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
前《Esquire》日本版副总编、现中日两国跨国编辑美帆,历时5年走访各地工艺制作现场,采访众多传统、新生代手工艺人,书写造物人的故事与美学。继《诚实的手艺》(2016年出版),美帆续写更为完整、详尽的日本手工艺文化,传递手作物中蕴藏 着的人性的温暖。
《造物的温度》以地域为轴,详细地介绍了天童将棋驹、正蓝冷然、堤烧、仙台堆朱、仙台人偶、山形铸物、和镜·魔镜、喜世留、川尻笔等近40种日本手工艺。其中,既有历史已逾千年的传统手艺,也不乏新生代手艺人独创的新技艺。
===================
[编辑推荐]
◎《诚实的手艺》姊妹篇,黄永松、许知远、李宗盛、令狐磊诚意推荐!
◎ 多位“人间国宝”登场,揭秘日本国宝级工艺。
◎ 新生代手艺人为传统工艺带去新气象,书中可窥见工艺之未来。
◎ 需要能够制作手工艺品的环境的并非只有匠人,我们同样需要。原研哉、长冈贤明以“传统工艺守护之人”身份细聊工艺之道。
◎ 历时5年的现场采访,很难再有书能如此深入、全面地介绍日本手工艺了。
◎ 也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日本购物、旅行指南。《造物的温度》以地域分类,阅读过程中就像和作者一同走过了日本多个都道府县。疲于千篇一律的日本都市行,不如跟随本书的脚步,去往日本乡村,购买精美且独一份的手工艺品吧。
===================
[名人推荐]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在无意识中寻求能够感知人体温度的东西。手工艺品直接地回应了这一需求,所以我们将之视为必需,不能失去能够制作手工艺品的环境。
—— 美帆
读了《造物的温度》,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也有久旱逢甘露的欢喜……
我认为造物有三种温度:
一、所有手工物品,不只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产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了历史文化。
二、现场看匠师动手做,是道的观照,通过观摩他们动手做,反思百姓“顺天应人”“利物共生”的人生意识。
三、在传承祖先智慧方面,要保护其成为火种,不能令其成为灰烬。
—— 黄永松(《汉声》杂志创始人)
美帆的工艺之旅令我大开眼界,这些器物承载着历史的层次与生命之趣味。
——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
##与《诚实的手艺》成对,可对日本手工艺有一个综合、入门的了解。
评分##日本的手工艺也存在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有些技艺哪怕再美,也终究会湮灭在时光里,而像赤木明登的漆器、荒川尚也的玻璃器物、安腾雅信的器物,都在坚持传承的基础上有更多哲学和美学的实践,这两年他们的器物在国内也蛮受推崇的。看过几次荒川尚也的玻璃器皿,真的太美了…书末有原研哉和长冈贤明对于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的思考,近期深圳也有长冈贤明长效设计的展。传统的未来,真的是一个值得潜心去做的题目。
评分##写毛笔和手那两篇还不错
评分##“人类只会爱上能用手触碰的东西”。这是一本翻开就能让人感到平静的书。
评分##那么多工艺都起源于国内,但却发展的特别好,令人羡慕。
评分##五月份就买了的书拖到现在终于看完了/ 书本的装帧很好,纸张的质感让我有种在看杂志的感觉/ 日本工艺家陶艺家的采访报道近一年来看了不少,这本的作者真的是很深度地去挖掘了每一个技法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 对美的追求无止境
评分##日本的手工艺也存在着后继乏人的问题,有些技艺哪怕再美,也终究会湮灭在时光里,而像赤木明登的漆器、荒川尚也的玻璃器物、安腾雅信的器物,都在坚持传承的基础上有更多哲学和美学的实践,这两年他们的器物在国内也蛮受推崇的。看过几次荒川尚也的玻璃器皿,真的太美了…书末有原研哉和长冈贤明对于现代设计和传统工艺的思考,近期深圳也有长冈贤明长效设计的展。传统的未来,真的是一个值得潜心去做的题目。
评分##岁月静好
评分##岁月静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