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6
硃剛,男,1987年考入復旦大學中文係,1997年師從王水照先生獲博士學位,現為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復旦大學開設有“中國文學傳統”“中國古代文學史”“蘇軾精講”等課程,本書即“中國文學傳統”課程的配套教材。
“中國文學傳統”是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之一,本書即該課程的配套教材。其主旨,是把中國文學置於傳統文化整體之中,視為一種“錶達”,概括介紹“錶達者”的身份特徵,以及承載“錶達”功能的各種體式。故上編為作者論,包括士大夫及其錶達方式、庶民文學的群體性“作者”兩章,考察民國以前的作者在錶達方麵的基本特點;下編為作品體裁論,包括中國傳統的文獻構成與文體文類、辭賦、詩、詞麯、駢文與古文、說唱、小說、戲劇八章,說明錶達成文的各種樣式。
中國文學傳統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文學傳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介於一般文學史與思想史研究之間,從唐宋嚮前後延展的視角比較明顯,作為通識課算是很好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讀完瞭硃剛《中國文學傳統》,復旦的通識課程講義。很不一樣的是中文係的同學也要同其他專業一起選這門課,並非單獨針對外專業同學開設的選修課。但是硃老師講地非常清楚、淺明。內容上告別袁版陳舊的文學史書寫,不再以年代為編纂線索,而是分為“作者”、“作品”兩編。作者...
評分##硃老師說這本書是給大一新生開課所編教材,主要是針對非中文係學生。但這本,絕對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文學通史教材啦,很多觀點顛覆瞭本科時的僵化文學史觀念,記得讀研剛開始寫論文時,導師就說,你的文學史思維太嚴重,那時候不懂,後來纔意識到自己的固化與僵硬。重點看瞭作者論與詩詞部分,深入淺齣,語言漂亮精準,多有個人心得,也能看齣硃老師對日本漢學的熟悉和對文章學辨體的深厚造詣,思辨更是貫穿全書,教給我們如何看待問題,如何思考,如何藉鑒他人成果,不妄言。
評分 評分##看到最後「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謹以這一冊教材,紀念流年之美好」,真的很感動。「美好」這個詞,是「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隻點頭」的中年人所侈談的,似乎是屬於少年人的一個詞。然硃剛老師就這樣平平常常的說齣,真是令人感動。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幾處:帝國士大夫以畢生精力追尋的,大抵是不適於自身性質的東西;因更多與外在環境妥協,由此顯示齣由「純」到「雜」的走嚮。對於帝國來說,庶民隻有群體價值,其作為個體是毫無價值的。本身沒有方嚮的革命力量,隻圖烈烈轟轟的一場審美效果。庶民大眾的人生理想,如金箍棒一般屈伸自如的生活力;缺乏生活資源的人,對生活力的嚮往⋯⋯很喜歡這本「上竄下跳」之作,私心希望硃師寫寫《金瓶梅》!
評分中國文學傳統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