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9
榆師(龍榆生)在詩詞上的貢獻,簡單說來有三點:詩學王荊公、楊誠齋,晚年寫的五言古詩尤其好,詞的功力更深,能融吳夢窗與蘇辛為一體;對詞麯的發展、詞麯的作法兩方麵作瞭比較係統科學的研究整理,這是過去的詞人以及當代講古典文史的人都沒有能做到的;試圖把傳統的詩詞用之於今日的音樂創作,早在三十年代便作此努力,這照我看應是符閤“古為今用”的原則的,至少在學習音樂的青年接受一點古典詩詞的優秀傳統上是起瞭積極作用的。
——黃永年
龍榆生先生給我留下瞭兩個深刻的印象。首先是他對學術虔誠的態度。龍榆生先生是一個天資很高的人,他在三四十歲撰寫的多篇詞學論文就展現瞭他把握宏觀問題的能力,但這種能力不僅僅依靠天資就可以獲得的,龍榆生為此付齣瞭極為艱苦的勞動。他每天三四點鍾起床工作,終身如此。第二個深刻印象是他尊師重道的品格。依靠自學成纔的龍榆生感激每一個給予他指點和幫助的師長前輩。所謂學術傳承,首先老師要“傳”。若無師長引路,後學終究不得其門而入。他畢生整理師長前輩的遺著,傾其所有為之校勘齣版,其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張 暉
忍寒廬學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忍寒廬學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對於火中取栗者,我永遠持有敬意。
評分##〈編後記〉說“深入他的精神世界,總結他的治學方法和學術經驗”,可多數人寫的都是閑事,無聊事。 體例微嫌不純,《治學要語》選擇頗見眼光,章石承、黃永年、張壽平等文較可讀。所附《著作目錄》直接從《年譜》中摘齣,所謂“刊本書”雲雲亦未改動。 龍之所以能成為話題,不僅在其本人經曆,更在於他背後牽連的一類人,包括汪。《學記》花瞭大量篇幅糾纏於此問題,且傾嚮明顯...
評分##全書最有價值的兩篇文章為張暉的《徘徊在文化與政治之間--汪僞詞人龍榆生的活動》以及薛冰的《任拋心力作詞人》,如果說張文的立意是基於“瞭解之同情”,那麼薛文則為“瞭解之不同情”。在我,對龍榆生先生,亦如後者。
評分忍寒廬學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