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光固化材料性能应用手册》共有14章,第1章为概述;第2~5章介绍了光固化原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附有350多个合成方法;第6~12章介绍了光固化产品的性能要求,附有680多个参考配方;第13章为光源与设备;第14章简介了电子束固化。附录中摘录了光引发剂的吸收谱图、光固化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和涂料、油墨、胶黏剂的性能测试方法。书中还收集了近500家企业生产的UV产品。
《光固化材料性能应用手册》适合于从事光固化材料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阅读,也可供从事光固化技术研究或与光固化技术相关的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光固化技术的特点
1.1.1 高效
1.1.2 适应性广
1.1.3 节能
1.1.4 环境友好
1.1.5 经济
1.2 光固化技术的发展
1.2.1 光固化技术的发展历史
1.2.2 光固化产业发展现状
1.3 光固化技术的应用
第2章 活性稀释剂
2.1 概述
2.2 活性稀释剂的合成
2.2.1 直接酯化法
2.2.2 酯交换法
2.2.3 酰氯法
2.2.4 相转移法
2.2.5 加成酯化法
2.3 单官能团活性稀释剂
2.3.1 丙烯酸烷基酯
2.3.2 (甲基)丙烯酸羟基酯
2.3.3 带有环状结构或苯环的(甲基)丙烯酸酯
2.3.4 乙烯基活性稀释剂
2.4 双官能团活性稀释剂
2.4.1 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
2.4.2 丙二醇类二丙烯酸酯
2.4.3 其他二醇类二丙烯酸酯
2.5 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
2.6 烷氧基化丙烯酸酯
2.7 丙烯酸二哑茂酯
2.8 烷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
2.9 乙烯基醚类活性稀释剂
2.10 第三代(甲基)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
2.11 含磷的阻燃型丙烯酸酯
2.12 杂化型活性稀释剂
2.13 新型光固化阳离子活性稀释剂
2.14 具有特殊功能的(甲基)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
2.14.1 提高附着力的活性稀释剂
2.14.2 提高光固化速率的活性稀释剂
2.14.3 改善颜料分散性的活性稀释剂
2.14.4 高纯度活性稀释剂
2.15 活性稀释剂的毒性
2.16 活性稀释剂的贮存和运输
2.17 活性稀释剂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第3章 低聚物
3.1 概述
3.2 不饱和聚酯
3.2.1 不饱和聚酯的合成
3.2.2 不饱和聚酯的性能和应用
3.3 环氧丙烯酸酯
3.3.1 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
3.3.2 环氧丙烯酸酯的性能与用途
3.4 聚氨酯丙烯酸酯
3.4.1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3.4.2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性能和应用
3.5 聚酯丙烯酸酯
3.5.1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3.5.2 聚酯丙烯酸酯的性能和应用
3.6 聚醚丙烯酸酯
3.6.1 聚醚丙烯酸酯的合成
3.6.2 聚醚丙烯酸酯的性能和应用
3.7 纯丙烯酸树脂
3.7.1 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3.7.2 纯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和应用
3.8 有机硅低聚物
3.8.1 有机硅低聚物的合成
3.8.2 有机硅低聚物的性能和应用
3.9 环氧树脂
3.10 水性UV低聚物
3.11 超支化低聚物
3.12 双重固化低聚物
3.13 自引发功能的低聚物
3.14 脂肪族和脂环族环氧丙烯酸酯
3.15 低黏度低聚物
3.16 光固化聚丁二烯低聚物
3.17 UV固化粉末涂料用低聚物
3.18 杂化低聚物——含金属的丙烯酸低聚物
3.19 其他低聚物
3.19.1 含羧基的丙烯酸酯低聚物
3.19.2 氨基丙烯酸酯低聚物
3.20 低聚物的合成方法
3.20.1 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
3.20.2 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
3.20.3 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3.20.4 有机硅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合成
3.20.5 UV水性低聚物的合成
3.20.6 其他丙烯酸低聚物的合成
3.20.7 超支化丙烯酸低聚物的合成
第4章 光引发剂
4.1 概述
4.2 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
