跑着来了。他半点不敢怠慢李诤的交代,小心翼翼地检查了几次茶壶里的药包,方才确定说道:“老爷,这茶壶里并非丫鬟口中所说的毒药,只不过是寻常的安神药罢了。”
李诤已年过四十,沙场官场混迹二十余年,也曾见过各种不择手段的伎俩。他又见一个小小的丫鬟胆敢冒着危险提及茶里有毒,必然不会是空来风,因此想要抓住这条线慢慢展开,看看到是底谁在背后捣鬼。他有自己的考量,如今他官至一品大员,府上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外做文章。但看了满眼疑惑的周大夫,只觉家丑不可外扬,冲他挥了挥手。那周大夫也是个会看眼色的人,就退了下去。
李诤微微颔首,看了眼一直跪在地上的素雪,不悦道:“知道在府里无中生有、造谣生事,是什么结果吗?”
“大人!”素雪抬起脸,一脸的泪痕,“奴婢有话要说,您让奴婢把话说完再处罚奴婢也不迟……”
不待素雪把话说完,二夫人将她从地上扶起来,拿出帕子擦了擦她的脸,姿态极尽温柔,而后转过身对李诤说道:“老爷,你要罚就罚我吧。”
李诤不解地问道:“一个丫鬟做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老爷,怨我之前没把话交代清楚,我从照顾大夫人的丫鬟那儿听说,这几日大夫人夜里总睡不着,因此才拿了这安神的药让丫鬟泡给大夫人喝。谁料想泡药的丫鬟竟然是个新来的,以为我要毒害大夫人。”二夫人说此话时仍是笑意盈盈,任谁听了都觉得温暖。
二夫人朝李诤走过来,微微地了身体,带着歉意说道:“老爷,错都在我,你要罚就罚我便是。”
“看你这话说得,你也是一片好心,何罪之有?”他如是说,又见李锦然一直低垂个头,不知此刻在想什么,又加了句,“锦然,你说是不是?”
李锦然才抬起头,见李诤已是完全信了二夫人所言,也不再多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李诤又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素雪,严厉地说道:“虽是误会一场,责罚也免不了。就去浣衣房干五个月,月钱减半。”
素雪惊魂未定,只觉从鬼门关归来,连连点头。
李锦然冷眼看着一切,心里疑惑重重。那丫鬟的表情倒不像是装的,方才分明是要将二夫人的事情全盘托出,按二夫人疑人不用的性子,定是要让这丫鬟今生再也开不了口,又怎会这般替她求情,莫非二夫人留着她还有别用?
正当李锦然冥思苦想的时候,二夫人再度开了口,对李锦绣说道:“瞧你这孩子,生气就要打人,定是姐姐心疼你,舍不得对你管教。从今儿起,你便跟着我住吧。”
李锦绣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从地上爬起来扑进李锦然的怀里:“我只要姐姐,谁也不跟。”
李锦然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像是在安慰小孩子一般,暗叹一声。原来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想困住锦绣才是今天真正的目的。因为今天自己突然插了一杠,让她没能试探出锦绣到底是真傻还是假装,所以才在父亲面前摆出一副慈爱面孔,为的就是将其长期圈在身边,慢慢观察。
“怎么,刚伸手打了你二娘,你二娘都不介意了,想亲自教导你还不愿意了?”李诤冷眼看向李锦绣,说出的话让人觉得如同掉进了冰窟窿。李锦绣眼里含着泪,抽抽搭搭地哭着。
李锦然见父亲起伏的胸口也知道气得不行,急忙说道:“父亲,教不好锦绣是我的错,您不要责怪锦绣。”
李诤狠狠地瞪了一眼李锦然,想到李锦然平日里不言不语,每天只窝在梅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倒是把李锦绣宠得不成样子,眉头皱得更深,怒道:“既然你也知道有错,就去禅房好好地闭门思过,想想该怎么当一个姐姐。给你十天慢慢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出来。”
他因练武的原因,身体本就魁梧,加上声音稍微大一些,便让人觉得气场极为压迫。李锦然此刻再想说什么都只能住了口,看了眼怀中的李锦绣,摸了摸她的头:“去二娘那里吧,要听二娘的教导。什么时候学好了,我再去接你回梅苑。”李锦绣慢腾腾地走到二夫人身边,又看了眼李锦然,极为不舍的样子。
李锦然转过头只当没看见,走到母亲身边,颇为忧伤地说道:“母亲,这些日子我跟锦绣都不能来看您了,要是下雨天冷,谁给你加衣呢?母亲您看,父亲今天专门来看您。您要是能开口,就可以跟他说说话了。”
李锦然当然知道母亲早已不能开口说话,但她必须确保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能有人悉心照料母亲。她悄悄地将手伸进大夫人的被子里,伸手掐了掐她骨瘦如柴的身体,大夫人疼得咿咿呀呀地叫着。
李锦然故作惊喜地对李诤说道:“父亲您一来,母亲竟然就能发出声音了。”
李诤本要走的步子又迈了回来,走到大夫人床边,看见她张着嘴,但又表达不清,微微一叹:“她既然是我的夫人,我还能亏了她不成?你放心去禅房,这些日子我会再来看她。”
李锦然见目的已达到,乖巧地答了一声是。李诤也不多言,只对二夫人交代了给屋里添置一些新物品后转身出了房门。
二夫人笑吟吟地握住李锦绣的手,又看了一眼仍跪在地上不敢起身的素雪,开口道:“你还跪在这里做什么,去浣衣房领罚,做事机灵点儿。”
素雪连连道谢,却没有再起来,直到二夫人带着李锦绣远远地走出了海棠居,连那些跟班丫鬟都走远之后,才站了起来。一抬头便看见李锦然正歪头细细地打量着她,被她这种审视的目光看得极为不自在。她正要走出去,便被李锦然拉住了胳膊。
“你叫什么名字?”方才因为众人皆在,李锦然不方便仔细看这丫鬟。现在才看清,这丫鬟年纪倒也不大,顶多不过十三岁,眼睛看着清澈无比。但她也知道,有些人太擅长演戏,假的也能成真。
“奴婢叫素雪。”她诺诺地答道。
“方才都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李锦然面上笑着,却未达眼底,声音冷淡。
“奴婢未曾看见,也未曾听见什么。”素雪回答得极为谨慎,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退下吧。”李锦然做了个让她退下的动作。她便如获大赦般小跑着出了门。李锦然却像被抽了力气般倚在门框上,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又落在躺在床上的母亲身上。
李锦然踏进屋里,将壶里的茶倒到门外的花圃里。她怎能睡得好,这些年来父亲来的次数越来越少,母亲是能感受得到的。她虽聋哑,但不代表眼也是瞎的。她怎么能看不见原先富贵荣华的住所此刻已是清寒不已,又怎能看不到她两个女儿,如今过的是怎样朝不保夕的日子。
李锦然迈着沉重的步子返回大夫人的屋里,一直发愣地坐在大夫人的床边,待有人将饭菜送来时她都浑然不觉。
“,您又发呆了!”紫鹃端着饭碗,又在盘子里夹了几筷子菜,走到大夫人面前,正要去喂时,李锦然却接过手来。
“紫鹃,我至少有十天都不能来看母亲了。”她满是忧伤,但更多的是忧心。
“,我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站在你身边的。”紫鹃安慰道。
李锦然仔细地给大夫人喂饭,看了眼紫鹃,被她简单又直白的几个字所感动,不由感叹:“我身边有的,也只有你跟锦绣了。”序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所营造的那种“时代感”。它不是那种空洞的、标签式的时代背景,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思想,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细微之处,一点点地渗透出来。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年代,去感受当时的风土人情,去体会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书中的一些情节,可能在现代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却是那么的合理,那么的真实。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历史局限性”这个词的含义,也让我对过去有了更深的敬畏。而且,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时,那种张弛有度的描写。有疏远,也有靠近,有误解,也有理解,有爱,也有恨。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书中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我常常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揪心,也会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这种情感上的投入,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经历。
