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六頂思考帽》作者,愛德華·德·博諾,世界創新思維大師經典作品,突破企業、組織和個人生活睏局的創造性思考方法。
內容簡介
為什麼當代社會中的許多關鍵問題都無法解決?
在本書中,通過《我對你錯》這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書名,世界創新思維大師愛德華·德·博諾嚮讀者充分暴露瞭人類過分依賴傳統邏輯思維而導緻的不足和弊端。他指齣,傳統思維雖然曾經為人類收獲瞭纍纍碩果,但如今已經無法解決世界麵臨的諸多緊迫問題,也無法更好地幫助我們應對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個人生活中的重重睏局。改變勢在必行,一場新的文藝復興已經悄然開啓。
德·博諾認為,在傳統思維中,人們擁有的是“岩石邏輯”——岩石具有固定的形狀,它堅硬、棱角分明、很難變形。這形象地揭示瞭取決於二分法的傳統邏輯思維係統的特徵,即強調對,錯、是,非、高興/傷心、有罪,無辜的“刀刃區分”。這種衝突性的思維模式必然導緻僵化和對立,無法適應今天快速變化的世界。
而在本書中,德·博諾將人類的大腦描述瞭為一個可以自我組織的信息係統,它能使感知、記憶和人生經驗等在我們的思考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減少對邏輯、推理及爭辯的依靠。透過大腦獨特的運作方式,德·博諾提齣瞭“水的邏輯”——水是流動變化的,我們關注的不是水“是”什麼,而是水將“流嚮”何方。水的邏輯不具有絕對性,而是會隨著環境和情景的改變而改變。德·博諾希望能用這種建立在感知基礎上的“水的邏輯”,代替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富於對立性的“岩石邏輯”。
尋找一種具有調適性而非衝突性,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而非韆篇一律、模式化的方法,並領導人們走嚮更有成效、更具建設性的文明,這正是本書的終目的和大價值所在。
本書綜閤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眾多學科知識,涉及政治、經濟、社會事務、世界衝突和個人生活等方麵的核心話題,因此得到三位諾貝爾奬得主的傾心推薦,不愧為一部大師級的經典著作。
作者簡介
愛德華·德·博諾博士曾任教於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他被全世界公認為創造性思維領域的權威,被譽為“創新思維之父”。他原創瞭“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這一概念,被收入權威的《牛津英語大詞典》。他齣版瞭62本書,這些書已經被譯成37種文字。在因特網上,涉及他的信息已超過瞭4000000條。
德·博諾博士曾受邀前往52個國傢舉行講座和齣席國際會議。1989年,他被邀請去主持一個由諾貝爾奬得主參加的會議。許多世界知名的公司都受益於他關於如何思考的指導建議,這些公司包括微軟、摩托羅拉、鬆下、麥當勞、IBM、杜邦、殼牌石油、可口可樂、通用、柯達、英國航空、麥肯锡、福特,等等。國際天文學組織用他的名字給一顆行星命名,而南非的一個教授協會把他譽為曆史上對人類貢獻最大的250個人物之一。
德·博諾博士設計瞭直接教授思考技巧的學校教育課程——CoRT思維訓練課程。現在,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傢的大中小學在采用這一課程。
德·博諾博士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將大腦理解成自我組織的信息係統。正是在這一堅實的理論基礎上,他設計齣瞭一係列實用的思考工具。從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到四歲的孩童,他的思考工具都得到瞭有效的運用。他設計的六頂思考帽方法,第一次為西方思維提供瞭一種建設性而非論辯性的語言。德·博諾博士的思考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簡單和實用。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開始接觸德·博諾博士的思維體係時,我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但當我讀完這本精彩的書以後.我卻變成瞭一個忠實的信徒。
——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
德·博諾博士的創造性思考方法已經得到瞭眾多專業人員的實踐檢驗,方法也確實有助於人們變得更有建設性和開創性。
——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
德·博諾用清晰的方式描述瞭人們為什麼思考以及是如何思考的。對於任何一個想要理解人的思考和行為的讀者來說,《我對你錯》這本書是不可或缺的。
——諾貝爾物理學奬得主lvar Gi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引言:新文藝復興
作者注解
第一部分 我們的思維體係
人類事務/5
感知/8
幽默/11
實用效果/11
第二部分 人類的大腦
模型的正確性/20
不同的世界/24
傳統的桌麵邏輯/29
大腦的神經網絡/31
第三部分 感知是如何運作的
順序模式/44
引發和重建/46
模式的非對稱性/49
洞見/56
後嚮學習/59
時間序列/60
流域/62
刀刃區分/7l
先占先贏/74
不搭配/76
準備/78
情境/82
循環/88
創建意義/93
注意/95
相關性和意義/98
零度堅持/102
第四部分 我們傳統的思考習慣
語言/113
思考和智商/120
批判性思考/124
拉弗麯綫/128
解決問題/132
分析/136
描述/143
自然/148
數學/15I
不是/就是/154
絕對性/158
爭論和衝突/164
信仰/17l
科學/172
創造力/176
曆史/179
邏輯/18l
藝術/185
第五部分 社會及其製度的思考方式
改變/193
下一步/198
飽和/201
教育/202
循規蹈矩/205
短綫思考/208
民主製度/209
實用主義/2ll
官僚體係/214
分隔/216
大學/218
交流/220
包裝/221
實際成果摘要/223
總結/242
附錄:水的邏輯/245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我們的思維體係
本書要討論的一些問題如下:
為什麼幽默是大腦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徵?為仲麼古典哲學傢們總是忽略瞭對幽默的探討?
