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

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米 著
图书标签:
  • 手作
  • 生活美学
  • 慢生活
  • DIY
  • 创意
  • 家居
  • 手工
  • 兴趣爱好
  • 时间管理
  • 生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5085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129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包含了50款省钱省力的手作小物。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保特瓶、牛奶盒、竹筷、饼干盒……只需运用一点巧思,即可做出充满生活感的居家杂货!

内页插图

目录

作者序
TIME A 花草时间
A1 编织玻璃瓶
More·小瓶提篮
A2 1、2、3数字盆栽
More·XYZ字母盆栽
A3 路标小花插
More·叉子花插
A4 花园随手提篮’
More 1·标志木牌
More 2·网架提篮
TIME B 起居时间
B1 一点点罐布置
B2 日常生活留言板
More·创意图钉
B3 记事黑板VS万用提收盒
B4 我的专属挂牌
B5 温暖小抱枕
B6 格子乡村围裙
TIME C 收纳时间
C1 嚯收纳排排站
布标签/信件整理夹/外包装
新鲜屋标记/小盒分隔/标签贴纸
C2 牛仔裤收纳袋
C3 跟班购物袋
More·小花胸针
C4 木片线卷
C5 线轴收线台
TIME D 用餐时间
D1 透明点心盒
More·餐具收纳格
D2 自然刷色罐
D3 厨房迷你小壁挂
D4 食料保存罐
TIME E 玩趣时间
E1 手绘瓦楞画框
E2 营造光影的房子
More·烛座变桌灯
E3 点点光铁罐烛座
E4 游戏木盒
More·木片隔垫
E5 针线包裁缝练习
TIME F 玩趣时间
F1 碎布做包扣
More·包扣磁铁
F2 色彩新闻纸登场
F3 试做加分标签
F4 自制简单瓦楞盒
More·食料宽盒
F5 拼贴礼物盒
More 1·拼贴方案
More 2·线组五角盒
附录1 手作生活 工具材料
附录2 手作生活 版型做法
A2 字模
A4 印章字型
B1 粉彩图版
C1 信件夹版型
E1 画框图样
E2 房子版型
F1 包扣图案
F3 标签版型
F5 方盒、五角盒版型
12 手作生活 材质索引

