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2
关晓红,汉族,广东开平人,1957年出生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广东文史馆馆员。从事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研究。曾获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颁发的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六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年曾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项目“清史·学政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子课题等多个国家科研项目,应邀到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等机构做访问学者。目前研究领域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与文化、晚清史等。
目录
科举停废是近代社会重要的变动之一,作者在充分挖掘史料特别是使用大量媒体史料的基础上,将科举停废与晚清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考察,细细探究,纠正了过去认识的一些偏差误解,使读者对科举停废与近代社会关系的认识更加清晰,研究证实制度变动并非孤立, 必须将立停科举的过程,与清末民初社会的整体变动联系考察,才能正本清源。
作者简介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主要论证了三个方面:科举停废的过程➕清政府的善后政策➕对士子、政府、社会、文化精神的影响。第二部分比较有趣。1⃣️“立停科举”不等于“废除科举”2⃣️为了安抚士人清政府构想并实施了很多政策(透露出一股笨拙却真诚的努力精神……?)3⃣️科举制最大的余毒在于颠倒了考试、学习的本末地位,在社会上形成了为学皆以入仕、不做官即可不学的氛围,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公民的手段作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4⃣️停废科举最大的危害是断绝了知识和道德的内在联系 人人竞相追逐“有用”知识的结果必然造成道德的荒漠(谁说桑兵两口子写的书都不好懂的……明明关老师的就好懂很多啊?
评分 评分##科举改革之议清初已有,科举废除是老树不能接新枝的结果。科举废除推动学堂和留学大兴,推动工商学兵队伍壮大。废科举的善后工作并未做好。科举之废引发了道德危机。补:许纪霖认为,科举废除导致四民社会解体之后,除入工商学兵外,士人形成“土豪”“游士”两个群体,左右了后二十年的历史进程。王奇生认为,废科举给选官制度带来的震荡,持续到国民党统治时期。
评分 评分##按需。
评分##功力深厚,令人敬佩
评分 评分##20190227读完打卡 约用时三个半小时,跳跃着过了一遍。 科举废止之前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科举废除对应试者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科举与学堂之相互关系。科举废止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扎实,厚,资料繁杂。历史学的著作总是引用太多资料,不容易啊。
评分##2020-12-11 读过 关键数据,把恩科特科都算上,有清一代平均每科两百多进士。制度不是变动不居的,研究科举必得从制度整体着眼,考试的僵化在嘉道时期就已出现,比如过重书法,最主要的是吏治败坏买官得正途举人进士“留滞”,科举之流动性已名存实亡。废除科举后,封疆大吏欲合培才和抡才为一,但现代教育所需的向下做普及的要求和古典金字塔的结构不相吻合,废掉之后两方都不理想。对读书人的冲击没有如俗见所说的那么大,因为各种优拔贡的「善后」考试甚至比废科举前还多,造成了官场的进一步堵塞,新改学堂立宪议兴都提供了此前没有的机会。书中不断出现的四字「缓不济急」,让人感慨系之。新见不少,对史料多有辨析。
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修订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