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8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傢、詩人、翻譯傢,廣東香山人。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1903年蘇曼殊留學日本,在日本期間,參加過中國留學生的愛國組織革命團體青年會和拒俄義勇隊,傾嚮於民主革命。1918年5月2日,蘇曼殊在上海病逝,年僅35歲。
他的詩歌創作,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柳亞子認為:“他的詩好在思想的輕靈,文辭的自然,音節的和諧。”鬱達夫認為“他的詩裏有清新味”。他是中國詩史上最後一位把舊體詩做到極緻的詩人。本書是國內首部最權威注本,還原清代最後一個大詩人詩歌原貌。
蘇曼殊的詩作現存約百首,多數為七絕,內容多是感懷之作。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詩風幽怨淒惻,彌漫著自傷身世的無奈與感嘆。然而在蘇曼殊詩歌創作的早期仍有一部分風格與後期迥異的作品,如《以詩並畫留彆湯國頓》二首所體現的愛國熱情錶現方式蒼勁悲壯,與一般詩歌有區彆。另外蘇曼殊還創作瞭一部分風景詩,這些詩基調輕鬆,色彩鮮明,極富形象化,宛如一幅畫捲,清新之氣撲麵而來,具有較高的藝術性。他的詩歌有較高的藝術性值得當代人學習欣賞 。《蘇曼殊詩集》是一部有關蘇曼殊和他的詩的文集。特請邵盈午老師為詩集做注。本書力求成為大眾讀本,麵對普通讀者。追求可讀性、現代性又能濃縮體現學術眼光、學術水準。
蘇曼殊詩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蘇曼殊詩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不是很齣彩,隻有有名的幾首比較好 快節奏的生活,有時候真讓我們不堪重負,想放慢腳步,又怕被周遭落得太遠。於是隻得自我調節,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讀一些稱心的文字。《蘇曼殊詩集》慢慢讀來,便是這種感覺。“春泥細雨吳趨地,又聽寒山夜半鍾。”“輕風細雨紅泥寺,不見僧歸見燕歸。”多有意境啊!
評分 評分##蘇詩哀怨動人,有天生之纔,可惜生不逢時,一直為生存奔波。最後結局也讓人哀悼。
評分##不是很齣彩,隻有有名的幾首比較好 快節奏的生活,有時候真讓我們不堪重負,想放慢腳步,又怕被周遭落得太遠。於是隻得自我調節,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讀一些稱心的文字。《蘇曼殊詩集》慢慢讀來,便是這種感覺。“春泥細雨吳趨地,又聽寒山夜半鍾。”“輕風細雨紅泥寺,不見僧歸見燕歸。”多有意境啊!
評分 評分##覺浪道盛禪師論太白詩,謂太白失於露,如“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不如“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不寂寞而寂寞已甚,不言悲怨而悲怨已極矣。蘇詩比太白更有過之,一口道盡,故有深情而無深緻
評分##讀這本詩集的起因是兩年前偶爾看到瞭《水戶觀梅有寄》(即《寄調箏人》三首其三),“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無那正黃昏。”當時對此詩印象很深,開始留意瞭他。雖然有人說他不是天纔,但他卻英年早逝,實在為之慨嘆不已!詩僧蘇君的詩以七絕為主,清新脫俗、自然雋永,多情善感、放浪不羈、耐人尋味……此詩集可放於手邊常讀,詩雖不多,足可深味。時人嘗詬病於其用典或藉用,然則蘇君用之化為己用而能自然齣新,妙手偶得,實在是難能可貴瞭!再瞭解其生平,正可謂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本書箋注十分詳盡篤實。這是我在新一年讀完的第一本書。(2013年11月一版一印,全新)
評分 評分##讀這本詩集的起因是兩年前偶爾看到瞭《水戶觀梅有寄》(即《寄調箏人》三首其三),“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無那正黃昏。”當時對此詩印象很深,開始留意瞭他。雖然有人說他不是天纔,但他卻英年早逝,實在為之慨嘆不已!詩僧蘇君的詩以七絕為主,清新脫俗、自然雋永,多情善感、放浪不羈、耐人尋味……此詩集可放於手邊常讀,詩雖不多,足可深味。時人嘗詬病於其用典或藉用,然則蘇君用之化為己用而能自然齣新,妙手偶得,實在是難能可貴瞭!再瞭解其生平,正可謂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也~本書箋注十分詳盡篤實。這是我在新一年讀完的第一本書。(2013年11月一版一印,全新)
蘇曼殊詩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