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基本信息
書名: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 (全彩印刷 圖解版)
定價:68.00元
作者: 王應麟 等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11363916
字數:885000
頁碼:4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這三部書是傢喻戶曉、曆代傳承的教育著作。其詞句言簡意賅、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瞭曆史、地理、禮儀、德行等豐富的知識與行為準則,對於孩子人格的塑造與修養的生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深遠的教育意義。
n★現代手法解讀 插圖形象直觀 圖解簡潔漂亮 人人都能看懂
n★趣味性強 隨翻隨讀
n1. 本書定位為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本,加以注釋、翻譯,促進理解閱讀古代文化經典。將傳統經典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n2. 書中配有大量彩色圖片,逼真生動,圖文集閤,聲情並茂。
n3. 本書全新講解,全新編排,全新包裝,新穎的裝幀,為讀者呈現一套高品質的國學讀物。
n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三字經》詳解
n【原文】
n人之初a,性本善b。性相近c,習相遠d。
n【導讀】
n《三字經》開篇,便為我們講述瞭一個重要的道理——人的本性都很相近,若想成為有利於社會的人纔,必須受到良好的教育。後天的教育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n在剛剛齣生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差彆的,都擁有善良的本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環境的不斷改變,每個人的行為習慣變得大不相同。有的人品德良好,彬彬有禮,受到人們的尊重;而有的人則道德敗壞,粗魯野蠻,甚至為非作歹,為人所唾棄。說明瞭環境對人的品性和性格具有著重大的影響。
n【注釋】
na人之初:人在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初,開始。b性:天性,人天生具有的性情和氣質。本:原來、原本。善:善良。c相近:相似。d習:積習、習染,這裏包括主動接受知識和被動受到影響兩種情況。相遠:互相遠離,差彆越來越大。
n【譯文】
n每個人在剛齣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純潔的。可以說,大傢的天性十分相似。但由於後天所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個人的性格和行為習慣便齣現瞭差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相似的本性越來越不同,使每個人逐漸往不同的方嚮發展,因此纔有瞭善與惡、好與壞的分彆。
n【細說活解】
n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n孟子有雲:“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每個人都有體恤和憐憫彆人的心情,因為人心嚮善,人性本善。
n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憐憫體恤彆人的心情,孟子曾舉瞭每個人都想將落水孩童救起來的例子。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要掉進井裏麵去瞭,必然會産生驚懼同情的心理。這不是因為想要去和這孩子的父母拉關係,不是因為想要在鄉鄰朋友中博取聲譽,也不是因為厭惡這孩子的哭叫聲纔産生這種驚懼同情心理的。
n【原文】
n苟不教a,性乃遷b。教之道c,貴以專d。
n【導讀】
n環境對人的影響如此巨大,不接受教育的話,人的本性可能會被環境左右,嚮著未知的方嚮發展而去。因而隻有依靠教育,教人以積極嚮上的做人道理,和正確的做事方法,纔能夠抵禦不良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成為一個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用的人。
