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小鸟
天高任它飞
一段艺术家追求梦想的童年往事
一个底层女性震撼人心的成长史
◎ 编辑推荐
☆ 坚持自我、追求梦想,一个女孩的励志故事。
本书以瑞典艺术家贝尔塔·汉森的童年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出身农家的女孩冲破生活的牢笼,坚持做自己,努力追求梦想,并最终如愿的励志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的女性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被困于家庭,得不到进一步的自我发展。主人公贝尔塔热爱艺术,想获得再教育的机会。然而她总是被反对、质疑包围着,仅有的一点支持也因为母亲的离世而丧失了。在绝望中,她奋起反抗命运的不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父亲的理解。
这个故事诉说了一个女孩的悲伤与渴望,在传统社会中的不易,以及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坚韧。这些宝贵的精神能给予女性乃至所有心中有梦想的人强烈的心灵震撼,激起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
☆ 主题丰富,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本书是作者萨拉·隆德贝里为儿童创作的图画书,但它所探讨的内容可以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除了最突出的“追求梦想”主题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与讨论,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应对命运的挑战、对自由的渴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象力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力量、艺术对生活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被巧妙地融入故事,被描绘得深刻而动人,同时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诗意的语言、高度艺术性的画面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一段艺术家的往事。
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家贝尔塔·汉森的日记与信件,因而整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点像日记的感觉,语言简洁、诗意、饱含深情,对于年龄小的读者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
画面色调明丽,暗示着一种希望、一种蓬勃的动力。作者萨拉·隆德贝里是一位具有超高艺术修养的绘者,她利用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水彩、水粉、拼贴,提供给读者难忘的、甚至是惊艳的视觉体验。同时,画面中反复出现的蓝色小鸟是一个不断被强化的故事意象,它被很巧妙地融合在故事的叙述中,一步步走向升华。整个故事就是被这种高度的艺术审美包围着,与艺术家的故事原型完美契合。
☆ 基于真实事件的传记绘本,故事更有力量。
贝尔坦·汉森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艺术家,童年经历在她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儿时做出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她,这足以证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事在人为。由这段经历写就的故事,比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深受鼓舞。故事的后记再次强调了这种真实感,帮助读者了解更多故事之外的信息,更充分地理解人物。
◎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女孩贝尔塔生活在瑞典北部的一个小农庄,妈妈患有严重的肺结核,长年卧病在床,贝尔塔和姐姐们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贝尔塔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且希望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能继续求学。但爸爸很反对,他觉得画画只是浪费时间,对生活没有实际意义,一个女孩子的生活要务是做好家务,照顾好家庭,没必要接受更多的教育。贝尔塔认为这样的生活没有希望,她想追求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妈妈的理解与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心理慰藉。但是当妈妈的去世时,孤独和绝望令贝尔塔爆发了,她鼓起勇气反抗命运的安排,最终,爸爸同意了她的请求。
◎ 媒体推荐
“追寻梦想”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什么样的牺牲、劳作与痛苦?在《当我像鸟飞向我的梦》一书中,萨拉·隆德贝里对艺术家贝尔塔·汉松独特的人生故事进行了思考与诠释,造就了这样一本关于追寻艺术与生活的美好、富有生命力的儿童读物,它激励读者勇于去追随自己心中的“鸟儿”,飞往它们想去的地方。
——奥古斯特奖评委会
这本书不应该被错过,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它提供了双重的艺术体验——最优质的插图与最亲切的艺术家传记。
——英国图书馆协会
该书提供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体验,并向读者展现了多层次的故事内容:主人公贝尔塔的生活、她母亲日益恶化的健康,以及她的生活与自己对艺术蓬勃发展的兴趣之间发生的冲突。故事利用不同风格的绘画媒材,有效传达了画面的艺术性,增强了故事的广度。从画面中可以解读到复杂而动人的情感——一种未达成的渴望,还有一些悲伤和难过的情绪。这本书的形式像是一本艺术家的素描本,让人倍感亲切,同时它又是一场视觉盛宴。
——凯特·格林纳威奖评委会
◎ 获奖记录
2017年瑞典奥古斯文学奖
入选dPictus100本优秀图画书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提名
2020年Booklist青少年十大艺术书籍
2021年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
##《当我像鸟飞向我的梦》是一部非常打动人心的绘本,书中的很多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再加上,相得益彰的手绘插图,更令阅读的过程变得充满吸引力。这样正能量满满的著作,很治愈,也很有力量!