與我們傳統的觀點相反,為什麼大腦可以是一個簡單的機製。但它卻能以高度復雜的方式運作?
“消極”信息係統和“積極”信患係統之間的重大區彆。
為什麼語言在用於描述時具有諸多優點,但在感知方麵卻顯得粗糙、低效?
為什麼我們隻能看見我們準備看見的?
為什麼後嚮學習如前嚮學習更加容易?
各種模或怎樣既有寬泛的定義域,又有刀刃區分的分類含義?
為什麼我們從古希臘人繼承而來的、建立在真相和推理基礎上的傳統思維有可能使我們的文明步入瞭錯誤的軌道?
我們怎麼會變得如此沉迷於曆史?
為什麼傳統的推理叫做“桌麵”邏輯。
為什麼我們在技術領域內突飛猛進,但在人類事務的領域卻進展甚微?
為什麼資料分析本身不能産生齣創意,甚至不大可能揭示齣資料中所包含的舊觀念?
神經網絡中的神經細胞行為如何能夠轉換成人們在解決政治、經濟和世界衝突問題中的智力和見解?
我們如何在擁有模式形成係統的同時仍然享有自由的意誌?
為什麼我們完全沒能理解創造力,為什麼事後看起來符閤邏輯的某些事物在事前卻無法推導齣來?
為什麼邏輯爭論從來沒能成功地改變偏見、信仰、情感或感知?為什麼這些事物的改變隻能通過感知的改變來賓現?
在自我組織的係統中,信抑為什麼很客易地被建立起來?
這些信仰又如何提供瞭感知性的真理?
傳統的邏輯如何使我們陷入瞭對與錯的爭論,並使我們執著於對與錯的絕對性?
我們如何設計齣特定的創造性工具來有意識地産生創意?
為什麼我們在說齣某種事情之後就會找到它的理由,亦即為什麼激發的邏輯在模式形成係統中具有數學上的必要性?
一個簡單的、隨機輸入的詞匯為什麼能夠變成如此強有力的創造性工具?
為什麼我們迫切需要創造齣很多新詞匯來幫助我們進行思考?
為什麼需要用橷單詞“po”來執行激發功能?
為什麼既有的科學方法及其最“閤理”假設都有可能在感知上是錯誤的?
為什麼拉弗麯綫(越多越好)在我們的傳統思考中是一個大問題?
我們一直以來所珍視的爭論模式本來是抱著更好地考察事物蹲初衷,但它為什麼卻很快喪失對事物的“考察”?
為什麼我們藉以獲取進步的基本模型——經由混亂而形成的演化——注定是無效的?
為什麼如果不把人類大腦的係統行為考慮進來。哲學就隻不過是一場文字遊戲?
為什麼我們為瞭處理衝突而建立的邏輯原則——二分法——導緻瞭如此多的災難?
為什麼詩歌和幽默都很好地錶現瞭與推理邏輯完全不同的感知邏輯?
為什麼我們把感知留給瞭藝術領域,而藝術卻錶現平平?
為什麼最好把真理描述成由眾多具體環境導緻的一個結果?
我們如何最終從信息技術中衍生齣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就像卡爾?馬剋思從蒸汽技術的工業革命中衍生齣一種意識形態那樣?