n教育的道理講究“專”,即精力專一,不分散。學習做事時要精神集中,不一心二用。生活中要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廢。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要做到專心緻誌,不三心二意,纔能夠習得真知識,掌握真學問。
n【注釋】
na苟:如果、假如。教:教育、教導。b乃:於是,就。遷:改變、轉變。c道:規律、法則。d貴以專:以“專心緻誌”為重要。貴,寶貴、重要,值得重視;專,專一、專心緻誌、一心一意。
n【譯文】
n一個人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恰當的引導,那麼,他生來就具有的純潔善良的本性,就會為外界的各種不良誘惑,導緻後迷失本性,逐漸變壞。教育的根本法則就是“專心緻誌”,全心全意地教誨,一心一意地學習,可以讓人真誠善良。
n【細說活解】
n學習之道,貴在專心
n學習講求專心緻誌,講究持之以恒,切勿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纔能學習到真正的學問,不然學習任何事都抱以淺嘗輒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是不可能獲得真知識真學問的,終隻會一事無成。
n弈鞦是我國戰國時期下棋好的人,名聲遠揚。有兩個年輕人拜在他門下,跟著弈鞦學下棋。弈鞦曾教導這兩個年輕人,學習下棋講求心神專一,不能鬍思亂想。
n弈鞦授課的時候,一個年輕人遵從弈鞦的教誨,聚精會神地聽著弈鞦講解棋藝,下課後還認真鑽研弈鞦講過的內容。他在思考棋藝的時候,無論發生多麼熱鬧有趣的事情,都不會為之打擾,就專心緻誌學習琢磨。另外一個年輕人則把弈鞦的話當作耳旁風。弈鞦授課的時候,這個年輕人雖然耳朵上聽著弈鞦講課,但是心裏卻在想著其他的事情,三心二意。
n學瞭一段時間,弈鞦將兩個學生叫到一起,讓他們對弈,以試探一段時間的學習是否有所長進。兩人擺瞭棋盤開始下棋,素來認真的年輕人全神貫注地研究棋局,而另外一個心裏則想著要是有隻天鵝飛過來,他要怎樣找弓箭去射下來,如何做一頓美味的天鵝大餐。
n弈鞦看到兩個學生的兩種狀態,隻搖搖頭嘆氣說:“今後你們兩個中,有一個大有成就,另一個則一事無成。”
n這個故事通過對比弈鞦的兩個弟子的學習態度,嚮我們說明瞭學習專心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做到專注持久、專心用功、專研刻苦這三“專”,將來纔能有所作為。
n【原文】
n昔孟母a,擇鄰處b。子不學c,斷機杼d。
n【導讀】
n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因此選擇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謂“近硃者赤,近墨者黑”,生活中周圍的人道德高尚,為人和善,那麼小孩子也會跟著善良正直;如果身邊的人都品德不良,言行粗鄙,那麼小孩子就會一樣惡行沾身,品行敗壞。
n同時傢長對於小孩子的懲奬,應當講求正確的錶達方法。做對瞭要給予錶揚,做錯瞭要批評指正。選擇適當的懲奬方法,收益更好的效果。
n【注釋】
na昔:過去、從前。孟母:孟子的母親。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傢、教育傢。b擇:選擇、挑選。鄰:鄰居。處:居住。c子:孩子,這裏指孟子。d斷:割斷、摺斷。機杼:織布機的梭子。
n【譯文】
n從前,孟子的母親對選擇好的鄰居這一點十分重視,為瞭挑選到適閤孟子學習的居住環境,曾多次搬傢。孟子一開始貪玩不愛學習。有次他偷懶逃學迴傢,孟子的母親非常痛心,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摺斷瞭,嚴厲地訓誡孟子:“不能認真有恒心地學習,就像這梭子一樣,梭子斷瞭,就不能織布瞭,前麵的努力都白費瞭,這樣半途而廢是不可能成為有用的人的。”
n【細說活解】
n孟母三遷
n母親是孩子的個老師,也是一生的老師。古時候的婦女大多都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母親對於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n孟子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傢,是儒傢學派的代錶人物。孟子自幼喪父,由母親倪氏一人辛苦養大。全傢生計靠倪氏日夜紡紗織布,維持生活,十分辛苦。倪氏是一個十分有見識的婦女,她知道環境會對小孩子産生深刻的影響,所以為瞭給孟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前後搬傢數次。
n開始,孟子和倪氏住在荒郊野外的墓地旁,常有穿著孝服的送葬隊伍,一路吹吹打打地來往於孟子傢門口。孟子年紀小,覺得好玩,就哭學各種各樣的喪儀。他看見人傢用鋤頭挖齣墓穴,把棺材埋瞭。小孟子便也模仿著他們的動作,用樹枝挖開地麵,認認真真地把一根小樹枝當作死人埋瞭下去。
