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5
成公亮,1940年8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6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中部古琴专业;1965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文革期间在北京中国京剧团、山东省京剧团参与《红灯记》、《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的音乐创作;1984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任音乐理论、作曲、古琴教师;1997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提前退休,在家闲居至今。
古琴先后师承刘景韶、张子谦先生,其演奏主要在广陵琴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具有深细的人情味。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或温润柔情,或炽烈深沉。其修养深厚而又直接取源心灵的演奏,被认为是“内心情感的极致”。
“秋籁”,秋天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秋籁”琴,成于唐玄宗开元三年,距今千年。
成公亮先生在“秋籁居”抚琴、打谱、作曲、钻研琴理,并往返于山水、田园。在冥思静想中,梳理大半生的琴学研究。古代琴曲和天地自然、人生理念的关系,古琴传统与时代的关系,在弹奏和思考中纷纷显现。
“秋籁居”的文字与琴音,同样地深沉、淡定而圆润。以“秋籁”琴弹奏出的旋律,等待有心人谛听。
秋籁居琴话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秋籁居琴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半夜读得乐不可支,现在很多琴会琴馆,完全就跟成老形容的一样,喝高级的茶,坐讲究的座位,汉服唐装玄学各显神通,唯独琴弹得不好听。MUJI的壁挂CD机还没到,好想亲耳一听秋籁的声音呀。
评分##一边听着成先生弹奏的《忆故人》,一边读此书,真有一种淡淡的孤寂苍凉
评分 评分##我对古琴从来兴趣浓厚,但实际上也是就听听,并没真正深入了解。这本书不是给古琴聆听者的入门书,却也能帮助读者梳理一些古琴的历史和传承。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前半部分会比较有意思,涉及故事、历史等等;后半部分涉及到「打谱」的细节,非常专业,休闲读者不必细读。另外没想到我在 2010 年就已经标记过「想读」这本书的初版了,自己竟然完全忘记了 ...
评分 评分一是再创作,在反复打谱中还原潜行于减字谱中的吟猱绰注轻重急徐,复活古人琴情声韵中蕴藉的审美与精神,或者重新创作新曲,让古琴之美在凝重沉郁、轻盈空灵、禅机玄奥、宇宙冥茫的协奏之中重获新生;二是传承,既往前回溯先人对古琴孜孜不倦的钻研,又向后倾尽所学授予后辈,此外还以其“会说话的双手”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象征着广博精深与兼收并蓄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铿锵之声,既能感染文化认同不同的外国友人,又能冲破政治阻隔让台湾同胞为之痴迷。
评分##文笔无味,内容驳杂。想说点儿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总是把对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归于“传统文化精神境界”之类,至于这个“精神境界”是什么,却又说不出,只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打谱”“记谱法”等内容,本抱了极大的期待,以为会有新说,读完却发现,长篇大论之下,仍不过一些共识。成老不管是弹琴还是著书,都给我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评分 评分秋籁居琴话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