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近几年工科专业理论课学时数逐渐缩减的特点,并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的需要来编写。本书的特点是内容少而精、基础和前沿相结合;以典型化工产品和药物的应用与开发为例子,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生物化学原理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工业与医药业中的应用。
全书从整体角度,描述生命系统的特征,构筑起生物化学的基本框架,进而讨论了生物体的分子组成、这些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各种生命现象的关系。全书共分14章,详细、系统地讲述了生命与水、糖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蛋白质、核算、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的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苷酸的代谢、核算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代谢调节综述等内容,每章附有小结和习题,并有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电子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工程以及其他化学、化工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生物化学科研工作的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与水 1
第一节 什么是生命 1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1
二、生命具严谨有序的结构 1
三、生命能自我繁殖 2
四、生命的繁殖存在遗传和变异 2
五、生命会生长发育 2
六、生命需新陈代谢 3
七、生命有应激反应 3
八、生命存在进化 4
第二节 生物分子与细胞 4
一、生物分子 4
二、细胞的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5
第三节 水是生命之源 9
一、水的特性 9
二、水在生物体的分布及存在形式 10
三、水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0
四、水的化学性质 11
知识小结 13
习题 14
第二章 糖类化合物 15
第一节 单糖 15
一、单糖的分子结构 15
二、单糖的理化性质 18
三、重要的单糖及重要的单糖衍生物 23
第二节 寡糖 26
一、二糖(双糖) 26
二、三糖 28
三、环糊精 28
四、寡糖的一些类型和应用 28
第三节 多糖 30
一、同多糖 30
二、杂多糖 33
三、多糖的应用 36
第四节 糖复合物 38
一、糖蛋白 38
二、蛋白聚糖 39
知识小结 40
习题 41
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 42
第一节 脂酰甘油类 42
一、脂肪酸 42
二、甘油 45
三、三脂酰甘油 45
第二节 磷脂类 46
一、磷脂的结构 46
二、磷脂的性质 48
三、几种重要的甘油磷脂 50
第三节 萜类和类固醇类 52
一、萜类 52
二、类固醇类 53
第四节 前列腺素及蜡类 55
一、前列腺素 55
二、蜡 56
第五节 结合脂类 57
一、糖脂 57
二、脂蛋白 59
第六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60
一、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60
二、生物膜的结构 62
三、生物膜的功能 64
四、人工膜技术及应用 66
知识小结 67
习题 68
第四章 蛋白质 69
第一节 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 69
一、蛋白质的重要作用 69
二、蛋白质组成与分类 70
第二节 氨基酸 71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71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74
三、氨基酸的分离分析 79
四、氨基酸的制备和应用 82
第三节 肽 84
第四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87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87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89
三、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94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95
五、维持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化学键 95
第五节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97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 97
二、分子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98
第六节 蛋白质的性质 102
一、胶体性质 102
二、酸碱性质 102
三、紫外吸收性 103
四、变性作用 103
五、颜色反应 104
第七节 蛋白质研究技术 104
一、蛋白质分离和纯化 104
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109
三、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111
知识小结 112
习题 112
第五章 核酸 113
第一节 核酸的种类和生物功能 113
第二节 核酸分子的基本元件 114
一、核苷酸的基本结构 114
二、核苷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115
三、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116
第三节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 118
一、DNA的碱基组成 119
二、DNA的一级结构 119
三、DNA的二级结构 120
四、DNA的多种双螺旋构象类型 122
五、基于DNA特殊碱基顺序产生的二级结构 122
六、DNA的三级结构 123
七、染色体DNA的包装 124
第四节 核糖核酸(RNA)的结构 125
一、RNA结构的基本特征 125
二、RNA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125
三、RNA的二级结构 126
四、RNA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26
五、三种主要RNA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27