n孟母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就把傢搬到瞭市集旁。這次他傢的鄰居是一個屠夫,每天要殺豬賣肉。小孟子覺得很好玩,就跟著肉鋪夥計學起來,天天也在那剁肉,跟人傢討價還價,儼然變成瞭一個賣肉的小販子。孟母知道這樣下去是沒有好處的,當時的社會重農輕商,商人在古代社會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孟母一狠心,便再次搬傢。
n這次搬傢搬到瞭一所學校旁邊。學校裏每天弦歌不絕書聲琅琅,一個花白鬍子的老頭成日裏搖頭晃腦,拖著長長的音調念書。孟子覺得十分新奇,就每天都跑到學校外麵玩,偷偷看學校裏的孩子怎麼念書,怎麼學習規矩,迴傢之後也學著他們的樣子打躬作揖,彬彬有禮。
n孟母是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務實,無私慈愛,但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又十分地果敢決絕,因為她深知環境對於一個處於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會跟著模仿時期的孩子的影響,因此纔屢屢搬傢,隻為瞭孟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就是古人所說的“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孟母在教育孩子方麵十分講究方法,小孟子到瞭上學的年齡要去念書瞭。孟子雖然愛學習,但是小孩子都貪玩,有時候覺得學習太枯燥瞭就會逃學跑齣去玩。孟母知道之後很生氣,等孟子玩夠瞭迴傢之後就把孟子叫到身邊,一句話也沒說就把織布機上的梭子給弄斷瞭,梭子斷瞭就意味著不能繼續織布瞭,無數個日夜辛勞就這樣白白浪費瞭。孟子看在心裏很著急,就跪下來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孟母告訴他:“讀書學習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就像我織布必須從一根根綫開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後纔能織成一匹布,而布隻有織成一匹瞭它纔有用,纔可做衣服。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能專心緻誌持之以恒,像這樣半途而廢淺嘗輒止又有什麼用呢?”孟子聽瞭母親的話,心裏真正受到瞭震動。他認真地思考瞭很久,終於明白瞭道理,從此專心讀起書來。終成為一代亞聖,中國儒傢思想的代錶性人物。
n孟母看見孟子沒有好好學習,並沒有使用棍棒教育,而是用事實來教育孟子,讓孟子自己去思考事情的道理,這樣不僅培養瞭孟子獨自思考的能力,還避免瞭棍棒教育令孩子産生叛逆心理的副作用。孟子終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傢、教育傢,和孟母三遷、擇鄰而居是分不開的。
n【原文】
n竇燕山a,有義方b。教五子,名俱揚c。
n【導讀】
n古代一個傢庭一般有很多孩子,但是傢長並不會因為孩子多而忽視瞭對他們的教育,放鬆瞭對他們的要求。現代人通常都隻有一個孩子,因此更多的目光匯集在一個孩子的身上。即便對孩子更加重視,也要掌握好教育的方法和內容,學習古人教育後代的責任心和方法,不僅僅要教育孩子們好好學習,更要培養他們的品質道德全麵發展。
n【注釋】
na竇燕山:五代人,本名竇禹鈞,由於他住在燕山附近,人們就稱他為“竇燕山”。竇是人的姓。b義方:(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好辦法。c名:名聲。俱:全、都。揚:顯揚、傳播。
n【譯文】
n五代時的竇燕山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不僅采用恰當、良好的教育方式,並且總是以身作則。竇燕山有五個兒子,在他的嚴格教育下,都成瞭品學兼優的人纔,每個人都很有成就,聲名傳播四方。
n【細說活解】
n五子登科
n五子登科是結婚時常用的祝福語,祝願新人能夠多子多孫,而且子孫各個有齣息。這個成語齣自於宋朝時期的竇燕山一傢,竇燕山齣身於富裕的傢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戶。竇燕山為人不好。以勢壓貧。傳說他做事缺德,所以到瞭30歲,還沒有子女,竇燕山為此十分著急。一天晚上做夢,他死去的父親對他說,是竇燕山心德不端,如不痛改前非,不僅一輩子沒有兒子,還會短命。從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再也不做缺德的事。
n竇燕山還在傢裏辦起瞭私塾,請名師教課。有的人傢,因為沒有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後來竇燕山因為周濟貧寒,剋己利人,廣行方便,受到人們的稱贊。不久,他的妻子連續生下瞭五個兒子。
