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新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体现一些自己的特点。首先是结构安排,除了前言、后记、附录(带索引的作家小传)和绪论(文学思潮演变史)之外,共有平行的7个部分(8章,小说部分为两章),即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话剧文学、影视文学、台港澳文学。这7个门类,各自按照历史线索叙述,类似一个小型的专门史,便于对某一文类有专门兴趣的读者使用。按照体裁编写的另一好处是,强化“体裁”(文体)意识,以作品为核心,注重对作品的概括和发现,对重点作品有详细的解读分析,力求史论结合。另外,《新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篇幅较大,因此涵盖的门类、范围、新材料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可为不同地区、类型、层次的课堂教学以及课下的拓展性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目录
绪论 新中国文学思潮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政治化文学思潮
一、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形成
二、“工农兵”文艺方向
三、文艺批判运动
四、文艺政策的调整
五、政治化文学思潮的极端化
第二节 新启蒙文学思潮
一、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兴起
二、新时期初期的文艺争鸣
三、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涌动
四、新启蒙文学思潮中的文学实践
第三节 多元化文学思潮
一、多元化文学思潮的兴起
二、三种文学形态并存的格局
三、新启蒙文学思潮的延续
四、市场化进程中的文学生产
五、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影响和冲击
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一章 小说(上)
第一节 概述
一、曲折的历程
二、走向大一统
三、显流和潜流
第二节 社会变革的现实表达
一、主调在民间世界的变奏
二、观念主导下的乡村叙事
三、间隙中的民间风情书写
四、丰富而贫弱的城市想象
第三节 红色历史的多元叙述
一、类史诗叙事
二、类传奇叙事
三、类成长小说
四、中短篇小说中的诗意书写
第四节 命途多舛的探求之路
一、人性空间的留守
二、干预生活的尝试
三、情感世界的开掘
四、历史虚构中的现实影像
五、动乱年代的地下小说
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二章 小说(下)
第一节 概述
一、宽松的时代语境
二、多元的小说景观
三、消费时代的小说写作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复归
一、“文革”创伤的集体言说
二、知青经验的历史回顾
三、当代历史的纵深反思
四、时代主题的感应与张扬
第三节 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审视
一、乡土民风的追忆
二、市井风情的艺术传达
三、“根”的寻找与想象
第四节 现代主义与文体实验
一、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兴盛
二、先锋小说实验的勃兴与收获
第五节 生存意识与现实关怀
一、文学中的生存意识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
三、官场人生的体验
第六节 军旅小说的新拓展
一、新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题材表现空间的开拓
三、和平年代的军人风貌
第七节 历史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一、农民起义的颂歌
二、王朝历史的叙述
三、历史观念的新变与探求
第八节 女性写作的兴起和繁盛
一、女性意识的复萌
二、性别意识与女性书写的自觉
三、女性写作的文体自觉与话语实验
第九节 精神消解与理想坚守的两端
一、价值解构的写作
二、理想主义的精神苦旅
三、大地田园的诗性守望
四、生命苦难的哲学冥思
第十节 世纪末新崛起的作家群
一、都市体验与都市想象
二、日常生活与感官欲望
三、文化寓言与生存探究
思考题
阅读书目
第三章 诗歌
第一节 概述
一、集体化的写作
二、群体化的写作
三、个体化的写作
第二节 从“放声歌唱”到“潜流写作”
一、新生活的颂歌
二、时代的最强音
三、史诗性的叙述
四、地火仍在运行
第三节 归来者的歌
一、光的礼赞
二、白色的花
三、九叶之歌
四、其他“复出”诗人的创作
第四节 “朦胧诗”的崛起
一、英雄的悲歌
二、美丽与忧伤
第四章 散文
思考题
阅读书目
下卷
精彩书摘
上卷
第一章 小说(上)
第一节 概述
一、曲折的历程
1949年以后,小说家们怀着激动而略带惶恐的心情,开始寻找新的叙事资源,讴歌时代,诠释现实和历史,自觉地置身于新的政治文化格局之中;而政治文化也在需要这些小说家参与的同时,从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对他们加以有效的改造,逐渐框定和规范他们,剔除其中的不愿意改造者。这个进程是在妥协、磨合、合作和分裂中进行的,充满着复杂的意味,呈现出一种在波折中逐渐上升、随后又迅速跌落的特有的历史景观。
从1949年到1955年,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解放区小说传统的自然延续。这一时期的作家由三部分构成:总体上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延安解放区来的作家;其次是从“国统区”“被解放”的作家,他们原本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者,但现在却不得不重新对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还有就是从海外归来的一派,居于少数,处境尤其微妙。当然,这三类作家并非是可以截然界分的。解放区来的作家同样面临着改造思想的问题,在这些人当中,稍后遭受批评和厄运的同样大有人在。在“第一次文代会”上,毛泽东的致辞尽管简短但是富有深意。他说:“你们开的这样的大会是很好的大会,是革命需要的大会,是全国人民所希望的大会,因为你们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这既是欢迎词,更是一种要求和明示。“革命的需要”、“人民的希望”,这些要求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既感到新鲜,同时又有更多的惶惑。很多作家在最初几年问,或许是因为一时还找不到合适的写作资源、合适的形式和路径,或许是正处于观望之中,因而作品不多。一些作家甚至从此基本上搁笔,如沈从文便改行从事文物服饰研究,朱光潜、萧乾和萧军等人则遭到批判,就连老舍、巴金这样的老作家此后也很少有小说问世。
前言/序言
本教材名称中的“新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学研究中流行的“当代文学”、“共和国文学”等概念大致上类似。从空间上看,它既包括大陆地区的文学,也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从时间上看,它以1949年为起点。
“1949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入了“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当然,尽管文学史也是“历史”的一个分支,尽管文学发展史与社会史和政治史的演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但文学史无疑不是政治史和社会史,它本身发展的线索,它的主题史、形象史、观念史、经验变化史,并没有决然划一的时间界线,而且它的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定性。
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周扬做了题为“新的人民的文艺”的报告,其中第一部分《伟大的开始》,是从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论述的,并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在周扬报告的第二部分《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中,作为区别于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实绩例证的,都是解放区的文学艺术作品。周扬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质变,是“新的人民的文艺”。
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系列教材:新中国文学史(套装上下册)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