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魔法森林

走进魔法森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懿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问题的提起
第二章 格林童话产生的时代与背景
格林童话产生之前的格林兄弟
格林童话产生的文学背景
格林童话之前的民间童话集
格林童话产生的土壤
第三章 厄伦堡手稿:在修道院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手稿
厄伦堡手稿的来龙去脉
厄伦堡手稿的篇目
厄伦堡手稿的学术价值
未加修饰的原始记录
厄伦堡手稿与1812年初版、1857年最终版的对应关系
格林童话版本演变研究的重要资料
第四章 初版:格林童话的原始风貌
阿尔尼姆:格林童话出版的诱因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第1卷和第2卷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格林童话集》第1版第1卷篇目表
《格林童话集》第1版第2卷篇目表
《格林童话集》的学术性注释
对于初版《格林童话集》的批评
被删掉的34篇童话
《孩子们玩屠宰游戏的故事》的德文原文及中译
第五章 最终版: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修订
《格林童话集》的七个版本
锲而不舍的威廉·格林
改写所依据的两个范本
KHM——格林童话的编号
最终版与初版篇目的异同
小开本:《格林童话选集》
第六章 书面与口述:格林童话的两大源泉
源泉之一:书面材料
40%的篇幅来自书面材料
布伦塔诺留下的一个范本
摘录于书本的格林童话篇目表
源泉之二:口述
是谁给格林兄弟讲述了这些故事
故事的提供者们
初版第1卷和第2卷的讲述者
“玛丽奶奶”——一个架空的说故事人
第七章 佩罗童话对格林童话的影响——以《小红帽》为例
一个神话的崩溃
格林童话是纯粹的德国民间童话吗
为什么偏偏留下了《小红帽》
格林兄弟的《小红帽》
《小红帽》的讲述者
从1812年初版到1857年最终版,《小红帽》发生了哪些变化
1812年初版与1857年最终版《小红帽》对照表
佩罗版《小红帽》
《小红帽》的源头:《外婆的故事》
原始版《小红帽》与佩罗版《小红帽》的异同
佩罗和他的《鹅妈妈故事集》
佩罗版《小红帽》与格林兄弟版《小红帽》的比较
第八章 从厄伦堡手稿到初版,最终版的演变——例一:《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的故事来源
《白雪公主》:1810年厄伦堡手稿与1812年初版
《白雪公主》:1812年初版与1857年最终版
第九章 从厄伦堡手稿到初版、最终版的演变——例二:《玫瑰公主》
第十章 儿童文学语境下的格林童话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格林童话,是世界上许多家庭的必备图书。

•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股抹杀格林童话的逆流,所谓的“成人版格林童话”开始在各大中文网站上流传。

•格林童话没有成人版,但确实有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初版。它不断被改写、不断被修饰,一版又一版,经历了一个从聆听的民间童话向阅读的民间童话逐渐过渡的改写过程。随着格林兄弟儿童观的逐渐变化,格林童话作为教育之书的倾向也越发明显。

•本文采用文献学及版本学研究的方法,逐一比照格林童话的各个版本,发现其中的差异。

结论:最终版《格林童话集》才是儿童文学,格林童话是在格林兄弟确立了现代儿童观之后的产物。

本书是彭懿研究格林童话的理论著作,偏理论,内容提纲如下:一、格林童话,是世界上许多家庭的必备图书。二、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股抹杀格林童话的逆流,所谓的“成人版格林童话”开始在各大中文网站上流传。三、格林童话没有成人版,但确实有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初版。它不断被改写、不断被修饰,一版又一版,经历了一个从聆听的民间童话向阅读的民间童话逐渐过渡的改写过程。四、本文采用文献学及版本学研究的方法,逐一比照格林童话的各个版本,发现其中的差异。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着他的书长大 翻开时那种亲切感啊……

评分

##文献综述+历史梳理,个人创见虽不多且挖掘不深但胜在问题集中、条理清晰、解疑释惑。副标题应为“格林童话版本与演变研究”似更贴切。基本观点是:格林童话开始是为复兴日耳曼民族文化和学术研究而作,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儿童特点而不断加以改写,最终第7版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定本。格林童话的演变实际上是儿童观和儿童文学书面化的演变标志。格林童话有较多的法国文化背景、中上层阶层的趣味和民间故事的模式。

评分

##前面大部分是格林童话的成书过程和版本考据,分析与评论集中在最后一章。书名有点低幼,文字通俗易懂,言之有物,还不错~

评分

##前面大部分是格林童话的成书过程和版本考据,分析与评论集中在最后一章。书名有点低幼,文字通俗易懂,言之有物,还不错~

评分

##梳理了《格林童话》的前世今生,条理清晰,但是也能感觉到诚意还是不足,太多的摘抄和罗列占据了大半的篇幅。作者本人的观点并不多,大多借鉴了日本儿童文学研究者的观点。其实,我蛮希望这本书再深入一点。p.s.多抓鱼淘到这本书也是一种缘分吧。

评分

##读着他的书长大 翻开时那种亲切感啊……

评分

##文献综述+历史梳理,个人创见虽不多且挖掘不深但胜在问题集中、条理清晰、解疑释惑。副标题应为“格林童话版本与演变研究”似更贴切。基本观点是:格林童话开始是为复兴日耳曼民族文化和学术研究而作,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儿童特点而不断加以改写,最终第7版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定本。格林童话的演变实际上是儿童观和儿童文学书面化的演变标志。格林童话有较多的法国文化背景、中上层阶层的趣味和民间故事的模式。

评分

##笔法流畅 最后一章 看完这一本,又想重看安房直子

评分

##格林童话创作过程的八卦、比较各版本以推测格林兄弟的创作意图、欣赏和研究童话的角度。讲得很有条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