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7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后随家迁台湾。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著有《上海摩登》《世纪末的华丽》《铁屋中的呐喊》《西潮的彼岸》《中西文学的徊想》《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性的追求》《我的哈佛岁月》《狐狸洞话语》《世纪末的沉思》等,因酷爱音乐电影,亦有若干专著涉猎,如《音乐札记》《音乐的遐思》《睇色戒——文学.电影.历史》《自己的空间:我的观影自传》等。
民初的文人有一个喜欢看戏的传统,他们不单止看,更爱研究戏曲,当然也有一些人沉溺其中的,捧戏子的大有人在。到了三十年代,电影开始发展,由无声演变到了有声,从美国的荷里活影响到了中国。舞台上的戏曲表演受到了冲击,看戏演戏都相应少了。原来喜欢看戏的人不一定改看电影,但是,许多以前不看戏的人,却被电影吸引住了。李欧梵著的《不必然的对等--文学改编电影(精)》可以说是一个老影痴的观影札记。
不必然的对等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不必然的对等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泛泛而谈,缺少深入的分析,观点也不新。比如一流电影往往改编自二三流小说,此观点并非一人说。
评分##该书几个目的: 1.不用理论解剖而是对自己心中的经典做一种感性的反应; 2.为着“重拾经典”这一目的,抓住文本,谈自己看电影的感受; 但是结果看起来并不理想,至少在我这里,一是多絮絮叨叨的无关经验;二是即使说是普及但并不能引起读原著的兴趣,属于作家个人的偏见倒不少,轻飘飘的大体情况说明也很水;三是这偏见如果仅仅属于作家个人倒也还好,只是非得扯上文本解读,那么如果对文本背景没有相当的了解,论述的立足点就会根基不稳——比如哈姆雷特中谈性的问题。 总之,这本书我本来准备拿来看观点,以及观点背后一些有理有据的批评,但是……有些失望了。(不过洛丽塔一文及第四部分谈中国文学名著电影改编还是比较实在的,洞见不少,可见功力) 而且……作者真的很偏心罗兰奥利弗诶……
评分 评分 评分##也太像李教授的博客了吧~鲁迅那一节评的让人若有所思。
评分##题材非常吸引我,人文这个系列的预告出来我第一想看这本,买到手也先看的这本,不是不好,但还是有点小失望。文字力求通俗但又不由自主的学术,尽管作者不断强调自己“老了”“有偏见”,但还是感觉得到把自己好恶输出出去的急切,不停地感慨港青乃至中国青年都“不读书”。然而作为稍微读过点书也看过点他评的电影的读者,可能就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受到感召了。当然,几个观念还是很值钱的,比如书名,比如一流作品和一流电影的关系等等。
评分##借阅。改编评论集,此书选片不错,可以当作syllabus来看。战争与和平那篇很不错,和暑假看的片子对上了。不过因为前阵子读留白,导致现在感觉李的文笔和田晓菲真是差远了。也不如《新腔》
评分##题材非常吸引我,人文这个系列的预告出来我第一想看这本,买到手也先看的这本,不是不好,但还是有点小失望。文字力求通俗但又不由自主的学术,尽管作者不断强调自己“老了”“有偏见”,但还是感觉得到把自己好恶输出出去的急切,不停地感慨港青乃至中国青年都“不读书”。然而作为稍微读过点书也看过点他评的电影的读者,可能就有自己的想法,无法受到感召了。当然,几个观念还是很值钱的,比如书名,比如一流作品和一流电影的关系等等。
评分##作者集中表述自己的私人感受,偏向直觉,不是理论读物
不必然的对等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