前言/序言

  计算了一下,大概12小时差不多吧!每天至少1小时让手活动,有时是刻印章,有时是抓着旧材料重新粉刷改造。通常每件都不是一次完工,有时是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不会耗费很多时间。有时会计划一下想做的,先记在笔记本里,贴上MEMO,然后把所有的MEMO汇集,需要相同工程的排在同一次。例如需要粉刷的则一次粉刷待干,很少是从头到尾直接完工,所以有些作品进度是重叠的。
  学生时期,同学在课本上画重点时,我配着老师催眠似的讲课,在桌底下编着织绳;同学在家念书,我则熬夜做卡片;该认真考试时,我偶尔答不出来就索性在考卷上作画。书果然没念好,却练就了一手的手工茧。有时做得起劲,可以不睡觉,埋在材料堆里好几天,撑着黑眼圈却还是很精神地做东西。如果说念书、考试和活动可以拉起一整个青春,我的青春大概是由不同的手工过程建构起来的记忆,部分画面是在书桌前,整夜点着灯,手拿着工具在剪刀、白胶、美工刀、铅笔问交换进行。曾经可以因为一堆空海苔盒,延续着做上数种折叠盒子;还将纸箱组成小房子,不忘在旁边加株树木;或是收集数颗蛋壳上色,在纸板上玩起拼贴……大至纸箱、衣料,小至竹签、瓶盖、报纸杂志……对我而言都是好用的素材。
  因为材料存在,就会试想如何使用它;也会因为想做个什么,就留心寻觅材料。看到某些杂货,我会想也许哪些材料可以替代,加点变化,也许可以做出自己的风格。而这本书里的物品就是用家里旧有的素材,以我的方法手工制作而成,新购买的材料工具不多,做法也有部分相似或延伸。
  我仍在想着如何改造,或是有无其他更好的方法,哪些材料还可以混搭进来……如果仔细计算,除去构想时间,一星期大概真会玩超过12小时呢!
《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 生活,有时不需要轰轰烈烈,只需将点滴的时光,用心雕琢成别样的风景。 你是否也曾被快节奏的生活裹挟,日渐模糊了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知?是否也曾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渴望寻觅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创造的喜悦?《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并非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教科书,它是一场邀请,邀请你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的关系,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并用指尖的温度,为平凡的日子注入独特的光彩。 在这本书中,你不会找到任何关于“如何挤出时间”、“如何提高效率”的冰冷指导。相反,我们将带你走进一个充满温度的世界,一个以“少即是多”为哲学,以“慢下来”为步调的空间。一周12小时,这并非一个精确的刻度,而是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将一部分珍贵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沉淀下来,投入到与物质的对话,与灵感的碰撞之中。这12小时,是你从外界喧嚣中抽离,回归内心,与自我对话的宝贵时段。它可能是一周的周六下午,可能是每日晚上的两个小时,甚至可以是零散的几个片段,重要的是,这12小时是你主动选择的,是充满期待与热爱的。 本书的核心,在于“手作”的力量。但请不要将其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工艺或技能。手作,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将想法从脑海中转化为实体,将情感注入到作品之中的过程。它无关乎你是否是经验丰富的匠人,亦无关乎你的作品是否能登上大雅之堂。它更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所体验到的专注、耐心、以及最终完成一件作品时,那份源自内心深处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我们将为你展现一系列触手可及的手作可能性,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能够融入你日常生活,为你的居住空间、个人风格增添独特韵味的物品。例如,你可能会发现如何用旧衣物改造出独一无二的环保袋,它的纹理与色彩都承载着你个人的故事;你或许会学习如何用简单的黏土塑造出充满个性的桌面摆件,它们是你内心世界的具象化;你也许会尝试用天然染料为纯棉布料染上柔和的色彩,将大自然的馈赠融入生活。这些手作,都强调的是“低门槛、高参与度”,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步步建立起对“创造”的信心。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对“意义”的探索。我们相信,每一件亲手制作的物品,都不仅仅是冰冷的物件,它蕴含着制作者的时间、精力、情感,以及每一次尝试与失败的印记。一件手作的杯垫,可能承载着你为家人准备早餐时的温暖;一盆亲手栽种的香草,可能记录着你与大自然的静默对话;一件用旧毛线编织的围巾,可能温暖了你无数个冬日的午后。这些物品,成为了连接你与生活,连接你与亲人,连接你与内心的情感纽带。它们让“拥有”的意义,超越了物质本身的价值,升华为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心灵的慰藉。 在《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中,我们并没有预设你必须遵循的“模板”或“流程”。相反,我们鼓励你去探索,去发掘自己内心的渴望。如果你对植物充满热爱,或许你会沉迷于多肉的扦插与盆景的修剪,将阳台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角落;如果你对色彩有着敏锐的触觉,或许你会尝试油画棒的涂鸦,或是用丝巾印染,将生活变成一幅流动的画卷;如果你喜欢烹饪,手作的烘焙点心,或是亲手腌制的酱料,同样是极具价值的手作。本书就像一个灵感的宝库,为你打开无数扇通往“手作”世界的大门,让你从中汲取养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独特色彩的小径。 我们还将深入探讨“完整性”与“不完美”的美学。在这个追求完美主义的时代,手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我们去拥抱那些微小的“瑕疵”。也许是钩针漏掉的一针,也许是黏土稍显歪斜的造型,这些“不完美”反而成为了作品的独特印记,赋予了它一种生命力,一种与机器生产出的完美无瑕的产品截然不同的灵魂。正是这些差异,让手作的物品更显真实,更具温度,也更能够触动人心。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关于“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增长的消费主义浪潮下,我们提倡通过手作,去重新认识物品的价值,去延长物品的生命周期。用旧物改造,不仅是一种经济的节约,更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一种对环境的善意。每一次的缝补、每一次的再利用,都是在为这个星球尽一份力,同时也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建立起一种更具意识、更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并非一本速成指南,它更像是一位温厚的良师益友,在你的生活旅途中,提供陪伴与启发。它鼓励你放慢脚步,去感受每一次材料的质感,去倾听每一次工具发出的声音,去享受每一次创意迸发的瞬间。它提醒你,生活不应只有工作与奔波,还应有那些沉淀下来的、属于自己的、闪耀着光芒的时刻。 如果你也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方属于自己的静谧角落,如果你也期待用双手创造出独一无二的美好,如果你也愿意与我们一同,开启一段关于“慢生活”与“深连接”的旅程,《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将是你最忠实的伙伴。它将引领你发现,即使是一周仅有的12小时,也能孕育出无限的可能,也能编织出属于你自己的,别具一格的生活画卷。 这本书,献给所有愿意在喧嚣尘世中,寻觅一份宁静与温度的你。它邀请你,用指尖的温度,温暖生活;用慢下来的时光,丰富人生。让我们一起,在“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里,找回那个曾经热爱创造的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一直认为“手作”离我非常遥远,觉得那是一种需要天赋、时间和精力的奢侈品,只属于那些拥有充裕时间和专业技能的人。但是《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并没有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而是将“手作”的概念进行了更广泛的延展,它指的是一切用心去创造、去感受的过程,可以是烘焙、园艺、编织,甚至是整理照片、写一封手写信。作者用极其贴近生活的语言,分享了她如何在工作和家庭的重压下,依然能够为自己保留一片“手作”的天地。我尤其喜欢她讲述自己第一次尝试做手工皂的经历,那种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尝试的精神,让我深感共鸣。她强调的不是结果的完美,而是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没有遥不可及的理想化描绘,更多的是一种“接地气”的实践指南。我被她那种“小确幸”的积极心态所感染,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并思考如何从中找到创造的乐趣。例如,我开始尝试为家里的植物做一个简单的标签,或者用旧布料缝制一些收纳袋。这些虽然不值一提的手作,却意外地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一个能够主动创造生活的人。