人類事務
我想迴到早先提齣過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在技術領域內的突飛猛進與我們在人類事務領域內的提襟見肘形成瞭鮮明的對比。我們可以通過電視和衛星立刻同成韆上萬的人取得聯係,我們的飛行速度現在已經超過瞭聲波的速度,我們擁有的核力量可以消滅一切文明(而且是好幾次)。
但我相信,如果我們沒有受限於傳統思維體係的某些方麵,我們可能會獲得更多的進步,而現在我們本應已經掌握瞭如何防止老化、如何治療癌癥、如何預防病毒感染的方法,已經能夠治療大部分的精神疾病,已經能夠從核熔化中獲得無限的無汙染的能量,已經擁有瞭充足的食物供給,已經有瞭更多更有效的交通手段,已經有瞭更卓越的教育體製。在本書後麵,我會討論為什麼我覺得我們的科學體係沒能做到它本應做到的那麼好,以及它如何受到瞭傳統思維習慣的阻礙。但無論如何,我和每個人一樣都對迄今為止取得的技術成就充滿瞭敬意。
然而,轉過頭來再看一看人類事務領域,我們看到的依然是貧窮、戰爭、種族歧視、偏見、生態破壞、暴力、犯罪、恐怖主義、貪婪、自私和短視。戰爭一如既往地發生,隻不過武器變得越來越強大。全世界每年花費在武器上麵的經費超過瞭一萬億英鎊。政府(包括民主政府和專製政府)處理事務的方式仍然是古希臘式的。一切都沒有改變。為什麼?我們首先來看看傳統的理由:
首先,基本的人性沒有改變。有人認為人性是自私、貪婪和富於掠奪性的。有人甚至提齣,人性中更為古老的、基本的“獸性”部分仍然支配著我們的情感和行為。
其次,世界變得太復雜,我們已經跟不上世界的變化瞭。
生態學、經濟學、政治學都以某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復雜的係統,而我們沒有相應的體係來處理如此復雜的係統。
第三,我們跟不上技術進步帶來的節奏變化。各種兒童疾病得以治愈,但結果卻帶來瞭人口爆炸。工業在取得進步的同時卻通過汙染和全球效應(臭氧層的破壞和溫室效應)威脅著我們的生存環境。
第四,世界的發展起不穩定的。一些國傢的人口進入瞭穩定增長期,一些國傢卻成瞭人口爆炸的犧牲品。有的國傢(瑞典、加拿大、美國)已經十分關注生態問題,但全世界每年仍有2700萬至2900萬英畝的雨林被毀,每天有三個物種消失。
而在某些國傢和地區,人們對待戰爭的態度仍然停留在中世紀。
第五,我們的社會結構不足以應付世界的變化。政治思維的本質仍然是短視和自私的(尤其是在所謂的民主國傢)。
第六,世界的發展已經超齣瞭我們的大腦能夠應對的範圍。
以上理由(除瞭第一個)都隻是解釋瞭近年來人類爆炸性的發展如何使事情變得更糟。那麼,我們要問:為什麼在這些發展發生之前,事情也沒有變得更好呢?隻有第一個理由解答瞭這個問題:這完全是由於人類的那些本性所緻。宗教能夠改變人性,也已經對人性産生瞭有價值的影響。但同時也引發瞭諸多問題(仇恨、偏見、戰爭和迫害等)。
但我認為還存在進一步的解釋,而這個解釋正是我所緻力追尋的。愛因斯坦說過,每件事物都在改變,唯獨我們的思考方式沒有改變。我認為,我們在人類事務領域之所以毫無進展,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傳統的思維習慣。傳統思維習慣的失敗錶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是它不足以處理人類事務,另一方麵是它進一步催生齣新的問題,並使已有的問題和衝突日益惡化。因此,一方麵傳統思維習慣非常有限,另一方麵它直接造成瞭有害的影響。
經驗錶明,推理和邏輯從來不能改變感知、情感、偏見和信仰,但我們卻繼續抱著這樣不切實際的希望:如果每個人能夠“看到理由”,世界就會變得更好。正如我們稍後會瞭解的,邏輯之所以無法改變情感和信仰,是齣於很多原因。隻有感知纔能改變這一切,但我們對感知的理解完全空白。
我們的邏輯係統是通過語言(以及用於解決矛盾的錯誤的二分法)運行的,並由此形成瞭粗糙的、兩極分化(亦即對/錯,我們/他們)的感知。邏輯不能改變信仰和偏見、但可以用來加強信仰和偏見,並固化感知。
由於從未理解模式形成係統,所以我們沒能理解信仰係統的強大“真理”,以及為什麼感知毫無真理可言。我們通過批判性思考來捍衛自我,並把爭論作為改變的工具,但這些絲毫起不瞭改變作用,因為它們缺乏創造性的元素。實際上,我們還遠遠沒有開始理解創造力和範式的轉換。
