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诗性之作 孤独执着的低语
细微流淌的情感 跨界影像的新尝试
-
《午后:杜拉斯全集3》为《杜拉斯全集》的第三卷,收入杜拉斯于1954至1962年间写的三部作品《成天上树的日子》《广场》《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都是富有特色的虚构小品,写作的实验性尤其突出。
∽ ∽ ∽
《成天上树的日子》为故事集,收录《成天上树的日子》《蟒蛇》《道丹太太》《工地》四篇,以虚构故事书写母爱、偏见以及绝路之爱等主题。
《广场》通过一个流动商贩和一个年轻女佣在街头广场椅子上的琐碎对话,表现日常生活,捕捉细微情感,特别是人在社会中的孤独感。
《广场》是杜拉斯改编上演的第一部戏剧,至今仍在法国巡演。
-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描写夏日午后的山上,七十八岁的昂代斯玛先生为钟爱的独生女购置的房屋前等候工程承包人到来,几个小时里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起伏的思绪与山中光影的交错营造出惆怅的氛围。
-
《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由加拿大导演米歇尔·布洛尔特执导,于2004年拍成电影。
##喜欢
评分##浪子在母亲弥留之际的极其厌烦,蟒蛇则是最赤裸裸的欲望;《工地》表达的就是压抑在心中的暗恋,急迫地渴望相遇。杜拉斯这种以较短篇幅去阐述爱情或烦闷的主题实在不合我的口味。
评分##不愧是王小波欣赏的杜拉斯 俺着实看不太明白
评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好沉闷。看了几篇,总以为会发生点什么,却都在絮絮叨叨,没发生什么,或发生了什么又只有角色在心照不宣,看不懂。
评分##4短篇2中篇,短篇中有母爱、欲望、底层人的生活、意识流的暗恋;中篇《广场》又是杜拉斯的一次尝试,通篇对话,有电影《爱在》系列的味道,一对男女之间聊幸福与不幸、聊变化、聊自主、聊婚姻,看似散漫自由,实则精心设计;《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是个迟暮之年的老人夏日午后漫长的等待,在荒凉寂寞的海边房子里等待独生女和包工头,等待中与陆续出现的小女孩及其母亲对话,他的目的不明确,他的等待漫长的没有尽头,山中光影逐渐暗淡,人与景都陷入一片怅惘,读者期待的最终也没有出现
评分##看起来费劲
评分##广场和午后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小说。广场是没有方向的平庸的生活,午后是等不到的落寞与孤寂。
评分##用沉溺来形容读这本书的过程并不过分,杜拉斯的语言牢牢地把读者和读者身边的氛围吸附住,阅读的空间变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结界——「杜拉斯一刻」。杜拉斯说春天无处不在,而杜拉斯本人,也无处不在。尤其是「广场」的三章,凸显出她写对话的功力,读起来像经过无人的下坡路段,一刻也停不下来。“也许就在今年夏天,说不定就在今年夏天,您就走进客厅,宣布说:从今以后,您另谋高就,不再给这个世界服务了。”
评分##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