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格非首部清華文學講稿,三年“小說敘事研究”課精華
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華大學中文係“小說敘事研究”課上,從19世紀中期以來的小說傢裏精選齣三個案例,討論一百多年來社會、曆史和文化觀念的變革。在課程錄音與講義的基礎上,整理成這捲珍貴的文學講稿。
✍️三位不安的現代隱士,三種帶預言性質的偉大作品
《沒有個性的人》|穆齊爾:被二戰的炮火驚醒,流亡瑞士
《暗夜行路》|誌賀直哉:一生搬傢多達26次
《白鯨》|麥爾維爾:一直在海洋與陸地、城市與孤島的生活之間搖擺、
✍️對鄉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興起引發的問題,嘗試作答
對現代文明進程的強烈質疑和反思,是19世紀以來所有偉大小說的共同特徵。本書所選的三位小說傢,皆是由傳統自然過渡到現代文明的居間者。格非條分縷析其作品,嘗試對鄉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興起引發的問題,做齣理性迴答。
從某種意義上說,今日危機並未消除。在他們嚮未來眺望的目光中,我們身處其間。
【內容簡介】
《望春風》齣版後,引發的對鄉村文明衰落或城市化興起的睏惑與憂慮,餘波猶在。2018年至2020年,格非在清華大學中文係“小說敘事研究”課上,將這些問題帶入現代小說史的脈絡中思考,從19世紀中期以來的小說傢裏精選齣三個案例,討論一百多年來社會、曆史和文化觀念的變革,由此形成這捲生動的文學講稿——《文明的邊界》。
本書聚焦奧地利作傢羅伯特•穆齊爾、日本作傢誌賀直哉與美國作傢麥爾維爾。從《沒有個性的人》《暗夜行路》至《白鯨》,格非帶讀者穿梭於文學的森林,去拜訪這三位不安的現代隱士。
對現代文明進程的強烈質疑和反思,是19世紀以來所有偉大小說的共同特徵。這捲文學講稿,以傳統自然過渡到現代文明的居間者之視角,發齣叩問:究竟什麼是現代文明的邊界?它到底要將我們帶嚮何方?
##應該先讀原著再來的
評分##書中提到的作品基本上都是自己不太會去讀的類型。以這種形式略讀一遍也有一些收獲。如果有有聲版或者可以聽作者講就更好瞭
評分##自以為得計
評分##應該先讀原著再來的
評分##什麼時候讀《白鯨》啊,拖好久瞭ch….
評分##視角
評分##好讀,推薦給中文本科生們。將羅伯特穆齊爾、誌賀直哉與麥爾維爾用一條在自然與文明、個人與社會間擺蕩的綫串起來,勾連瞭很多西方現代思想,對於三者都沒接觸過的我來說是非常友善的導讀,也是頗有啓發的評論(便簽貼滿瞭)。喜歡的點,比如穆齊爾的“道德營養液”、文學中的風景景觀化、麥爾維爾與卡夫卡的“逸齣者”之比較…最後,今年一定要讀完《白鯨》!
評分##講得真好,引發瞭我對閱讀這三位作傢,尤其是穆齊爾的興趣。文學史和思想史的串聯和對比雖然點到為止但都很恰當,下學期想聽格非的課瞭。
評分##從他人視角讀三本書,算不算懶讀????我覺得就算我看瞭這本書,再去看書裏講的三本書,還是會覺得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