评分

《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引路人,它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以一种平等、亲切的姿态,邀请我们一同探索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我被书中洋溢着的温暖和善意所打动,尤其是作者在分享自己手作经历时,那种不加掩饰的真诚,让我觉得仿佛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她并没有将手作描绘成某种高深莫测的技能,而是强调了“从零开始”的可能性,鼓励我们放下顾虑,大胆尝试。我特别欣赏她关于“微小进步”的理念,她告诉我们,每一次的尝试,即使不完美,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这本书改变了我过去那种“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完美主义倾向,让我敢于迈出第一步。我开始在家里设置一个属于自己的“手作角”,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摆放一些简单的材料。在闲暇时,我会在那里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手作时光。这种仪式感,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期待和仪式。这本书让我明白,手作生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滋养,它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色彩。

评分

读完《一周12小时的手作生活》,我才真正理解到,原来“慢”并不是一种落后,而是一种智慧。在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资讯和任务淹没,大脑疲惫不堪。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按下暂停键”的出口。它不是要我们逃避现实,而是通过投入到一项需要专注和耐心的手作活动中,来达到一种“在忙碌中保持清醒”的状态。我尤其喜欢作者关于“沉浸式体验”的论述,她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制作一件手工艺品时,如何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记时间的流逝,忘记烦恼的琐事。这种“心流”的状态,是我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渴望却难以获得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手作不仅仅是制作物品,更是一种与自己对话、与内心和解的方式。我开始尝试在周末下午,选择一项简单的手作,例如折纸或者钩针小物。在那个过程中,我不再想着未完成的工作,也不再纠结于生活的烦恼,只是纯粹地享受指尖的触感和创造的乐趣。这种专注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也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感。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倡导的“平衡”理念,这种平衡并非是对抗,而是融合。它没有要求我们彻底告别现代生活的便利和高效,而是教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为自己注入一份宁静和创造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对“12小时”这个数字的解读,它并非一个死板的数字,而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可控、可实现的时间投入,它让我们知道,即使时间有限,我们依然可以拥抱手作的乐趣。书中关于如何规划这12小时的建议,对我启发很大。她并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去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手作时间表”。我尝试着将一周的12小时分解到不同的日子,有的日子可能投入多一些,有的日子少一些,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我发现,当我知道自己每周都有这样一个“专属时间”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期待感,仿佛有一个小小的目标在等着我去完成。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手作生活”,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关怀。它让我摆脱了“必须完美”的焦虑,开始享受过程,感受创造带来的平静与力量。

评分

自从我踏入这个充满节奏感、却又需要慢下来享受的“一周12小时手作生活”的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宁静的大门。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犹豫,毕竟现代社会人人喊打的“内卷”文化,让我们习惯了分秒必争,生怕落后于人。然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它并非要我们放弃追求,而是以一种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方式去生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时间管理”方面提出的独特见解,她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为何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心态和优化生活习惯,找到属于自己的“留白”。那些关于如何高效利用零碎时间、如何在忙碌中抽出属于自己的“手作时间”的建议,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被书中那种“慢”却不“懒”的理念所吸引,开始审视自己过去那种“瞎忙”的状态,并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微小的改变。例如,我开始尝试在通勤路上听一些有声读物,而不是无意识地刷手机;在午休时间,我会选择出去散步,而不是继续埋头工作。这些小小的调整,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我逐渐感受到生活节奏的变化,也为我后续更深入地学习和实践“手作生活”打下了基础。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高效,并非是不断地加速,而是找到那个能让自己持续输出、并且内心充盈的平衡点。

评分

觉得有点笼统,各种手工都有

评分

用我们的小心思装扮我们的生活!

评分

图多过文字 写得也不详细啊 这些小东西也没有好看到

评分

一般般 照片多过文字 感觉讲得不详细

评分

用我们的小心思装扮我们的生活!

评分

简单翻了一下,挺好的,可作为亲子实践之用

评分

不错,看着看着会有做的冲动,而且很简单,很好玩,书的内容很丰富,相信会激发很多手工改好的者更多的灵感的……

评分

很有创作思维引导的书籍,喜欢~~

评分

图多过文字 写得也不详细啊 这些小东西也没有好看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