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信息係統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傢實驗室特彆研究員。曆任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係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係研究生部主任主管研究生教學、科研工作。
ACM中國理事會副主席,常務理事。
2010年唯一當選中國大陸和港、澳、颱地區ACM DistinguishedSpeaker,曾應邀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佐治亞理工學院等十幾所國際著名高校就物聯網和傳感網研究做特邀學術演講,並12次以物聯網相關研究為主題為國際會議做大會報告。
2008年因傳感網創新應用被香港政府授予最佳創新與研究特等奬(Hong Kong Best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Award: GrandAward)。2005年,獲IEEE國際電子商務年會授予的大會最佳論文奬。2007年gu2008年分彆獲普適計算年會(PerCom)和移動計算(MobiCom)年會最佳論文提名奬。2009年獲IEEE第十五屆分布與並行計算年會授予的最佳論文奬。
擔任MobiCom、MobiHoc、INFOCOM等多個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是《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和《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在國際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以及會議MobiCom、MobiHoc、INFOCOM、SIGMOD、SIGMETRICS等發錶過論文一百多篇,最高單篇論文國際引用超過600次,纍計他引超過3000次。
第一篇 概述
第1章 物聯網概述
1.1 起源與發展
1.2 核心技術
1.3 主要特點
1.4 應用前景
第二篇 感知識彆
第2章 自動識彆技術與RFID
2.1 自動識彆技術
2.1.1 光符號識彆技術
2.1.2 語音識彆技術
2.1.3生物計量識彆技術
2.1.4 IC卡技術
2.1.5 條形碼技術
2.1.6 射頻識彆技術
2.2 RFID的曆史和現狀
2.2.1 曆史
2.2.2 現狀
2.3 RFID技術分析
2.3.1 閱讀器
2.3.2天綫
2.3.3標簽
2.3.4 頻率
2.4 RFID標簽衝突
2.4.1 基於ALOHA的防衝突算法
2.4.2 基於二進製樹的防衝突算法
2.5 RFID和物聯網
第3章 傳感器技術
3.1 傳感器概述
3.2 發展曆史
3.3 應用
3.3.1 軍事監測中的傳感器——VigilNet
3.3.2 智能樓宇中的傳感器——LoCal
3.3.3 醫療監控中的傳感器——Mereury
3.4 設計需求
3.5 硬件平颱
3.5.1 供能裝置
3.5.2 傳感器
3.5.3 微處理器
3.5.4 通信芯片
3.6 操作係統
3.6.1 開發語言
3.6.2 任務調度
3.6.3 關鍵服務
3.6.4 其他傳感器節點操作係統
3.7 總結與展望
第4章 定位係統
4.1 位置信息
4.2 定位係統
4.2.1 GPS
4.2.2 蜂窩基站定位
4.2.3 無綫室內環境定位
4.2.4 新興定位係統
4.3定位技術
4.3.1 基於距離的定位
4.3.2 基於距離差的定位
4.3.3 基於信號特徵的定位
4.4 物聯網環境下定位技術的新挑戰和發展前景
第5章智能信息設備
5.1 智能設備概述
5.1.1 智能設備産生的背景
5.1.2 傳統智能設備
5.1.3 新時代的智能設備
5.2 智能設備運行平颱
5.3 智能設備發展新趨勢
第三篇 網絡構建
第6章 互聯網
6.1 互聯網概述
6.1.1 互聯網基本組件
6.1.2 網絡協議及其分層結構
6.2 應用層
6.2.1 應用層概述
6.2.2 應用程序構架
6.2.3 Web和HTTP協議
6.2.4域名係統
6.3傳輸層
6.3.1 基本概念
6.3.2 UDP協議
6.3.3 TCP協議
6.4 網絡層
6.4.1 路由器
6.4.2 IP協議
6.5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
第7章 無綫寬帶網絡
7.1 無綫寬帶網絡概述
7.1.1 無綫網絡簡介
7.1.2 無綫寬帶網絡及其特點
7.2 WiFi:無綫局域網
7.2.1 802.1 1物理層
7.2.2 802.1 1架構
7.2.3802.1 1介質訪問控製協議
7.2.4 802.1 1數據幀結構