评分##设想了一下和学生共读——当代女孩或许不容易理解,为什么想当画家而已,却要如此拉锯抗争。一方面与时代背景和她的出生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如果仔细回想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看似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当代人,也同样处于各种有形无形的枷锁中。 婚或者不婚,生或者不生,甚至生几个,找安稳工作还是闯荡……家庭以“爱”的名义,社会以世俗眼光和条框,以隐形的训诫,把人们(不止是女性)禁锢在某种角色之中。女性受到的规训尤甚。 所有“发现自己 成为自己”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是顺利还是悲壮,都值得为之鼓掌。 此外这本书里让我比较感触的是妈妈,鼓励女儿追梦,与医生骄傲地谈论女儿。这一切或许是出于爱,而非认知高度,但已经跳脱出来女性“一代传一代”的视角局限和生活常规,给了女儿无形的托举。伟大。
评分##看到最后才发现是瑞典女画家贝尔塔.汉松的童年故事,当梦想还如一只睡着的小鸟,被她小心翼翼呵护在心底。。。在无助弱小又陷入人生寒冬的女性,未来只有做家庭主妇这唯一选项,所以极度压抑内心需要渴求的往事。字画都非常动人,北欧的酷寒,郁结,怯怯向往与温柔的幽幽火苗,改编自女画家信件日记画作的作品。4+
评分##即使不考虑性别意义,这仍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文字和艺术两方面的水准都很在线。
评分##对比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TA的渴望,TA的痛苦,TA的爱和梦想,你看到了吗? 为什么不允许萝卜有自己的追求?一定要一样正常吗? 你没有想过继续读书吗? 我已下定决心,豌豆汤事件就是我发出的最强烈的反抗! 我不愿意。 我不要! 100多年前一个叫贝尔塔的女孩,撕掉一个女人干的活,牧场放牛,家庭主妇的剧本,遵从内心强烈的渴望,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再忍受无尽的指责和嘲笑。 没有人告诉贝尔塔,TA还有其他的选择,除了家庭主妇。是什么让TA能够突破重重阻碍,向着梦想狂奔。是妈妈,TA是唯一一个真正懂我的人,她理解我内心对绘画的动力和热情。是医生是舅舅。更是TA内心的那团火焰,熊熊燃烧。闭上眼睛时,我仿佛触电一般,能明显感觉到指尖的战栗。我出神地看着一张张画,几乎忘记了对妈妈的思念。不画会死。
评分##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现实的局限中,忘记自己的梦。记:敞开来接受。
评分##还记得自己年少时的那个梦想吗?你记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已经淡忘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个梦想。以前在家跟孩子说起假如生活在100年前的话,很有可能我们根本就没有上学的机会,更不可能去上美术课和音乐课这样的课程,有故事的小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过程,同样很难,看了她的故事,很感动。
评分##设想了一下和学生共读——当代女孩或许不容易理解,为什么想当画家而已,却要如此拉锯抗争。一方面与时代背景和她的出生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如果仔细回想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看似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当代人,也同样处于各种有形无形的枷锁中。 婚或者不婚,生或者不生,甚至生几个,找安稳工作还是闯荡……家庭以“爱”的名义,社会以世俗眼光和条框,以隐形的训诫,把人们(不止是女性)禁锢在某种角色之中。女性受到的规训尤甚。 所有“发现自己 成为自己”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过程是顺利还是悲壮,都值得为之鼓掌。 此外这本书里让我比较感触的是妈妈,鼓励女儿追梦,与医生骄傲地谈论女儿。这一切或许是出于爱,而非认知高度,但已经跳脱出来女性“一代传一代”的视角局限和生活常规,给了女儿无形的托举。伟大。
评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我想成为谁好像那些最爱我的人也觉得并不重要;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在那个环境中的挣扎,探寻,都一度让我的坚持变成了隔绝我与世界的深谷…很喜欢这本的画风和色彩搭配,讲述的故事虽说在这几年已经不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但仍旧会让我感到庆幸,不久前的世界竟是那个样子而我们何其幸运,未曾身处其中。感到幸福,现在的我们大都获得了可以去飞翔的机会。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时间终究还是拥有了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