第五节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130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130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131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 131
四、核酸的沉降特性与浮力密度 132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 133
六、核酸的水解 135
第六节 核酸研究技术 136
一、核酸测序技术 136
二、核酸扩增技术 138
三、核酸检测技术 139
四、重组DNA技术 141
五、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 143
第七节 核酸类物质的制备和应用 143
一、核酸类物质的制备 143
二、外源核酸类物质的应用 145
知识小结 148
习题 148
第六章 酶化学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生物催化剂的发现与发展 149
二、酶的命名和分类 150
三、酶的作用特性 152
第二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55
一、米氏方程(Michaelis-Menten方程) 155
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159
第三节 酶活力测定 162
一、酶活力及其测定 162
二、酶活力单位 163
三、酶的比活力 163
四、酶活性中心的转换数 164
五、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164
第四节 酶的作用机制与药物分子的设计 164
一、磺胺类药物及磺胺增效剂 164
二、具有抗β?-内酰胺水解酶的青霉素 166
三、降高血压新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剂 167
第五节 寡聚酶、同工酶和固定化酶 168
一、寡聚酶 168
二、同工酶 170
三、固定化酶 170
第六节 酶的应用 171
一、蛋白酶的应用 171
二、淀粉酶的应用 172
三、酯酶的应用 173
四、纤维素酶的应用 173
知识小结 173
习题 174
第七章 生物氧化 175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 175
一、生物氧化的特点 175
二、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方式 175
三、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 176
第二节 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 176
一、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76
二、线粒体呼吸链 177
第三节 生物氧化过程中能量的转变 181
一、放能与吸能偶联,高能化合物 181
二、ATP的生成 182
三、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183
四、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183
五、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184
六、线粒体外NADH(或NADPH)的氧化磷酸化 185
七、高能化合物的贮存和转移利用 187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187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188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188
知识小结 189
习题 190
第八章 糖代谢 191
第一节 概论 191
一、能源和碳源 191
二、糖类为生物体基本营养物质 191
第二节 糖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和贮存 192
一、糖类的消化 192
二、糖类的吸收 193
三、糖类的运输和血糖 193
四、糖类的贮存 195
第三节 糖的分解代谢 195
一、糖的无氧酵解途径 195
二、糖的有氧分解 201
第四节 糖的合成代谢 207
一、糖异生作用 207
二、糖原的合成作用 211
三、光合作用 212
第五节 利用代谢调节生产发酵产品 215
一、代谢调节发酵 215
二、甘油发酵原理 215
三、柠檬酸发酵原理 216
知识小结 216
习题 217
第九章 脂类的代谢 218
第一节 概论 218
一、脂肪是生物体能量贮存的主要形式 218
二、脂肪是生物体处于特定环境时的主要能量来源 218
三、类脂是构成机体的组织结构成
分,被称为结构脂质 218
四、脂肪氧化分解的许多中间产物可转化为糖类和氨基酸 218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运输和贮存 218
一、脂类的消化 218
二、脂类的吸收 219
三、脂类的运输 219
四、脂肪的贮存 220
第三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 220
一、甘油的代谢 220
二、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220
三、酮体的代谢 225
第四节 脂肪酸及脂类的合成代谢 226
一、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226
二、脂类的合成代谢 231
知识小结 234
习题 235
第十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236
第一节 概论 236
一、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236
二、蛋白质的需求量 236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37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238
一、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 238
二、植物蛋白酶 239
三、微生物蛋白酶 239
四、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 239
五、蛋白质的腐败 240
第三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240
一、氨基酸的脱氨作用 241
二、氨基酸的脱羧作用 243
第四节 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的进一步代谢 244
一、体内的氨 244
二、尿素循环 245
三、氨的其他去路 249
四、α?-酮酸的代谢 249
五、一碳单位的代谢 250
六、CO2的代谢 252
七、胺的代谢 252
知识小结 252
习题 253
第十一章 核苷酸的代谢 254
