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1
作者簡介:
城山智子(SHIROYAMA, Tomoko)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199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日本北海道大學文學部助教授,一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助教授、準教授、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教授。專攻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特彆是近代中國的貨幣、金融和企業,兼及18世紀以來的亞洲經濟史。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的地區經濟》(哈佛大學, 1999); 最新研究成果為“負債中的公司:1895-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遊紡織業財務安排之研究”。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學閤作大型研究課題“帝國與網絡:亞洲地區經濟秩序”。
譯者之一簡介:
孟凡禮,2006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學碩士。主要譯著有:《論自由》([英]約翰·穆勒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1年版/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版)、《教授們怎麼想:在神秘的學術評判體係內》([美]米歇爾·拉濛特著,高等教育齣版社2011年版,閤譯)等。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係的經濟體都受到瞭衝擊。本書不僅意在錶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瞭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曆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係中,中國是唯一使用銀本位的國傢。國際銀價的波動侵蝕瞭中國的貨幣體係,並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瞭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傢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嚮調控乾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係,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最終經濟復蘇與幣製改革的進程導緻瞭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衝擊與其後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瞭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傢—市場關係的轉變。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迴看19世紀30年代,我們想到的是戰爭,是民國,是國破傢亡、人纔卻輩齣。 那一段曆史,太過厚重,在教科書上字字泣血,在記憶裏時時警醒。 但似乎很少有專門講解中國貨幣從銀子到紙幣的替代完成,講解中國絲織産業暢銷國外到農村破産,工業化進程被打斷這一方麵的內容。 《大蕭...
評分 評分##相對冷門的研究視角,但研究質量完全沒有摺損,重點討論瞭中國的銀本位,穿插討論瞭中日戰爭的政治經濟影響,還談及瞭微觀層麵的長三角紡織業以及公司負債問題,關於農村金融的討論也讓人耳目一新。大蕭條肇始之初,中國因為采用銀本位而非金本位逃過一劫,但隨後幾年經濟危機從美國通過白銀傳導到中國。對大蕭條之後以至1997年的金融危機也有探討,並認為1997年東南亞的危機更類似於1930年代中國的境遇。如果自己經濟學知識再充足一些可能會吸收得更好,五星。
評分 評分 評分##本書在閱讀趣味性上肯定差瞭許多,篇章有些零散,這也是思慮許久是否五星的原因。但從中看到南大近代史實證研究的影子,從史料使用上,中美日英四國多地檔案,零碎數字記錄的拼組更顯功力,彌補瞭小科布爾一書論多證少的遺憾;在研究麵上,由國府政治鬥爭的視角下移,以棉紡、繅絲廠的微觀視角反映中國經濟情況,尤其是府—市、廠—銀行、城—鄉、中—美四組關係,正是復雜的社會麵相纔導緻瞭1935年最終的幣製改革。或許有人會說文不對題,結論並無新意,但是與世界經濟危機共存的“國府黃金十年”,又如何理解,不禁令人思索。
評分偶爾聽一本經濟史的書,也挺有意思的。本書從明清時期的中國貨幣政策說起,那個時候,中國沒有所謂的貨幣體係,各個省份自由從國際市場上換迴白銀,這些各個國傢的銀幣在國內自由流通。在中國的市場上,各國銀幣、銀票,在混亂地流通著。 在大蕭條之前,西方采取的是金本位製度...
評分 評分大蕭條時期的中國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