n之後,他便把精力用在培養教育兒子身上,不僅時刻注意他們的身體,還注重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修養。竇燕山每天督促孩子們讀書學習,並且親自教導。哪個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他都會耐心地講解,即便是小的問題也不會遺漏。
n在竇燕山嚴格的教育下,五個兒子都成為有用之纔,先後登科及第,做瞭大官。當時人贊竇燕山的五個兒子為“竇氏五龍”。
n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曾賦詩一首說:“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這裏所說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對竇燕山“五子登科”的評價和頌揚。
n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從古至今每個傢長的願望,古代傢庭組成和現在的傢庭組成不同,古代時講求兒女滿堂、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而現在我們的傢庭一般隻有一個孩子。古人子孫眾多,卻也都不放鬆對孩子的教育,無論在學習事業還是道德修養上,都能躬身親為地教育孩子,讓他們長成有用的人纔。因此我們應該學習古代傢長們的教育方式,多引導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們也能全麵地發展。
n【原文】
n養不教a,父之過b。教不嚴c,師之惰d。
n【導讀】
n父母的職責不僅僅是撫養孩子長大,更是教孩子以做人的道理,懂得是非觀念,讓他們以健康積極的心態走嚮社會,成為對社會發展有用的人纔。長大成人並不僅僅是單純地養大而已,更重要的是教導其“成人”,成為能在社會上立足的有用之人。
n孩子走進學堂,老師就擔起瞭教育他的重任。正所謂嚴師手下齣高徒,傳道授業的時候老師的要求若是不嚴格,就是變相地害瞭孩子,是不負責的錶現。
n以上是《三字經》的部分,主要說明瞭環境對人的影響,由此錶明教育對人的重要意義和從事教育的人應該遵循的原則。
n【注釋】
na養:養育、撫養。不教:不教導、不教育。教,教育、教導。b之:的。過:過錯、過失。c不嚴,不嚴格。嚴,要求嚴格。d惰:懶惰、懈怠,馬虎不盡責,與“勤”相對。
n【譯文】
n父母如果認為隻要將孩子們撫養長大,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就可以瞭,卻沒有教給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這是父母的過錯。而老師不能嚴格要求學生,導緻學生因為放任自流而荒廢瞭學業,這是老師怠惰,沒有認真擔負起自己的責任。
n【細說活解】
n遺子韆金不如遺子一經
n古人有雲:“遺子韆金不如遺子一經。”給孩子留萬貫傢財不如給孩子留下一本經書。這裏的經書我們可以當作纔能來講。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經對傢長說:“你能為孩子做的,就是在他們蹣跚走路的時候扶一把,你沒必要邊鋪路邊抱著他走。”
n漢朝時有疏廣和疏受叔侄倆,二人都因纔華齣眾而被皇上封為太子太傅,任職期間,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賜,被稱為“二疏”。後來二人稱病請求還鄉,皇上念他們年邁,就賜他們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金五十斤允許他們還鄉。叔侄二人迴鄉後,每日在傢中擺酒設宴,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娛樂,還將金遍贈鄉裏。過瞭一年多,疏廣的朋友就勸疏廣,應當買田置宅,為子孫後慮,而不是這樣每天耗費。疏廣卻說:“我不是不為子孫考慮,隻是傢裏本來有舊田老宅,子孫如果能夠勤於耕作,那麼衣食住行應該是夠瞭的。現在他們憑空多齣這麼多錢財,隻會讓他們以後的人生懈怠罷瞭。賢能的人要是有很多錢財,就會拋棄他們原本的誌嚮;愚蠢的人有很多錢財,隻會增長他們的過錯。再說這些錢財本來就是皇上賜給我養老的,所以我希望能和鄉黨宗族一同享受皇上的恩賜,不可以嗎?”朋友被他說得心悅誠服。
n養育子女不僅僅是將他們養大,讓他們吃好喝好衣食無憂,而是在教授他們知識、道理,讓他們在心靈上自立自強起來,掌握一項安身立命的技能,而不是永遠依偎在父母懷中的溫室花朵。俗話說,棍棒之下齣孝子。嚴格的傢教能夠讓孩子對於規矩和禮儀形成更深刻的認識,然而也並不鼓勵父母以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亦鬆亦弛,亦嚴亦寬,掌握好教育的力度,纔是好的教育之道。
n【原文】
n子不學a,非所宜b。幼不學c,老何為d?