我們可以通過精確的數學把人送往月球,但卻沒法預測明天的天氣,岡為我們的成功還主要局限於靜態係統(即變量不會改變也不會相互作用的係統,空間就是這種係統的一個典型例子)的處理。
以上列齣的所有錯誤都直接來自於邏輯、推理、真理、語言、辨認、對比、分類等傳統思維習慣,在本書中我會解釋這些錯誤究竟是如何産生的。我還會錶明,如果從大腦作為自我組織模式形成係統的實際方式齣發,而不是從既有的語言係統(古希臘的遺産之一)齣發,我們會得齣很不一樣的認知。
感知
2400多年來,我們把所有的智力都投入到推理的邏輯而非感知的邏輯當中。然而,在處理人類事務時,感知卻比推理更為重要。那麼,我們為什麼犯瞭如此的錯誤呢?
也許是因為我們以為感知並不重要,而且邏輯和推理最終可以控製感知。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喜歡感知的模糊性、主觀性和變化性,因而在尋求絕對的真相和邏輯的過程中獲取安全感。也許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古希臘人創造邏輯是為瞭使感知變得有意義,我們則滿足於把感知留給藝術世界(戲劇、詩歌、繪畫、音樂、舞蹈等),而讓邏輯推理馳騁於科學、數學、經濟學和政治學。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好好地理解過感知。
所有這些理由都是有效的,但是最後一個理由最重要。實際上,感知有其自身的邏輯,這個邏輯直接建立在自我組織模式形成係統行為的基礎上,它與傳統的推理和語言所蘊含的那種桌麵邏輯是完全不同的。被感知到的真相完全不同於被推理齣來的真相。
在曆史上,我們從未理解過感知的係統及其神經學基礎,從未理解過感知的邏輯。正因如此,我們除瞭忽略感知以外,彆無選擇。
每當我們不得不麵對不確定的感知時,我們都轉而求助於傳統邏輯的確定性,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思考的終結》一書如此過時、倒退的原因。該書提倡迴歸傳統的思考習慣(盡管這個習慣已經大大地阻礙瞭文明的進展)。而不是直麵感知的復雜性。以語言為基礎的哲學傢往往黔驢技窮,因為理解感知意味著必須以理解自我組織的係統為基礎。
由於我們未能理解感知,所以我們允許用有限和粗糙的語言來扭麯世界,並使之符颱我們扭麯的觀點。作為描述事物的媒介,語言已經占據瞭壓倒性的優勢地位,但在處理感知方麵,語言卻是一個拙劣的工具。因為我們可以描述復雜的情況,而這些復雜情況無需豐富我們的感知模式。不論是錯誤的二分法,還是虛假的確定性,語言的這兩個特性都無助於處理感知。作為語言邏輯的基礎,我們的分類習慣也會自動地影響感知,因此,所有的“罪犯”最初看起來都像是罪犯。
我們把感知留給瞭藝術世界。那麼藝術領域是不是錶現非凡呢?就像革命一樣,藝術已經為我們帶來瞭大規模的情感變遷。藝術是獨斷的、古怪的、宣傳性的,它呈現齣瞭感知——新的有價值的感知,但是它從未能提供改變感知的工具。藝術仍然可以用它慣有的方式對文化繼續做齣貢獻,但是我們卻不要假裝藝術完全滿足瞭我們對感知的需要。我們需要學習感知的邏輯,需要學習用以擴展和改變感知的工具。如果隻是被動地接受藝術傳達給我們的感知,那麼不論這些感知多麼富有價值,都是遠遠不夠的。
隨著時問的推移,計算機遲早會完成我們需要的所有邏輯和處理工作。由此,我們對感知技巧的需求將前所未有地增加。
我們對計算機輸入什麼,完全取決於我們對感知的選擇和技巧,不論計算機本身有多麼齣色,它輸齣的結果始終都受到感知輸入的限製。這就像衡量一個計量模型是否有價值,要看它包含瞭哪些因素,以及它的關聯度和參數是什麼。一旦感知建立起來以後,這些衡量標準就與感知密切相關。
如果我們真的發展齣高智商的計算機,而沒有同時發展齣大量相應的感知技巧,那我們將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一旦我們輸入錯誤的感知,計算機將會輸齣危險的邏輯答案。
幽默
幽默是迄今為止人類頭腦最齣色的錶現。為什麼古典哲學傢、心理學傢和信息理論傢們(更不用說邏輯學傢瞭)都忽略瞭幽默呢?
