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通過中西現代觀念差異的比較研究,總結齣不同於史學界公認的另一種劃分中國近代、現代和當代的思想史分期方案。此外,通過數據庫的應用,突破瞭過往思想史研究以代錶人物或著作為分析依據的局限,開啓以例句為中心的觀念史研究新方法,使研究結果變為可以驗證的。中國思想史研究前輩王爾敏先生稱這一研究方法是“當今哲學界的統計學派”。
《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根據討論的十大基本觀念,整理齣十餘萬字近一百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意義演變詞錶。可以說,《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既是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政治哲學的重要研究著述,也是十分有用的參考工具書。
內容簡介
《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匯集瞭金觀濤、劉青峰十年來在一係列大型研究計劃支持下完成的主要成果。作者建立並利用含一億兩韆萬字文獻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以關鍵詞如“權利”、“個人”、“公理”、“民主”、“社會”、“科學”、“經濟”、“革命”等政治術語的統計分析為基本素材,各輔以相關的統計圖錶,探討它們對應的西方現代政治觀念在中國的引進、演變以及定型過程。不瞭解這些重要政治觀念,就無法理解支配二十世紀中國人的政治思想以及意識形態的建構和變遷方式。
作者簡介
金觀濤,現任颱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南山講座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講座教授。
劉青峰,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前主編。
二人長期閤作學術研究,閤著的主要代錶作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湖南人民齣版社,1984年,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1992年增訂版)、《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1993年)、《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一一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捲)》(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2000年)。
內頁插圖
目錄
緻謝
導論:為什麼從思想史轉嚮觀念史?
上篇:理論探索
一 “天理”、“公理”和“真理”——中國文化閤理性論證以及正當性標準的思想史研究
二 試論儒學式公共空間——中國社會現代轉型的思想史研究
中篇:觀念變遷和術語
三 近代中國權利觀念的起源和演變
四 中國個人觀念的起源、演變及其形態初探
五 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
六 從“天下”、“萬國”到“世界”——兼談中國民族主義的起源
七 從“共和”到“民主”——中國對西方現代政治觀念的選擇性吸收和重構
八 從“富強”、“經世”到“經濟”——社會組織原則變化的思想史研究
九 從“格物緻知”到“科學”、“生産力”——知識體係和文化關係的思想史研究
十 革命觀念在中國的起源和演變
下篇:方法論
十一 五四《新青年》知識群體為何放棄“自由主義”?——重大事件與觀念變遷互動之研究
十二 “科舉”和“科學”——重大社會事件和觀念轉化的案例研究
十三 曆史的真實性——試論數據庫新方法在曆史研究中的應用
附錄一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文獻目錄
附錄二 百個現代政治術語詞意匯編
附錄三 有關統計分析的討論
附錄四 導論及各篇文章的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對於上述過程,思想史研究者常有“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感慨;而我們則更喜歡用打爛的萬花筒作比喻。兒童時看萬花筒,每轉一個角度,就會齣現韆變萬化、色彩斑斕的圖案;如果打碎萬花筒,倒齣來的是一堆有色碎片。當革命意識形態有效時,正如巨型萬花筒在轉動,圖景氣象萬韆,不斷組閤齣魅力世界。告彆革命意識形態正如萬花筒被打碎,魅力世界消失瞭,人們對價值理念完全失去興趣。但作為思想史研究者,卻必須去考察萬花筒中的景象是如何齣現的。萬花筒中的圖像雖然有趣,卻是由一些固定的碎片組閤而成的。沒有這些碎片,就不可能建構意識形態,亦不會發生意識形態的迅速變遷。要理解革命意識形態解體後的思想形態,最可行的方法是考察那些組成思想體係的基本要素,即那些經曆瞭一次又一次意識形態建構和解構、仍然存在而且相對穩定的思想碎片。在中國當代文化中確實有這樣的東西嗎?如果存在,它又是什麼呢?
我們發現,這些作為意識形態瓦解後的思想碎片不僅存在,而且其形態是相當穩定的,隻是人們熟視無睹、習以為常罷瞭。它們就是當代中國人用於理解現代世界和社會的基本觀念。意識形態是建立在一組基本觀念之上的思想係統,正是這些基本觀念建構瞭20世紀國、共兩黨不同的意識形態,並在1920年代以後指導著中國人的大規模社會實踐;而意識形態的解體,並不意味著組成係統的基本觀念的消失。舉幾個例子。“告彆革命”的說法,隻不過反映齣革命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在人們心目中所占的地位)發生瞭巨大變化(這是革命意識形態解構的結果);但革命觀念(對革命是什麼的理解)本身,在今日與20世紀上半葉的差彆並不大。其他中國人熟悉的觀念,如個人、權利、社會等,也不是如此麼?
也就是說,意識形態的解體,使得對某種觀念在當下的價值評判(重要性)可能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但對該觀念的核心意義和功能的理解並沒有隨之而大變。意識形態的解體,在很多時候隻是觀念之間關係的變化。以科學觀念來看,今天中國領導人講的科學發展觀,是用科學來論證經濟發展的正當性,這與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用科學來論證革命的正當性,與1920年代新知識分子建立科學的人生觀相比較,變化的隻是科學論證的對象,而不是對科學本身是什麼以及對它的功能的理解。也就是說,上述種種重要觀念的核心價值和功能,從新文化運動到今天仍保持瞭它們的相對穩定性。
前言/序言
為本書簡體字版寫序,說來多少有點兒怪異的感覺,不由想起我們另一本簡體字版著作的往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在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的《問題與方法集》。這本書是該社老編輯馬嵩山先生組稿並編輯的,我們為這本書寫瞭隻有十個字的短序:“問題是舊的,方法是新的。”如今,二十多年過去瞭,遺憾的是老友馬嵩山病故時,終未能與他見上最後一麵。
1989年4月初我們到香港中文大學訪問,一住就是二十年,去年9月又來到颱灣。在這二十年中,我們的學術著述都是以繁體字刊行的。在我們為時已算不短的學術生涯中,不論是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寫作,“問題是舊的,方法是新的”始終是我們研究的特質。我們的問題意識産生於文革時期,令我們由理科背景轉嚮曆史文化的探索。從那時起,我們就試圖用係統論方法來解讀中國傳統社會的結構特徵及其伴隨的獨特現象。文革結束後,在齣版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湖南人民齣版社齣版瞭《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一書。此後,香港中文大學齣版社於1993年和2000年先後齣版瞭《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1840-1956)》和《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一捲)。這兩本書在追尋老問題時,轉嚮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在近代的轉型,再深入到思考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從1997年起,我們的研究由思想史轉入觀念史,在這一研究轉嚮中,同樣是自覺地摸索新方法。本書就是我們近十多年來探索的結集。
天下·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