n【導讀】
n兒童生性愛玩,但是對孩子幼年時期的教育是極為重要的。在幼兒時期,人的記憶力很好,凡是記住的東西基本都能終生不忘。因此這段時期的學習不能耽誤,因為所有的知識和本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需要後天的學習和教導。正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少年時期不好好學習知識和本領,荒廢瞭好的年華,將來會遺憾終身的。
n【注釋】
na子:子女、孩子。b非所宜:不應該。非,錶示否定的意思;宜,閤適、應該。
nc幼:年紀小的時候。d老何為:年紀大瞭能做什麼。老,年老的時候;何:錶示疑問的語氣,什麼;為,作為。
n【譯文】
n如果父母和老師都盡到瞭自己的責任,創造瞭良好的學習環境,小孩子卻不好好讀書,這是不應該的。一個人小時候不好好讀書學習,等到年紀大瞭,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還能有什麼作為呢?
n【細說活解】
n莫等閑,白瞭少年頭
n“莫等閑,白瞭少年頭”是我國民族英雄嶽飛的《滿江紅》裏的詞句,原意是指好男兒不要將大好青春消磨,應當抓緊時間建功立業。現在則是勸解年輕人,不要在年少時荒廢青春,蹉跎歲月,等到華發早生再幡然悔悟,為時晚矣。
n古人認為,13歲以前的記憶力好,所以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將現在不能理解的文章道理統統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增加,很多道理都會明白。北朝時有一個有名的學者,名字叫顔之推。他著有《顔氏傢訓》一書,被譽為“傢教規範”,大緻講的就是如何教育孩子。
n顔之推有好幾個孩子,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顔之推便讓他們讀書。一次孩子問顔之推:“爸爸,我們非要讀書嗎?我看有好多人,沒有讀過什麼書,也能夠高官厚祿、錦衣玉食的,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顔之推迴答說:“的確有那種不用讀書,隻憑藉父輩的福蔭,就當上大官,坐享榮華富貴的人。但是每到緊要關頭時,這些人就束手無策,因為他們沒有讀書,沒有知識。”孩子又問:“那我們能不能長大些再讀書呢?”顔之推又說:“讀書學習應當隻爭朝夕,趁年紀小、記憶力好的時候多讀些書,將來纔能對於聖賢們的道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後纔能盡早為國傢服務,成為有利於江山社稷的人纔。”
n有些傢長會說,孩子還太小,應該讓他們多玩玩;也有些傢長會讓孩子學習很多功課,絲毫不放鬆對孩子的教育。這兩種傢長都沒有錯,但是如果能夠綜閤一些,在該玩樂的時候不將孩子關在屋裏學習,該學習的時候也不因為孩子覺得苦就放鬆教育,這樣纔不失為全麵的教育之道。
n【原文】
n玉不琢a,不成器b。人不學,不知義c。
n【導讀】
n玉石精美,是因為有能工巧匠對其精心打磨與雕琢,否則,隻是一塊頑石。人也一樣,如若不經曆學習與磨煉,就不能擁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言行舉止不符閤道義,那麼無論再怎麼聰明伶俐,也不會得到社會認可,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纔。所以從古至今,賢明君主都將教育視為治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人隻有經過學習纔能激發自己的能力增益自己的德行,懂得自我約束。
n【注釋】
na玉:玉石。琢:雕刻加工玉石。b成:成為。器:器皿、用具。c知:知道、懂得、明白。義:義理,公正閤宜的事,思想行為的規範。
n【譯文】
n璞玉剛開采齣來的時候,看上去和普通的石頭差不多,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雕刻加工,就不能成為珍貴的飾品和器皿。人也是一樣。一個人無論有多高的天賦,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得為人處世的正確道理,原本優良的天賦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n【細說活解】
n小時瞭瞭,大未必佳
n“小時瞭瞭,大未必佳”齣自於南朝時期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說的是孩子小時候聰明伶俐,但是長大之後未必會像小時候一樣那樣聰慧。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為的就是“傷仲永”的故事。
n宋朝時,有一個小孩叫方仲永,他傢世代以種田為業。從小仲永齣生,不曾認識筆墨紙硯,有一天忽然放聲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 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 (全彩印刷 圖解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 (全彩印刷 圖解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 (全彩印刷 圖解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三字經、百傢姓、韆字文 (全彩印刷 圖解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