4.2.1 苯偶姻及其衍生物
4.2.2 苯偶酰及其衍生物
4.2.3 苯乙酮衍生物
4.2.4 a-一羟基酮衍生物
4.2.5 a.一氨基酮衍生物
4.2.6 苯甲酰甲酸酯类
4.2.7 酰基膦氧化物
4.2.8 含硫的光引发剂
4.3 夺氢型自由基光引发剂
4.3.1 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
4.3.2 硫杂蒽酮及其衍生物
4.3.3 蒽醌及其衍生物
4.3.4 助引发剂
4.4 阳离子光引发剂
4.4.1 芳基重氮盐
4.4.2 二芳基碘铺盐
4.4.3 三芳基硫锚盐
4.4.4 芳茂铁盐
4.5 大分子光引发剂
4.5.1 KIP系列大分子光引发剂
4.5.2 大分子二苯甲酮光引发剂OmnipolBP
4.5.3 大分子硫杂蒽酮光引发剂OmnipoLTX
4.5.4 大分子氨基苯乙酮光引发剂Polymeric910
4.5.5 大分子a-羟基酮光引发剂Irgacure127
4.5.6 大分子苯甲酰甲酸酯光引发剂Irgacure754
4.5.7 大分子肟酮酯光引发剂IrgacureOXE01
4.5.8 大分子酰基膦化氧光引发剂
4.5.9 大分子胺烷基酮光引发剂.Rad-StartN-1414
4.5.10 大分子阳离子光引发剂
4.5.11 可聚合光引发剂
4.5.12 大分子助引发剂PPA
4.5.13 含夺氢型和裂解型双引发基的混杂光引发剂
4.6 水基光引发剂
4.7 可见光引发剂
4.7.1 樟脑醌
4.7.2 钛茂
4.7.3 硫代叮啶酮/碘铺盐体系
4.7.4 有机过氧化物体系
4.7.5 硼酸盐/染料体系
4.7.6 六芳基双咪唑/染料体系
4.7.7 香豆素酮类/染料体系
4.8 无光引发剂体系
4.9 光引发剂的合成方法
4.10 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厂商、产品及应用领域
第5章 添加剂
5.1 颜料和染料
5.1.1 白色颜料
5.1.2 黑色颜料
5.1.3 彩色颜料
5.2 填料
5.3 助剂
5.3.1 消泡剂
5.3.2 流平剂
5.3.3 润湿、分散剂
5.3.4 消光剂
……
第6章 光固化涂料
第7章 光固化油墨
第8章 光固化胶黏剂
第9章 感光性树脂印刷版
第10章 光电子工业用关固化材料
第11章 光聚合和光接枝
第12章 光固化材料在其他领域应用
第13章 紫外线源和设备
第14章 电子束固化
附录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玻璃、陶瓷均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材质硬而脆,表面都具有一定的极性,因此,对UV涂料的柔韧性要求不高,关键是要解决好与基材的附着力问题。
玻璃表面涂覆涂料,可赋予玻璃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装饰性涂料可拼镶成色彩鲜艳的艺术图案,用于建筑物门窗、幕墙和天花板的装饰;低辐射涂料,可阻挡热量的传递,可成为理想的节能窗玻璃材料;防反射涂料由多层涂层叠加构成,可对较大范围内的可见光起作用,减少反射损失;耐磨涂料可以增加玻璃容器的耐磨性;自洁净涂料,使玻璃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止雨、雪黏附功能,从而赋予汽车挡风玻璃在雨雪天气中拥有良好的透明度,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等。玻璃涂料中的平板玻璃涂料在现代建筑物和家居装潢及装饰方面应用最为广泛,而平板玻璃用UV涂料涂装和固化最为合适。
玻璃材料致密,UV涂料不能渗透,影响附着力。但玻璃表面有丰富的硅羟基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硅偶联剂来提高UV涂料与玻璃的粘接能力。常用的硅偶联剂KH570,为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具有较低的表面能(28×10-N/cm),其中的甲基丙烯酰氧基可参与聚合交联,成为交联网络的一部分,硅氧烷基团易与玻璃表面的硅羟基缩合成牢固的Si-O-Si结构,使涂层对玻璃的附着力得到提高。UV玻璃涂料常用低聚物为环氧丙烯酸酯或聚氨酯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为DA等常用单体,光引发剂则以1173为主。为了提高附着力除了用硅偶联剂外,还可适量使用一些附着力促进低聚物,如沙多玛公司的三官能团酸酯CD9051等。
前言/序言
光固化材料性能应用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适合从事油墨研发人员用,对目前的我来说帮助很大
评分
☆☆☆☆☆
光,又肥又大的鱼,年轻人看傻了。
评分
☆☆☆☆☆
很好的一本书,对我很有用啊
评分
☆☆☆☆☆
幽香沁脾,如一坛酒醇香永久。放慢脚步不难发现那老态龙钟的苍山古树,那裹挟在时间洪流里的生
评分
☆☆☆☆☆
边水流湍急的河里捕鱼,渔夫笑笑说:“潭里风平浪静,经不起大风大浪的小鱼喜欢待在那里,水里
评分
☆☆☆☆☆
不错!还是可以参考参考的!
评分
☆☆☆☆☆
、明清小说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成就;若没有文人学者以笔代枪同封建社会作战,又怎么引领中国走
评分
☆☆☆☆☆
给朋友买的,朋友用着很顺手,毕竟不是一个专业的,就不加以评价了
评分
☆☆☆☆☆
不好意思收到货这么久了才回评。货还是比较好,送货速度比较快,值得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