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6
陈宁,笔名尘翎。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毕业,英国艾塞克斯大学社会学硕士。曾任记者、编辑。曾旅居英伦、台北、巴黎、纽约。著有《六月下雨,七月炎热》、《八月宁静》。
本书是香港作家陈宁向法国作家雷蒙•格诺(Raymond Queneau)的致敬之作。这位法国老先生在听完巴赫的赋格曲后,把音乐变奏的概念移植至文字,一则小故事可以幻化成九十九种不同的叙事风格。陈宁被格诺的文字迷倒,遥借此实验精神,延续风格的变奏,在方块文字里述说一则又一则生活小故事。
这一则则小故事或发生在香港、巴黎、台北、伦敦、上海……或抒写任何她感到兴趣的领域:音乐、文学、电影、饮食、感官……作者游离于时光隧道,不停转移视点,不断回溯记忆与经验,剪辑那些过往的韶光掠影,用典雅精致的文字,写出她这些年来的人生历练与漫游体会。
风格练习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风格练习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读村上春树的文字,不由得让人想把脚步迈入咖啡馆去,有JAZZ的地方是更好。即使没有,来几首60年代的英文老歌也不错了。为什么,有人愿意把时间付给了咖啡馆呢?在香港女子陈宁的文字里,我找到了答案:“安静是谈不上了,是因为暖气、无线网络、喝不完的咖啡、同代人共处一室的安全感...
评分##陈宁说:“没有百分百的巴黎人、纽约人或香港人;不再有单纯血统城市人的时代。”她也是四处游历的浪荡儿,在随笔中将不同时空的片段故事、感性经验融于一体,像偶然瞥见精致手提包里面露出的丝巾一角,溢出耐人寻味的趣味。这些创作不求精准与专业无暇,不着意掩饰业余与即兴的痕迹,甚至保留粗糙与原始的感觉,只在乎演出当下的快感与存在,如同我们永远只活在练习当中。所有的练习,要旨在于练习,每一次都独一无二。就这样,施施然地,找回了旧时看杂志连载专栏的记忆。
评分##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读来犹如一盅温汤没有放盐- -
评分##曾经听过,香港是文化的沙漠。 可是最近几年香港的作家作品大举进攻内地。 是我们以前不了解香港,还是内地的读者换了口味呢。我不想说谁比谁有文化之类的话。因为本就无法比较。
评分 评分##雷蒙·格诺的书真的是各种文体的练习,对于写作者,尤其是不熟悉印欧语那些文学花样的东方读者很有启发。这本书通篇一个风格,如何向雷蒙·格诺致敬了?不过是借他的名头装点格调罢了,有点像林奕含笔下的伊玟一定要会说法语才显得高雅一样。其实那是偏妄的。最多有几篇算有点智性的散文罢了。我尤其痛恨骆以军、梁文道、董桥的序,造作、过誉,虚假。其实读到后面我也不很讨厌作者了,虽然我确实十分不喜欢她对大陆的傲慢。但这三篇序,让我再扣一星。最后让我模仿你的笔调:当看到你因为个别人而想否认自己中国人的时候,我也要因为你的这些文字说:我庆幸于香港也有今天,并祝愿台湾也会有这样的明天。
评分##下了一场雨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恨不得把冬天的衣服都提前穿上。红色格子的厚外套很大,穿在身上有我要的感觉。我宁愿穿着很邋遢的衣服,一副黑眼眶,只要看别人一眼就能穿透身体,做一个偷窥者。可惜体积太大,太惹人注视,就想想而已。 还是把那台胶片单反买了。机子不贵,...
评分 评分##生命就是这样去而返回,去而返回,在不知不觉中,人亦渐渐苍老,欢庆的来去已经牵动不起激情的感觉。最幸福的状态,也许只是默默望着眼前一闪一灭的灯光,沉醉在已消失的旋转木马欢乐时光里。 —《消失的旋转木马》 某一日在浙图,不经意瞥见陈宁的《风格练习》,一本我放在...
风格练习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