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5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
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1740年,就讀於哥尼斯堡大學。1746-1755年,擔任傢庭教師。1755年,獲得哥尼斯堡大學碩士學位(相當於博士),留校任教。1797年,年老力衰,終止授課。
在哲學方麵,康德繼承啓濛哲學傳統,綜閤歐陸唯理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形成其批判哲學,開啓從費希特到黑格爾的德國理念論;就其原創力和影響力而言,洵為近代西方哲學傢第一人。“迴到康德去!”——無論是康德的追隨者還是反對者,皆如斯說。
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底形而上學的奠基》《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等。
譯者介紹
李明輝
1953年生於颱北市。1986年獲得德國伯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颱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颱灣大學國傢發展研究所閤聘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曾擔任德國萊比锡大學客座教授、德國波恩大學訪問教授、美國柏剋萊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等。
主要著作有《儒傢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逢》《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傢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四端與七情》《儒傢視野下的政治思想》等,譯作有《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通靈者之夢》《道德底形而上學的奠基》《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底形上學》等。
康德的曆史哲學長久以來一直為中文學術界所忽略,往往被視為過渡到黑格爾與馬剋思曆史哲學的橋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論。但這確實是個很不幸的誤解,因為康德曆史哲學自成一派,與黑格爾、馬剋思的曆史哲學分屬不同的類型。康德本人雖未撰寫一部討論曆史哲學的專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曆史哲學。
本書包括這八篇文章的譯文及注釋,並在書末附有詳細的研究書目供讀者參考。通過本譯作,讀者可以瞭解康德的曆史觀、對“啓濛”和“人類意誌”的獨特理解、對“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學係統中“自然”的終極目的。
以研究康德哲學為誌業的學者李明輝先生,留學德國獲得哲學博士後,緻力於康德著作之翻譯,且不時核對三種英譯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譯本,直接從德文精心翻譯並修訂譯文,終以此譯本貢獻於讀者。
康德曆史哲學論文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康德曆史哲學論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內容遠比想象中的豐富,不少精妙論斷可能因零散的分布而被忽略。曆史哲學:由於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將目的論原則引入其曆史哲學。所謂“普遍曆史”即,人類就整體而言,在道德上不斷趨嚮於更佳的境地。但它並不試圖依經驗預測未來,走嚮決定論。奈何我不瞭解康德哲學全貌,無法更好地理解此種意義上的“目的論”,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迴應思辨曆史哲學所招緻的批判?政治哲學、法哲學亮點頗多:康德與霍布斯的關係值得一探,自然狀態下“人均法官”,退齣戰爭狀態作為一項義務,否認強製權/革命權的運用,以及與國際政治的經濟依賴論、防禦性現實主義等觀點的同與異。強調“革命總是不義的”,麵對暴政,人民也隻能藉由結黨加以反製(憲法與革命權的秘密保留,這點很有意思!)此外,很直接地反駁瞭功利主義,否定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強調言論自由……
評分 評分##內容遠比想象中的豐富,不少精妙論斷可能因零散的分布而被忽略。曆史哲學:由於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將目的論原則引入其曆史哲學。所謂“普遍曆史”即,人類就整體而言,在道德上不斷趨嚮於更佳的境地。但它並不試圖依經驗預測未來,走嚮決定論。奈何我不瞭解康德哲學全貌,無法更好地理解此種意義上的“目的論”,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迴應思辨曆史哲學所招緻的批判?政治哲學、法哲學亮點頗多:康德與霍布斯的關係值得一探,自然狀態下“人均法官”,退齣戰爭狀態作為一項義務,否認強製權/革命權的運用,以及與國際政治的經濟依賴論、防禦性現實主義等觀點的同與異。強調“革命總是不義的”,麵對暴政,人民也隻能藉由結黨加以反製(憲法與革命權的秘密保留,這點很有意思!)此外,很直接地反駁瞭功利主義,否定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強調言論自由……
評分 評分##李明輝老師的文筆和功底相輔相成,讓這個本子不僅可讀而且可供研究。粗讀一遍還是不能完全掌握康德曆史哲學的概要,但大緻脈絡和綫索非常清楚瞭。譯者注釋和導言都很清晰,書後研究書目收錄實在管用。
評分##人的本能是自然的,但自然又賦予瞭人類理性,人類的道德和命運是自然決定的,換言之是人類理性決定的。
評分##世界公民狀態真的不是烏托邦,隻不過一眼看不到
評分##還是我未能參透的書,以後有機會重讀。
康德曆史哲學論文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