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全新的、划时代的阐述。
半个美国都投资于股市,但是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还在争吵不休:经典经济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和有效率的,行为经济学家却认为人都是非理性和低效率的,这也是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频发的原因。这是经济学方面最重要和最大的分歧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对投资管理和金融管制到底有没有用,各界有不同的看法。
世界金融工程学知名学者罗闻全,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理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
罗闻全是较早将神经科学、进化和计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金融的经济学家,他综合利用神经科学、进化论和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揭示出至今为止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并不能概括全局。当市场动荡,投资者依据本能做出反应,为其他人留下了获利空间。适应性市场假说诠释了,金融进化是如何以思想的速度塑造人们和市场的,这也是投资者和市场在稳定和危机、获利和亏损、创新和监管之间摇摆的根本原因。
这本书包括了诸多领域的丰富故事,以市场的效率起源和失败历程为起点,阐述了投资者行为的核心原因,并最终落到实际:对冲基金是怎么成为“金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相为何,以及我们应如何避免引发下一场危机。
罗闻全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对市场现实的剖析,值得每位关心财富涨落、全球局势变化的读者深思。
太无聊了。一个老教授在卖弄他数学,量化,生态等各类知识。确实不是堆砌,但是行文特别散。最终无明确的结论。对于现实世界也没有任何指导意义。2018 读的最后一本书。
评分##金融市场并未遵循经济规律来运行,时而理智,时而疯狂恰恰是我们人性的折射,而改变这一切心态的恰恰是我们的环境。
评分##1. 人既不完全是理性的,也不完全是非理性的,而是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生存的需要,因此是“适应性”的。2. 理性和非理性对生存的影响会因具体情境而不同。更微妙的是,人们对理性和非理性的评估会因为评估框架的变化而不同。3. 理性和非理性是一个相生相克、不断往复的过程。也正是这种互相适应的过程,使市场在有效和失效之间不断地摆荡。
评分##非理性行为和行为经济学下的经济理论补充
评分##金融市场并未遵循经济规律来运行,时而理智,时而疯狂恰恰是我们人性的折射,而改变这一切心态的恰恰是我们的环境。
评分##人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决定了只有适应性经济才是最合宜的.
评分##最后一章及行为金融学挺不错。。至于什么是适应性或进化性市场,依旧懵逼不止。感觉有点像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市场与个体群体间互相影响,至于好坏,自我认知是属于周期性的。。
评分##(我这个)文科生看经济学的书有天生的短板: 就是强行跳过和数学相关的部分,把经济学当成故事书来读... 所以,这本书,阅读体验不如薛教授的经济学讲义,但是,吉光片羽还是有的。 而且,在适应性市场学里找一点点确定性,知易行难,操作难度:五颗星???? (所以,本书还是不推荐读了...)
评分##作为金融工程从业者,罗文全教授是很难跳过去的。这本书就是这么神奇,本来我以为讲的是把金融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这已经老生常谈了),没想到一上来先回顾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发展,又讲述了脑科学的进步,最后落脚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分解,同时还重点提到了监管思路。 然而,在看似刺激的精神之旅下,却掩盖着令人不安的事实,比如为什么没有重点讨论新范式的推导和应用?为什么没能梳理行为金融学?为什么结尾如此乐观地认为金融可以消灭贫困却忽略了,金融本来就是零和游戏的事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