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作者:詹姆斯•波拉切克(James Polachek),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著有《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等。
译者:李雯,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译有《1914—1945年的海上战争》(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二战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鸦片战争的失败为何没能促使清王朝更加现实地审视西方的实力和中国的弱点?本书分析揭示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的政治斗争,这些政治斗争不仅塑造了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外交决策,而且持续影响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
本书详尽地探究了寻求并获得皇帝关注的文官网络,这会让人自觉地联想到晚明时期。由于与其自身的国内政治议程关系更大的原因,严禁派主张与西方进行军事对抗的政策。这本书通过将政治阴谋、学术争论和外交事务联系起来囊括广州当地士绅和北京文人网络,第一次将鸦片战争置于清朝内部的政治环境中加以考量。
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这书有两个问题:一是翻译和错别字,二是作者以利益集团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就导致在结论上存在明显的主观性。前者是校对的问题,后者是作者的问题,但是后者一定程度上被浩如烟海的引用材料给处理了。全书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对于当时的清王朝而言,鸦片战争的爆发及战败,是其内部体制运作的必然:古中国皇权专制的官僚主义下,除了官僚的欺上瞒下外,官僚机构内外势力、中央与地方的冲突都能成为扩大对英作战的引子。 概言之,文人们拿对外政策做工具,以谋求他们在这一体制于朝廷和地方上的权利。同时也表明对多数的清政府各级官僚与地方精英而言,洋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倭寇”,他们带来的战争只是“内政”的一环,而非时代的变革。这种思路也体现在了日本帝国身上:以内政的派系利益主导外交,并为了互相攻击而使之非理性化和尖锐化。
评分##满顸主观上误国,清流客观上误国......
评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Copyright©1992。
评分##三星半吧。从清朝内部问题来结构分析鸦片战争,角度虽然很新颖,但并不能改变历史事件的性质吧。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值得注意的事情,比如三元里抗英,其实就是个偶然性事件,却被大肆宣扬作为抗击西方的重大战果,反而自我麻痹掩耳盗铃了
评分##此等研究未必见得比国内学界有多高明
评分 评分##“春禊派”一说,听可爱的
评分 评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内部强硬派与保守派的内部斗争,导致了清朝决策层在战略上的摇摆不定,结果既没能全力应对战争,也没能审时度势,及早止损。并且战后,双方的斗争也使清朝没能充分反思,积极改革。
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