第一节 核苷酸的降解 254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54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55
第二节 嘌呤类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56
一、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256
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260
三、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 261
四、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262
五、嘌呤类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263
六、嘌呤类核苷酸代谢紊乱性疾病 263
第三节 嘧啶类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64
一、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264
二、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267
三、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267
四、嘧啶类核苷酸合成的抑制剂 268
五、嘧啶核苷酸代谢紊乱性
疾病——乳清酸尿症 268
知识小结 268
习题 269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270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270
一、DNA的复制 270
二、反转录 277
三、DNA的损伤与修复 277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 281
一、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281
二、真核细胞RNA的生物合成 285
三、RNA指导下的RNA生物合成 290
知识小结 291
习题 292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93
第一节 信使RNA和遗传密码 293
一、信使RNA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293
二、遗传密码的破译 294
三、密码子的特性 298
第二节 翻译相关的生物大分子 299
一、核糖体是装配蛋白质的机器 299
二、tRNA的反密码子译出mRNA的密码子 300
第三节 蛋白质合成步骤 302
一、多肽从N端开始合成 302
二、原核细胞多肽合成过程 303
三、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 305
四、多聚核糖体 306
五、多肽合成后的输送和加工 307
六、蛋白质的剪接加工 308
七、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和分子伴侣 309
八、抗生素作用和蛋白质合成的
关系 309
知识小结 311
习题 312
第十四章 代谢调节综述 313
第一节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313
一、细胞结构对代谢调节的分隔控制(区域化) 313
二、酶活力的非共价修饰调节 314
三、酶活力的共价修饰调节 314
四、酶量的调节 315
第二节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317
一、激素的化学本质 317
二、激素的作用特点 317
三、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317
第三节 神经水平的调节 321
第四节 常见代谢途径及相互影响 322
一、主要代谢途径和调控位点回顾 322
二、关键交叉位点 324
三、物质代谢的相互影响 324
四、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转变 325
知识小结 325
习题 326
参考文献 327
精彩书摘
第三章 脂类化合物
脂类化合物也称脂质,是生物体内一大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性质就是不溶于水,但能溶解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氯仿、丙酮、酒精等)中。脂类物质在化学成分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本不属于一类化合物,而是根据脂溶性这个共同点把它们统称为脂类。
脂类广泛分布于一切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脂类物质(主要是油脂),是机体代谢所需燃料的贮存形式和运输形式。脂类是机体良好的能源,每克脂肪的潜能比等量蛋白质和糖多一倍以上。
磷脂、少量糖脂和胆固醇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组分。生物膜的许多重要特性,如流动性、通透性、高电阻性均与脂类有密切关系。在机体表皮下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热量散发等保护作用。作为细胞膜组分的脂类与细胞表面识别、种属特异性和组织免疫等生物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某些维生素和激素也是脂类物质,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有利于这些维生素的吸收。部分脂质还具有信号分子的作用,定位在质膜上的磷脂化合物,如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等是调节细胞生长发育、抗逆反应的信号转导分子。
脂类化合物没有统一规定的分类方法,通常根据化学结构和分子组成特点,分为以下五类。
①单纯脂类:由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脂类化合物,如脂酰甘油、蜡等。
②复合脂类:分子中除醇类、脂肪酸外,还含有其他化学基团,如磷脂类、糖苷脂等。
③异戊二烯系脂类:有若干异戊二烯碳架构成的脂类,如萜类、类固醇类等。
④衍生脂类:上述脂类物质衍生的脂质组分,如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水解产物等。
⑤结合脂类:脂类与其他化合物结合,如糖脂和脂蛋白等。
前言/序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应用生物化学(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评分
☆☆☆☆☆
如果是为了考试,想要考好,建议买别的
评分
☆☆☆☆☆
⑤教学生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评分
☆☆☆☆☆
104444444444444444444444
评分
☆☆☆☆☆
还没看,不过质量不错,送货也快,送货员态度也还行,基本满意。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