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1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兰州大学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灵长类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200余篇。已出版10多部科普作品。其中《西域寻金雕》获得第五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鸟国:动物学者的自然笔记》被上海教委推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资料,《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入围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红唇美猴传奇》获得2018年中国好书奖。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特邀嘉宾,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在中国科技馆、国家动物博物馆以及北京、重庆、成都、广州、乌鲁木齐等地开展科普讲座100余场次,受到广泛好评。
这是一部动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大众科普作品,阐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是一部自然保护区动物观察笔记,反映了一名动物学、生态学研究者对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透彻思考。在人类认识动物的时候,动物也在认识人类。人类怎样对待动物,动物就如何反馈人类。动物眼中的人类是怎样的?保护物种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野生动植物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人与动物的战争史如何影响了彼此的进化?为了适应人类,动物做出了哪些改变?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能与它们和谐相处?立足于作者在白水河、唐家岭、卧龙等多个自然保护区的一线考察经历,这本书生动地讲述了猴子、羚牛、野猪、水獭、蛇、松鼠、蚂蚁、蜜蜂、大熊猫、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人类的互动,让读者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反思人类和动物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动物眼中的人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动物眼中的人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快翻完,是作者在多个自然保护区的科考笔记。启发之一在书外:生物保护学的现实意义除了恢复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不少经济价值。正如科研项目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不仅为了昭示民族实力,为实现目标所发展的多种技术有着除上天下海外的多种用途。当然,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态系统出了问题,人类也很难独善其身。有句印象深刻的话这样说:动物最大的智慧在于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地区的人类不具备的。
评分 评分##跟着作者走过12个自然保护区、寻访野生动物,不论是寻访川金丝猴还是偶遇毒蛇、蜘蛛、红腹锦鸡、羚牛……都很有意思。作者一路给我们讲每个动物的小知识、最新的科研结果,让人大开眼界。我是第一次听说日本的猴子拿鹿自慰这个事儿,还有雌蝙蝠竟然会给雄蝙蝠口交……以前知道蛤蟆看不见静止的东西,但不知道为什么,跟人的视觉原理一比较,才明白了为什么人能看见静止的东西。
评分 评分##书总体不错,但是有几个问题:1.希望作者写的时候能把参考文献标在文章里,有很多我觉得存疑的地方,又找不到文献,十分饥荒;2.虽然是科普书,如果能写的更严谨一些就更好了,有一些地方虽然科普了但是表达不清楚,看完还是费解;3.语言可以更好一些,跟第二条结合,很多地方写的逻辑不够严谨。 2021.1.22 这书给我整蒙了。讲蚯蚓的那部分提到正红蚓,我查了一圈,就没有叫正红蚓的,只有一种叫红正蚓的...咋回事? 2021.1.26 给三星吧还是...太多事实性错误了....作为科普书不可原谅
评分##名字叫动物眼中的人类,其实内容就是科考笔记,穿插着有关各种动物的知识,和看动物世界的效果一样,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让世人了解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评分##前面的部分像考察笔记,后面的部分变成单纯的动物科普了,动物物种也不是全是考察的物种,不过还不错
评分 评分##名字叫动物眼中的人类,其实内容就是科考笔记,穿插着有关各种动物的知识,和看动物世界的效果一样,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让世人了解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动物眼中的人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