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5
中岛幼八,1942年生于东京三田。一岁时全家移居中国东北,抗战胜利后由中国养父母抚养长大,1958年回国。1966年进入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总部事务局,主要从事翻译工作,全面投身于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群众运动。之后也一直从事日中翻译工作,为两国的交流服务。六十九岁退休,七十岁开始撰写回忆录《何有此生》,完成日中两个版本。
他是一名“老日中”,即日本的日中友好活动家。
他曾与唐家璇同场做过翻译。唐家璇主动介绍他说:“中岛先生长期从事日中友好工作。”
他始终对中国怀抱感恩之心,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中日两国友好做见证。
中岛幼八,曾作为日本遗孤在中国生活十五年。一岁即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牡丹江省宁安县。战后,他没有随亲生母亲返回日本,而是凭着自己的意愿,和中国的养父母一起,度过了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的童年生活。他的养母和养父都是勤劳淳朴的中国农民,这塑造了中岛幼八朴实坚毅的性格。十六岁回到日本后,中岛幼八凭着这种性格成功地适应了日本社会,并始终实践着自己终生为日中友好而努力的人生理想。
何有此生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何有此生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书名起的真好啊
评分##来福赶上了最坏的时代,却遇上了最好的人。
评分##201604本 看完这本书 让我体会到那个年代中国人给予日本遗孤的种种温暖 让我觉得倍感心酸 还有作者养母说过的话 也触动我的心 何有此生这名字真好
评分##和平最坚固的理由
评分##很可惜回国后的个人经历语焉不详,但前半部分读来很是亲切,由于政治原因,东北地方史研究水平一直很低,只能靠这类回忆录补足。
评分文章很感人,角度也很新,但放到背景下去理解,却又很熟悉。作者文风透露一股稚气,回忆童年回忆出孩子味儿,这样便好。然而他毕竟不是史家,也非思想家、作家,不能苛求其有多深刻的洞见,大政府下的小人物心态虽然通篇,然刻画生活真实可感,这就够了。作者的文字功夫,现在看来似乎是不脱其中小学时的作文范式,然而情节难得这样感情真切、笔思连贯,三联李昕说他中文比一些中国人还好,大概确有所指。方言掺杂其间倍感亲切,比翻译腔强太多。
评分##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来看文章。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文笔也就那样。所以整篇文章的行云流水弱了些。可以看得出来在中国的十来年对作者的影响之大,所有幼年及青年时期的回忆都饱含深情,也是多亏了那会儿的政策,作者遇到的所有的人都算是他的贵人, 各种死心塌地或有意无意的对他...
评分 评分文章很感人,角度也很新,但放到背景下去理解,却又很熟悉。作者文风透露一股稚气,回忆童年回忆出孩子味儿,这样便好。然而他毕竟不是史家,也非思想家、作家,不能苛求其有多深刻的洞见,大政府下的小人物心态虽然通篇,然刻画生活真实可感,这就够了。作者的文字功夫,现在看来似乎是不脱其中小学时的作文范式,然而情节难得这样感情真切、笔思连贯,三联李昕说他中文比一些中国人还好,大概确有所指。方言掺杂其间倍感亲切,比翻译腔强太多。
何有此生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