评分我得说,这套书的文字功底真的非常扎实。它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文字,而是带着一种温度,一种情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上的斟酌,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而且,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很有特色,它不是那种线性叙事,而是将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视角巧妙地穿插在一起,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梳理、去思考。这种方式,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故事更加立体、更加深刻。我喜欢这种“碎片化”的叙事,它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注意力,但当你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时,你会发现,整个故事的脉络清晰可见,人物的形象也更加丰满。而且,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描写,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场景的转换,都带着一种生活的气息,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评分这本书的气质,怎么说呢,有点像那种深秋傍晚,夕阳将尽未尽,留下的那抹余晖,暖暖的,却又带着一丝丝的清冷,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靠近,又有点不知所措。初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而是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捧在手里的是一段尘封的往事,随时可以翻开,与其中的人物一同呼吸。翻开扉页,那娟秀却又透着力量的字体,像是书中的女主角,即便身处逆境,骨子里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首先就得有它自己的“灵魂”,而这书,恰恰就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魂”。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快餐式的读物,一眼望去就知道结局,然后匆匆翻过,再也记不起。这本书,它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如同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有些微涩,但回甘却是绵长而悠远,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我喜欢这种慢热型的故事,它不急于抛出所有的包袱,而是层层递进,一点点揭开帷幕,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牢牢吸引。就像在深夜里,独自一人,点亮一盏昏黄的灯,捧着这样一本书,四周静谧无声,只有指尖翻动的书页声,以及脑海中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构成了整个世界。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美妙了。
评分这套书的整体氛围,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欲说还休”的美。它的语言,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朴实中透着一股子韵味,如同山涧溪流,潺潺而下,清澈见底,却又藏着嶙峋的礁石和深邃的潭水。我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心理时,那种细腻入微的手法,不多说,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是精准地戳中了人心的某个角落。比如,当你看到一个角色因为某个决定而陷入痛苦时,你就能感受到那种纠结、那种挣扎,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奈。这种共情能力,是很多书都无法给予的。而且,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也很好,不是那种一口气读完就丢在一边的感觉,它会让你在读完之后,还久久地回味,去思考书中的人物,去揣摩作者的意图。我有时候会停下来,看着窗外的夜景,脑海里还在勾勒着书中那些生动的画面,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那些故事。这种沉浸感,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我喜欢那种有“留白”的故事,它不把所有东西都说死,而是给你想象的空间,让你去填充,去解读。这套书,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它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向,让我不仅仅是在看故事,更是在体验生活。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斑驳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我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把握,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场景的描绘,都带着一种生活的气息,让人觉得真实可信。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追求,也有迷茫,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一样。这种真实,让我更容易与他们产生共鸣。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想象他们的生活,去揣测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代入感,是阅读最大的乐趣之一。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一些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历史教科书,而是将历史融入到人物的命运之中,让你在感受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变迁。