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一部养生学专著。该书集清以前中医养生学理论之大成,是老年养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在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中医养生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者及老年人的必读之书。 本次是以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自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为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全书的内容,撰写了导读,并于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查阅。
内容简介
《老老恒言》又称《养生随笔》,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曹庭栋著,是汇集清以前各家养生思想,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编纂而成的养生学专著。分别从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运动导引、服药卫生、预防疾病等方面,阐述老年养生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作者养生理论始终贯穿“ 道贵自然”的思想,主张养生应顺应自然,生活习惯应合四时阴阳,并且紧密结合老年人自身的特点,把养生寓于日常生活琐事之中。全书共5卷,前4 卷涉及饮食起居及日常用品的保健措施。第5卷为粥谱,粥分上、中、下三品。作者非常重视养静和顾护脾胃的重要性,并力推粥食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所述内容具体生动、切实可行。本次是以清乾隆三十八年癸巳自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为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全书的内容,撰写了导读,并于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以便查阅。
作者简介
曹庭栋(1700-1785)
曹庭栋,字六圃,号楷人,自署慈山居士,浙江嘉善魏塘镇人,生活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享年八十六岁(见《曹庭栋自编年谱》)。乾隆六年(1741)举人。少嗜学,工诗文。中年后,绝意仕途,于居处累土为山,曰“慈山”。弹琴赋诗,写兰竹,摹篆隶以自娱。曹氏著述颇丰,自成一家。有《产鹤亭诗集》9卷、《隶通》2卷、《琴学内篇》1卷、《外篇》1卷、《魏塘纪胜、续纪》等。所著《易准》、《孝经通释》等6本宏作多采入四库全书。养生专著有《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五卷,自言其养生之道,浅近易行。曹是个琴学家、书画家,平时经常弹琴养心,书画怡情。除主张和情志、养心神、慎起居、适寒暖外,对节饮食、调脾胃尤加重视。
目录
卷一
安寝
晨兴
盥洗
饮食
食物
散步
昼卧
夜坐
卷二
燕居
省心
见客
出门
防疾
慎药
消遣
导引
卷三
书室
书几
坐榻
杖
衣
帽
带
袜
鞋
杂器
卷四
卧房
床
帐
枕
席
被
褥
便器
卷五
粥谱说
择米第一
择水第二
火候第三
食候第四
上品三十六
中品二十七
下品三十七
引用书目
方剂索引
精彩书摘
每日清晨,室中洞开窗户,扫除一遍。虽室本洁净,勿暂辍,否则渐生故气,故气即同郁蒸之气,人于口鼻,有损脾肺。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也。古人扫必先洒水,湿日积,似亦非宜。严冬取干雪洒地而扫,至佳。常时用木屑微润以水,亦能粘拌尘灰,不使飞扬,则倍加洁净。
卑湿之地不可居。《内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砖铺年久,即有湿气上侵,必易新砖。铺以板,则湿气较微,板上亦可铺毡,不但举步和软,兼且毡能收湿。《春秋左氏传》:晋平公疾,秦伯使医和视之,有“雨淫腹疾”之语。谓雨湿之气,感而为泄泻。故梅雨时,尤宜远湿。
南北皆宜设窗,北则虽设常关,盛暑偶开,通气而已。渊明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此特其文辞佳耳,果如此,人秋未有不病者,毋为古人所愚。.窗作左右开阖者,槛必低,低则受风多。宜上下两扇,俗谓之和合窗,晴明时挂起上扇,仍有下扇作障。虽坐窗下,风不得侵。窗须棂疏则明,糊必以纸则密。
三冬日行南陆,光人窗牖,最为可爱。如院中东西‘墙峻,日已出而窗未明,日方斜而窗顿暗。惟两旁空阔,则红日满窗,可以永昼。予尝作园居诗,有“好是东西墙放短,白驹挽得驻竦棂”之句。
室前庭院宽大,则举目开朗,怀抱亦畅。更须树阴疏布,明暗适宜,如太逼窒,阳光少而阴气多,易滋湿蒸入室之弊。北向院小,湿蒸弥甚,坐榻勿近之。
长夏院中,阳光照灼,蓝色布为幄以障之,妥矣。微嫌光犹曜目,不若荻帘漏影,兼得通风。或剪松枝带叶作棚,时觉香自风来,更妙。如以席蓬遮蔽,非不幽邃,然久居于中,偶见日色,反易受暑。
高楼下日不上逼,其西偏者,日过午即影移向东。三伏时可以暂迁书室于此,兼令檐下垂帘,院中障日,南窗向明而时启,北牖虽设而常关,起居其中,尽堪销夏。
书几
几,犹案也,桌也,其式非一。书几乃陈书册,设笔砚,终日坐对之几,长广任意。而适于用者,必具抽替二三,以便杂置文房之物。抽替不可深,深不过二寸许,太深未免占下地位,坐必碍膝。或左右作抽替而空其坐处,则深浅俱可。
……
前言/序言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老老恒言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一直在京东买书,很不错,质量有保证,五星好评!!!
评分
☆☆☆☆☆
评分
☆☆☆☆☆
在一个养生节目中听到,就买了,真的很好,配服古人的智慧。
评分
☆☆☆☆☆
邮寄速度很快,书籍质量很好,学习中医很好的资料,感谢京东商城!
评分
☆☆☆☆☆
《诊家枢要:濒湖脉学》由元末著名医家滑寿编纂,成书于1364年。1卷,19篇。全书首先记载了枢要玄言、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内经》三部脉法、呼吸沉浮定五脏脉、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三部所主等脉法基础:其次又从浮、沉、迟,数、滑、涩六脉提纲,举、按、寻持脉之要,察脉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之别,脉贵有神等论述持脉手法;再次从脉阴阳类成,兼见脉类、诸脉宜忌类、验诸死证类、死绝脉类、五脏动止脉、妇人脉法、小儿脉法等论述临证脉类;最后介绍脉象统会16种脉象以及歌诀。
评分
☆☆☆☆☆
文言书本 中医临床读丛书 了解中医 了解经脉 学习中医
评分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评分
☆☆☆☆☆
书不错!就是很多还需要学习的地方。一次买了好几本!开始我的学习之旅!
评分
☆☆☆☆☆
书收到了,物流速度可以,就是这个包装也太简陋了,书就直接放到一个纸箱里就给我寄过来了。也不塞点报纸之类的,稍微给我包一下也好啊~下次,我买书之前,一定要跟客服说清楚了再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