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8
关于作者
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1926—2007)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读者接受理论的创始人,著有已成为经典的《隐含的读者》(1974)和《阅读行为》(1978)。在本书中,伊瑟尔使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对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斯宾塞的《牧人月历》、艾略特的《荒原》等作品进行了多视角解读。他对诸多批评理论把握准确,解读客观,供读者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流派。通过此书,他消除了学生对批评理论的畏惧,展示了不同的批评理论在文本解读中所具有的阐释潜力。
关于译者
朱刚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西方批评理论研究。
谷婷婷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潘玉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主讲英语阅读、演讲等课程。
文学理论这门学科的艰涩和深奥,往往令很多教师和学生望而却步。因此,著名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写下了这本举重若轻的导读,简洁流畅地解释了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么多理论流派;对部分影响很大的流派进行了阐释,包括现象学理论、阐释学理论、格式塔理论、读者接受理论、符号学理论、心理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构主义理论、文学人类学理论、艺术经验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勾勒出每一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梳理了该流派的产生与发展。
怎样做理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怎样做理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当年实在是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 评分 评分##伊瑟尔这个书名一开始真的有被劝退到。这本书很好,因为它不仅在阐释某些理论,更是在教你如何使用这套理论解释文本。他从理论产生的问题意识出发,用结构程式性的语言对该理论进行解剖,最后会附上实例。其中现象学、接受理论、阐释学这三章做得最好(这三个理论也是伊瑟尔接受美学所植根的学术背景),后面的部分章节就没有前三章这么精彩了。此书的论述结果也是伊瑟尔分层结构的一种实证:开头的导论说明白了什么是理论,尤其是什么是人文科学的理论;中间部分阐明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结尾对“如何认识理论”进行了总结,并用福柯知识考古学的框架分析了“话语”与“理论”。这个结构很精彩,契合一个理论学习者的理论认知过程。
评分无论是理论的入选还是论述的方式,都掺有不少伊瑟尔本人的思想在内,对审美极的强调一直游荡在文本内部,并以此为出发点,举重若轻地讨论多家观点。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自然也不太舒服,我毫无疑问是前者了。 读前五章时惊喜不已,心想怎么能讲得如此轻松,翻到符号学栽了个跟头才猛然意识到,我之所以觉得前五章简单,纯粹是因为自己有一点点相关知识储备——尽管伊瑟尔也讲得很透彻,但评价这本书的通俗性,可能要打点折扣。书末附录一术语表,几乎每章都附有实例,虽是出自出版社要求,但也仿佛老先生耳提面命,就差手把手教我读书了。 译文不凝滞,没有理论译本常有的毛病,不知道该归功于伊瑟尔还是三位译者,抑或二者皆有之。纸质排版都不错,南大出版社做得挺好。
评分##挑肥拣瘦地把第一章和最后两张看完了。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为了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和未来的预测,不惜把人作为代价,看作一个孤立稳定的原子。而社会科学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赋予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以人类意志和存在。否则,所有得出的结论,都将指向灭亡和无意义。
评分##挑肥拣瘦地把第一章和最后两张看完了。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看,为了实现对现实的干预和未来的预测,不惜把人作为代价,看作一个孤立稳定的原子。而社会科学的意义之一就在于,赋予自然科学理论成果以人类意志和存在。否则,所有得出的结论,都将指向灭亡和无意义。
评分##理论家本身写的理论史书,往往比较举重若轻,能够跳脱出术语和套话之外,自在地表达一些感性认识。读到马克思那章,伊瑟尔吐槽卢卡奇用语抽象,老用一些个性共性的词,真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评分怎样做理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