我喜欢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它不像说教,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东西。而且,书中的一些哲理性的思考,也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得承认,一开始是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古朴又不失精致的风格,带着一种东方韵味,仿佛看到了古代仕女的眉眼,又像是宫廷画卷中走出的角色。但真正让我爱上这本书的,是它文字中流淌出的那股子韧性。我看到一些评论说它“虐”,但我觉得,生活本身就充满了磨难,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擦干眼泪,继续前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它没有刻意去回避现实的残酷,也没有贩卖廉价的鸡汤,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女性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成长。我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痛苦,那种被命运捉弄、被误解的无助,但同时,我也看到了她身上那种不屈的精神,就像一颗在风雨中摇曳的小草,看起来柔弱,却在每一次风雨过后,更加坚定地扎根于大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那些曾经让我感到绝望的时刻,但回头看,也正是那些磨砺,让我变得更加坚强。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它不评判你,只是静静地倾听,然后用它 own 的方式,给你力量。我特别喜欢那种在绝境中闪烁着微光的细节,比如一个不经意的善意,一次微小的反抗,这些细小的火苗,最终汇聚成燎原之火,点燃了希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在品一杯醇厚的茶。初入口时,或许有些微涩,但回甘却是绵长而持久。我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情感时,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小说那样,将情感赤裸裸地暴露出来,而是通过人物的眼神、动作、对话,以及一些细微的描写,一点点地渗透出来。这种“欲说还休”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情感更加真挚,更加动人。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揪心,也会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这种情感上的投入,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阅读,更是在经历。而且,这本书的结构也很巧妙,它不是那种一本道到底的叙事,而是将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视角巧妙地穿插在一起,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梳理、去思考。这种方式,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故事更加立体、更加深刻。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有种“穿越感”,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那个时代,去亲身经历那些故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描绘,非常细腻,从服饰、饮食,到人们的言谈举止,再到当时的社会风貌,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看一部电影,只不过,是用文字来呈现的。而且,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种细腻入微,那种真实不做作,让我能够深深地理解人物的处境,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候,我会为书中的人物感到心疼,有时候,我也会为他们的坚韧和勇敢而感动。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料,而是将历史融入到人物的命运之中,让你在感受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也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变迁。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又宁静的庭院。庭院里的花草树木,都带着岁月的痕迹,但却生机勃勃。书中的人物,也是如此,他们经历了生活的风雨,却依然坚韧地生活着。我喜欢作者描绘人物时的那种“留白”技巧,它不把所有的人物性格都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而是留给你想象的空间,让你去猜测,去解读。这种方式,反而让人物更加立体,更加鲜活。而且,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地打动。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看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和坚持。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它不说什么大道理,只是静静地陪伴着你,给你力量。
评分我喜欢这套书给我的那种“沉浸式”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看到底,然后就觉得索然无味的书。相反,它需要你慢慢地去品味,去体会。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都仿佛蕴含着深意,需要你去细细揣摩。我经常会在读完一个章节后,停下来,思考书中的人物关系,揣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有时候,我会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种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平行时空,在那里,只有我和书中的人物。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我,它不是那种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朴实中带着一种力量,一种情感的宣泄。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上的用心,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这种用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慰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