在各種係統形式中,推理是最為廉價的日用品,隻要藉由分類、組閤和簡單的綫性計算機,我們就可以進行推理。任何一種嚮後推導的分類係統都屬於簡單的推理係統。然而,幽默隻可能發生在自我組織模式形成係統所創造的非對稱模式之中。幽默非常重要,因為它嚮我們展示瞭大腦中的信息係統是如何行為的。即使是從行為方麵的意義上來說,幽默也告訴我們要警惕絕對的教條,因為某些事物有可能在突然間從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重新看待。
古典哲學傢、心理學傢和信息理論傢們之所以沒能看到或理解幽默,是因為他們一直處在我們所說的“消極的”信息係統內(從本質上而言,即是根據既有規則運作的桌麵邏輯)。但幽默卻發生在“積極的”信息係統(自我組織的係統)內。我將討論這兩種不同信息係統的關鍵區彆。
詩歌也是一種“邏輯性”處理,但它屬於感知的邏輯,而不符閤傳統的邏輯。事實上,感知的“水的邏輯”與傳統的“岩石邏輯”完全不同。
實用效果
有一個關於美國大使和俄羅斯大使賽跑的故事。結果是美國大使贏瞭。一傢報紙是這樣來報導這場比賽的:有一場賽跑。
俄羅斯大使得瞭第二名,美國大使隻得瞭倒數第二名。報道絲毫沒有提及這是一場兩個人的比賽。
在這個荒謬的故事裏,報道中關於比賽的細節都是真的。
但有些重要的信息卻被遺漏瞭。當然,你也許認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嚴肅的報紙上,但有的時候的確會如此。《獨立報》自認為是倫敦最嚴肅的報紙之一,但它卻這樣報導:我聲稱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成功得益於提齣非凡創意的彼得,尤貝羅斯,而他之所以有創意,是因為曾經參加過我的一次研究會議。
這個說法看起來有些荒謬,但實際上,這篇報道遺漏的事實是:在《華盛頓郵報》(1984年9月30日)的一次訪問中,尤貝羅斯先生本人把他成功舉辦奧運會的創意歸功於有意識地使用瞭“水平思考”。在那次訪問中,他還具體地描述瞭他於1975年跟我學到的一些特定技巧。我在書中提到瞭尤貝羅斯本人直接進行的這種描述,但這一描述卻被《獨立報》的記者有意忽略瞭。因為他事先假定瞭這是個荒謬的說法。令人驚奇的是,《獨立報》的編輯還捍衛瞭這個有意的忽略和扭麯。
媒體不可能有真相,而從這個方麵來看,媒體是感知的一個良好例子。感知中並不存在絕對的真相,感知總是形成一個觀點,而這個觀點永遠不可能是完全的。
對感知的理解,具有高度的實用價值,因為它涵蓋瞭我們在技術領域之外的大部分思考,以上媒體的報道就是一個例子。我們永遠不要指望媒體做到客觀,因為感知並不是以客觀的方式來運行的。
前言/序言
我對你錯
愛德華·德·博諾博士在本書中強調的主題就是:我們太過於關注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結論瞭。邏輯思考以命題和對命題對錯的判斷為基礎。隻有在事實確定的情況下,換句話說,也就是在不大可能齣現新的事物或意外的情況下,邏輯思考纔能發揮其基本作用。
但德·博諾博士指齣,事物還有另外一麵,即感知。當我們觀察周圍的世界時(如果我們用心觀察的話),我們可以對實際存在的事物一覽無遺。然而,當我們把注意力從周圍的世界轉嚮我們想象中的那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時,我們卻常常一無所獲。我們往往要等到事後,或者直到有人嚮我們指齣來的時候,纔能
我對你錯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