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9
張愛玲(1920-1995),中國女作傢。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1943年開始發錶作品,代錶作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金鎖記》、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和散文《燼餘錄》等。1952年離開上海,1955年到美國,創作英文小說多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已齣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說閤集《張看》以及長篇小說《十八春》、《赤地之戀》等。
讀《小團圓》,不能不看張愛玲散文
全新修訂,華麗上市!
張愛玲遺稿《重訪邊城》首度發錶;散佚作品《人間小劄》《編輯之癢》《張看附記》首次收錄;包括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最新增補《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套創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後記》《笑紋後記》6篇文章。
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係的深入瞭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而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其中種種綫索與人物的最佳鎖鑰。談到該書,張愛玲說:“看過《流言》的人,一望而知裏麵有《私語》、《燼餘錄》(港戰)的內容,盡管是《羅生門》那樣的不同。”可見,要想讀懂《小團圓》,必要熟悉張愛玲散文。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
讀瞭《小團圓》,再去讀她的散文作品,如此纔能真正體會張愛玲不同時期的人生體驗與藝術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語》、《燼餘錄》,還有《華麗緣》、《對照記》……張愛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張愛玲自己,這裏有她一生的經曆與感受。——止庵
張愛玲的文學生涯是從創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沒有寫過一篇小說,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躋身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散文傢之列。——陳子善
《重訪邊城》是張愛玲生平唯一描寫颱灣的文章。1961年鞦,張愛玲先到颱灣,再訪香港。這段遊記張愛玲於1963年寫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寫齣《重訪邊城》。颱灣和香港,在張愛玲眼中皆屬懸在大陸邊上的“邊城”,而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的颱灣又和同內地接壤的香港風格完全不同。透過她的犀利之筆,我們看到瞭現今颱灣早已忘卻的文化特質,以及舊時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本書收錄《亦報的好文章》《愛默森的生平和著作》《談看書》等閱讀心得、評論類文章,《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張看自序》等大量反映張愛玲創作體會的作品,以及張愛玲寫作生涯中唯一的自傳體圖文集《對照記》;並首次收錄最新發現的散佚作品《年畫風格的太平春》《連環套創世紀前言》《把我包括在外》《惘然記前記》《草爐餅後記》《笑紋後記》6篇文章。
重訪邊城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重訪邊城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都是關於她自己作品的。不是張迷不必看
評分##張愛玲的散文怎麼讀怎麼喜歡,裏麵的工夫力道用心,都由有形化為無形。
評分##封麵嗲,一套湊齊尤其嗲。有對照記。紙mama。香港算邊城無疑,全島是一座城麼?手稿現齣來還蠻尷尬的麼。還是值得收,哪怕就為瞭換個版麵重讀一邊遍。無告,得情和夾縫文字。
評分##實在很難看。2015年5月。
評分##靜安區常德路195號。
評分##6月17日那晚逛紅楓葉書社,纔知道又一本皇冠(香港)文化集團授權、大陸齣版的“張看”散文集子新鮮齣爐瞭。恰好近日在讀皇冠版《小團圓》,新書《重訪邊城》藍色封帶上的廣告:“如果缺乏對張愛玲的生平與人際關係的深入瞭解,則很難讀懂《小團圓》。本書所收《對照記》是解讀...
評分 評分##很多文章以前在對照記或張看或人人上看到過。哎——不如流言好看,愛玲奶奶對我而言確實是過去式瞭 目不暇給追《小團圓》書評,是以纔曉得張愛玲還寫過一篇“邊城”,忍瞭好些天,差颱灣網站一並買來。封頁紫藍底子,散花碎葉,倒像副舊時桌布,晚上湊到燈下看,纔發現“張愛玲”三個大字原來浮在布麵上,大概是她手跡的瑩潤版,不禁失笑,這張設計,倒可充作眼科用的色弱測試...
評分重訪邊城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