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6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书名 | 乐游南京 | ||
作者 | 《乐游南京》编委会 | ||
定价 | 38.00元 | ||
ISBN号 | 9787553303314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4-02-01 | ||
版次 | 1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重量:0.4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180 |
插图 | |
明孝陵历经600多年沧桑,多有毁损,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来恢弘的气派。孝陵内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河流进行排水,又以该三条河流为分界,形成四组建筑群:大金门及碑亭区,陵宫前区,陵宫方城、明楼及宝顶区,神道及石象区。四组建筑通过三道御河上的三组拱桥相连结,既利用了原有的天然河道,又将其巧妙地融入陵墓的布局设计中。 建筑格局 孝陵的布局特征体现为“前朝后寝”三进院落。进院落自陵门道至享殿前门,第二进院落为享殿前门到享殿,此二进院落为“前朝”,第三进院落从内红门到宝顶,为“后寝”部分。 大金门 由下马坊向西北,来到孝陵外郭正门大金门。大金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下部为石造须弥座,以上为砖砌,墙壁辟有三个券门洞。当年的大金门应是朱红双色,庄严华丽,东西两侧连接外郭红墙。而今朱门红墙都已不在,唯剩绿苔暗生的砖石在风雨中留下岁月和历史的痕迹。 四方城 大金门向前可看到一座四方形的碑亭建筑,俗称“四方城”。墙壁下部为石造须弥座,上部砖砌,四面各开一座券门。其内为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记述朱元璋一生的事迹。碑额雕有九条龙,雕工精湛,气势雄伟,是南京城区大的一块古碑。2012年底至2013年初,中山陵管理局重建了损毁多年的大屋顶,再现了当年的辉煌。 文武方门 沿着长长的石板路向上,来到明孝陵主体建筑的正门,又称文武方门,共有五座门道。中间正门三孔作券顶,两侧掖门各一,作平顶。东西两边接朱墙,上覆琉璃瓦。门外侧立“特别告示碑”,用日、德、意、英、俄、法六种文字镌刻,内容为保护明孝陵的告示,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地方官员所立。 碑殿 向北来到碑殿。门基两侧原有砖墙延伸至陵宫外垣,构成陵宫的进院落,现砖墙已不在。碑殿内现存康熙三十八年(1669年)所立的“治隆唐宋”碑,碑下有龟趺座。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塌,下旨修理,并御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曹寅勒石制碑,以垂。康熙来祭拜明孝陵时,行三跪九叩大礼,据说“父老从者数万,皆感泣”。碑两侧分别是康熙皇帝谒陵记事碑及乾隆皇帝题诗碑。 享殿 绕过碑殿,远远便可以看见陵宫的主体建筑——享殿。享殿供奉朱元璋及其皇后、妃子的牌位,是一座拥有三层石造须弥座台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木结构殿宇。原建筑已于清咸丰三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重新修建,规模已大为缩小。现在上面仍遗留有当年支撑梁柱的56个石柱础,仿佛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方城 穿过深深庭院,我们走上升仙桥。站于桥上,便可一眼望见高耸的方城以及其上新建的明楼。方城用大条石筑成,东西两侧有影壁,俗称“八字墙”,上面覆盖着琉璃顶,下部是两层砖雕须弥座,墙面四角装饰砖雕花纹。条石建造饰以砖雕,牢固实用又不失美观。想当年太平天时期一场战火烧毁明楼,而方城却安然无恙。然而即便如此,时光也依然在方城上留下了痕迹。明楼毁损之后,雨水直接冲刷方城,留下了深深的雨蚀痕迹。 隧道 在方城正中辟有高大拱门,其内有深长隧道。在隧道里恍有在时空通道里穿行的感受。 明楼 穿过隧道,可自两边青砖侧砌而成的道路登上明楼。明楼建造在方城顶部,是明孝陵建筑的高点。战火毁损后,现存的明楼为后修复。于方城明楼上远眺,孝陵建筑呈直线散落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而近处生于条石缝隙间的杂草或是每块条石上模糊的字迹,又似在诉说着陵墓建筑的历史,使人唯念天地之悠悠。 宝城宝顶 方城之后是宝城宝顶,正面的石壁上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宝城是一座环绕圆丘的封闭性城垣建筑,四周砖墙周长1000多米,墙壁用条石作基础,高度约7米。其上加筑了卵石层,以防雨水冲刷,外侧开挖排水沟渠。玄宫之内,又到底是何种气象,一直为考古学和游人们津津乐道。 神道石刻 孝陵为突出的特色应在于其蜿蜒曲折的神道及富于变化的石刻。行走于神道,观摩或者触摸那些石刻,真的难以想象如此浩大的工程如何完成。重达百吨的石料运送至孝陵,在运输手段落后的时代,得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上身的劳工,佝偻上身,在不断的吆喝催促中,拉紧绳索,以致于被勒出道道血痕。而将石料雕琢造型,又包含了多少匠人的心血精力呢?石刻兀自矗立,对于后人的怀想思索,它们是不知的,然而它们却以静默的姿态告诉着我们历史的深邃与厚重,又以其侵蚀的痕迹诉说着时光的无穷威力。 石刻艺术 孝陵神道石刻的雕凿造型简朴厚实却极富艺术表现力。整体上以形体高大取胜,石象、望柱等石刻皆为巨制。在雕刻技法方面,注重写实,线条圆润流畅,细微处精雕细琢,甚至在象耳朵上雕刻出隐现的耳脉、在獬豸和麒麟脑后雕刻出千丝万缕的鬃毛。明孝陵神道石刻将整体宏大与局部精细融为一体,代表了中明初石雕艺术的高水平。 …… |
目录 | |
内容提要 | |
《乐游南京》无须去细数南京的历史与美丽,一切需要我们在快乐的游览中去发现去感受内心的。拂去时光的轻纱,看时光深处古老南京的面容,似南柯一梦,恍隔世。而从历史中走来,南京的现在亦让人觉察其文艺与时尚。我们可以在“大地上的异乡者”——先锋书店中慢慢徘徊,让指尖触摸书页,去感知文化的静谧与恬美,亦可在南京1912的咖啡馆或酒吧里去享受现代城市的夜生活。静与动之间,让身体与心灵都在路上,一直以一种年轻的姿态成长。 《乐游南京》等你在南京,等你在时光深处,等你在山水之间。 |
编辑推荐 | |
作者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