7.2.5 802.1 1小結
7.3 WiMAX:無綫城域網
7.3.1 WiMAX概述及架構
7.3.2 WiMAX介質訪問控製原理簡介
7.3.3WiMAx小結
7.4 無綫物聯世界
第8章 無綫低速網絡
8.1 低速網絡需求
8.2 低速網絡協議
8.2.1 藍牙
8.2.2紅外
8.2.3802.1 5.4 /Zig Bee
8.3 組網與網絡互聯
8.3.1 無綫傳感網組網協議
8.3.2 IPv6網際互聯
8336nWPAN
第9章 移動通信網絡
9.1 移動通信發展曆史
9.1.1 第一代移動通信:模擬語音
9.1.2 第二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
9.1.3 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與數據
9.2 3G通信技術和標準
9.2.1 TD-SCDMA
9.2.2 W-CDMA
9.2.3 CDMA2000
9.3移動互聯網
9.3.1 視頻電話
9.3.2 手機電視
9.3.3其他應用
9.4 關於4G
第四篇 管理服務
第10章 數據庫係統
10.1 數據庫係統的起源與發展
10.1.1 早期的數據庫係統
10.1.2 關係數據庫係統及其基本組成
10.1.3新興數據庫簡介
10.2 關係數據庫
10.2.1 關係數據庫模型
10.2.2 SOL查詢語言
10.2.3 常見關係數據庫係統
10.3 數據庫與物聯網
10.4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10.4.1 數據存儲
10.4.2 數據查詢
10.4.3 數據融閤
第11章 海量信息存儲
11.1 物聯網對海量信息存儲的需求
11.2 網絡存儲體係結構
11.2.1 直接附加存儲
11.2.2 網絡附加存儲
11.2.3 存儲區域網絡
11.3 數據中心
11.3.1 數據中心的起源及發展
11.3.2 數據中心的相關標準
第12章 搜索引擎
第13章 物聯網中的智能決策
第14章 物聯網中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
第五篇 綜閤應用
第15章 智能電網
第16章 智能交通
第17章 智能物流
第18章 智能綠色建築
第19章 環境監測
參考文獻
· · · · · · (
收起)
《物聯網導論》從物聯網的感知識彆層、網絡構建層、管理服務層和綜閤應用層這4層分彆進行闡述,深入淺齣地為讀者撥開縈繞於物聯網這個概念的重重迷霧,引領求知者漸漸步入物聯網世界,幫助探索者把握第三次IT科技浪潮的方嚮。物聯網是一個基於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承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它具有普通對象設備化、自治終端互聯化和普適服務智能化3個重要特徵。
《物聯網導論》適閤高等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作為專業教材使用,也適閤其他各專業作為選修課教材使用,亦適閤對物聯網感興趣的各類讀者參考閱讀。
物聯網導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物聯網這些年很火,但是一直沒有一本書能係統地對這個熱門領域進行講解和分析,以前都是零零散散看一些新聞,找一些論文看看。這本書讓我完整而且成係統地認識瞭物聯網,內容很豐富而且詳略得當,受益匪淺啊。劉老師水平值得稱贊
評分
☆☆☆☆☆
評分
☆☆☆☆☆
##承認It發展方嚮是朝著lot走的,從這些年的變化看也很明顯。但是國內將這麼大一個概念整閤成一個專業有些不妥。這是需要整個工業聯閤進步纔能達到的成果
。相較而言,微電子這類的學科倒是應該盡快進步到納電子學。再說本書:作為導論還行,畫大餅加高大全。但不像教材適閤隨手翻翻,可讀性還是不錯的
評分
☆☆☆☆☆
評分
☆☆☆☆☆
##總算拜讀完劉雲浩的這本大作,讀完以後十分痛快。馬上就要到來的物聯網世界,未來世界,科技發展趨勢讓人興奮不已。感謝這個時代,讓我這個楞頭清有機會瞭解什麼是物聯網,什麼是大膽嘗試。
評分
☆☆☆☆☆
評分
☆☆☆☆☆
##物聯網這些年很火,但是一直沒有一本書能係統地對這個熱門領域進行講解和分析,以前都是零零散散看一些新聞,找一些論文看看。這本書讓我完整而且成係統地認識瞭物聯網,內容很豐富而且詳略得當,受益匪淺啊。劉老師水平值得稱贊
評分
☆☆☆☆☆
##覬覦很久的一本書,論裝幀論內容都是十分值得閱讀和收藏的好書。看瞭下樣章,將比較復雜的物聯網知識用最通俗的語言描述齣來,很適閤入門閱讀,也適閤有一定基礎的學者,繼續備查和開拓。 雖然小生已遠離欣欣嚮榮嗷嗷待哺的大學時光,但是一旦有機會涉足物聯網領...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