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4
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镑,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一路沿途记事,写成此书。
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旋即跌入谷底。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如梦似幻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时时在莫理循的文字里复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图景。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了1894年的中国。
阅读本书,不仅仅是怀旧。
1894,中国纪行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1894,中国纪行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一个不会说中文的老外,穷游了中国西南鄂川滇。虽然带着各种偏见,但是精确和翔实的描写仍不失为无价的风土民情的记录。莫理循未来仍旧没学会汉语,可是也不影响他成为享誉西方的中国通。译者翻译的认真负责,近乎考据,值得称赞。
评分##非常惊喜,预期之外的好看!作者虽然的确受时代所限对中国有不少误解和作为“帝国”子民的傲慢,但走到后面也还是有一些反思的,更何况他提到的一些质疑也并非无根据,比如是否真的可以通过停止进口鸦片而控制中国境内鸦片泛滥的问题,鸦片是否真的那么严重影响健康的问题,事实确实和宣传的不一样。读完可以刷新不少对当年中国西南部的印象,配的老照片也是非常好的补充。而且作者的刻薄也很可爱嘛,并没有感到多过分,因为哪怕是现在让我们去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方旅行,也未必会比作者更理性客观尊重他人。更何况他的挖苦可不只针对中国人,对传教士们一样毫不留情面。
评分##1、从莫理循的记录来看,与之前来到中国的耶稣会的传教业绩相比,基督教传教士在1840年乘着船坚炮利之势而来,但他们的传教大业实在是差强人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基督教内天主教/新教门派太多,就一个GOD怎么翻译就前后有很多波折,而且这些基督教门派互相视之谓异端,争...
评分##虽然时不时流露的帝国主义“上等人”优越感让人不悦,对英国鸦片输入和影响责任的卸载摆脱,但这条出江入山之路的描写实属上层,对中国人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思考也有深意。120年后读来,一切未变。印象深刻对四川地区经济的繁荣描写,银行,快递和销售已有现代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作者文笔很好,翻译也很加分。 时代局限,殖民者的优越性,他者的误会是这种游记避免不了的。但是了解到那个时候长江流域和西南的样子,也挺好的。比如那时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居然如此深入。底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在作者路上的观察记录中看起来触目惊心。当然还有一路上的美景和古城。 好多东西变了,也有很多东西没变。 人类之间有共通的东西,隔阂更多。
评分##翻译良心。
1894,中国纪行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